yuyu00
发表于 2009-11-18 14:39
不单单是这个实验,或者说这个项目,而是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我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一直大错小错的出,重复师兄的实验,也没有重复成功啊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5:12
楼主,我说话直了点,你不爱听的话就当我放屁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专长的项目,以及弱势的项目。聚个例子,我要做布丁,只需要牛奶加热,加入布丁粉搅匀,放冷就可以了。按照布丁粉包装上的说明,我一次就成功了,但是我有朋友N多次都不成功。
很多实验也是这样,德国的protokoll有点好处,就是它不会象国内某些论文一样,隐瞒关键数据和步骤。所以按照protokoll一步步做下来,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楼主是不是能再认真,仔细地研究一下前人的实验记录,看自己是否漏做了什么步骤。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5:19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不要老用:这个项目我没做过。这样的话。因为你现在是博士了,你是在创造或发现知识,而不是吸收知识。你现在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崭新的,无人走过的路。
而且你在国内的学士硕士阶段,不是一个学习知识的阶段,而是一个学习“如何去学习”的阶段。如果你硕士,包括以后的博士阶段,都想用高三的学习方法,那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你已经读过了硕士,你应该在读一个实验报告的时候就能对一个实验有所了解,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甚至你可以在大脑中模拟出你在干什么;什么东西放哪边比较顺手。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5:21
我建议你再和教授谈谈,希望他能再观察你一段时间。你可以同时找其他位置,努力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甚至你可以申请重读一下硕士。经过德国硕士的2年磨练,可以使你脱胎换骨。。。。。
楼主加油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5:24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不要老用:这个项目我没做过。这样的话。因为你现在是博士了,你是在创造或发现知识,而不是吸收知识。你现在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崭新的,无人走过的路。
而且你在国内的学士硕士阶段,不是一个学习知识的阶段,而是一个学习“如何去学习”的阶段。如果你硕士,包括以后的博士阶段,都想用高三的学习方法,那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实你已经读过了硕士,你应该在读一个实验报告的时候就能对一个实验有所了解,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甚至你可以在大脑中模拟出你在干什么;什么东西放哪边比较顺手。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4:1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教育心理学中经常出现这句话,看来你是自学成材的教育家?{:5_332:}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5:36
本帖最后由 opop 于 2009-11-18 14:56 编辑
我建议你再和教授谈谈,希望他能再观察你一段时间。你可以同时找其他位置,努力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甚至你可以申请重读一下硕士。经过德国硕士的2年磨练,可以使你脱胎换骨。。。。。
楼主加油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4:2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觉得大家说来说去的意思就是楼主接受了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目前的学习方法与对研究方法的期望可能还不太适合德国。
如果真是这种情况,那确实需要大概半年的缓冲期后才能进入独立研究阶段,所以楼主的老板不太耐烦了。其实这种情况很多从国内直接过来读博士的人都会遇到,有两个教授都和我说他们接收的中国博士生的类似情况,但是这两位中国博士通过了半年的缓冲就适应了德国大学的研究环境,其中一个现在毕业了去美国作副教授去了,另外一个用了一年时间通过无数次修改做好了expose. 不过这两个博士生拿的都是中国政府发的奖学金,所以德国教授并不太急着看成果。
我的想法是,楼主不要放弃,尽量说服这个老板,实在不行就找下一个老板。同时可了解一下德国的哲学思想与文化,这样更容易理解德国人这样做学问的原因。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09-11-18 15:37
我觉得slash034说的很对!
{:5_394:}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09-11-18 15:44
不单单是这个实验,或者说这个项目,而是实验室的基本操作,我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一直大错小错的出,重复师兄的实验,也没有重复成功啊
yuyu00 发表于 2009-11-18 13:3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啊,这个博士的位子是你自己申请的吧?课题是你来之前就知道的吧?老板的研究领域你也考察过了吧?怎么现在变成你什么都不会,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呢?
你不要怪大家说话不好听,你师兄做过的实验,你却重复不出来,为什么呢?其实就算是重复不出来也要有重复不出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经验,而不是一句我从来都没做过,就可以让自己摆脱责任的。你现在的心态不对,这样的心态,碰上有要求的老板,被炒那是一定的事情了。
你自己还是好好像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其实出国留学不一定是一条适合所有人的路。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09-11-18 15:50
还有楼主,不会的东西你可以开口问,但是不要指望别人什么都帮你办好。比如你不知道该用什么溶剂,你师兄的手册上肯定写了,如果看不懂可以问别人。如果不知道溶剂在哪里也可以去问,但是配溶液,找容器这些工作就要你自己去做。不懂就问,不代表没有独立工作的能力。但是明明不懂,却要装懂,出了错误就推倒自己没有经验上面的话,就不好了。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09-11-18 16:06
本帖最后由 老太爷2008 于 2009-11-18 15:07 编辑
我硕士重复过一个别人的实验(不是我的论文,是额外的项目)!
啃不动!
我导师很怒我!
“为什么别人能做,你就不行!”
真是糟透了!
那段时间,一塌糊涂!
几乎毁了我的学术生涯。
我硕士毕业,狼狈离开以后。
前导师告诉我,那个“发表在PRA上的实验方案,数据是伪造的!”
嘿嘿,我除了“嘿嘿以对,无话可说”。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6:11
我硕士重复过一个别人的实验(不是我的论文,是额外的项目)!
啃不动!
我导师很怒我!
“为什么别人能做,你就不行!”
真是糟透了!
那段时间,一塌糊涂!
几乎毁了我的学术生涯。
我硕士毕业,狼狈离开以后。
前导师告诉我,那个“发表在PRA上的实验方案,数据是伪造的!”
嘿嘿,我除了“嘿嘿以对,无话可说”。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09-11-18 15: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的硕士是在哪里读的?
yuyu00
发表于 2009-11-18 16:12
我知道,大家说的话都很现实,让我意识到了的确,我的能力上的不足,至少说,在承担这个项目上的不足。我现在就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吧,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尽我自己最大的力吧。至于独立工作的能力,我知道这个很重要。我硕士的时候,导师很看中我,都想要我留在他那里的。我必须得好好的想一想了。听听大家的批评,总归是好的。
卡西欧
发表于 2009-11-18 16:14
我每次重复别人的结果,基本上发现对方的结果都是有一定错误的,然后我就要老是写comments
我自己的idea都没时间做了,我日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09-11-18 16:14
你的硕士是在哪里读的?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5:1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海德堡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这种烂事和在哪里有关系么?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6:18
海德堡大学物理与天文系
这种烂事和在哪里有关系么?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09-11-18 15:1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德国的学术界比我想象的黑暗阿{:2_225:}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09-11-18 16:19
我知道,大家说的话都很现实,让我意识到了的确,我的能力上的不足,至少说,在承担这个项目上的不足。我现在就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吧,能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尽我自己最大的力吧。至于独立工作的能力,我 ...
yuyu00 发表于 2009-11-18 15:1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就要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精神”。
把手上的活做好就行。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6:32
每天早上坐S-BAHN的时候,脑子里好好把今天要做的事情过一遍,做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
有时候是这样的,比如啥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现场按照SOP看一步做一步,很容易做漏其中一步。
而且每一步操作其实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因为加了什么试剂,所以产生什么现象;为了要达到某个目的,所以要进行什么操作。这些东西最好事先从原理上弄懂,这样就不会做漏了。
楼主可能一到德国就马上上手实验了,所以没有很多时间去了解理论部分。我导师晾了我3个月,就看资料(当然我也上网灌水)。参加了大大小小N多次理论和实验计划的kolloquium,脑子里的系统才慢慢理清楚的。
建议把教授的文章全下载下来,按照时间顺序读一遍,你就能把握教授整个项目的意图了。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6:34
每天早上坐S-BAHN的时候,脑子里好好把今天要做的事情过一遍,做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
有时候是这样的,比如啥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现场按照SOP看一步做一步,很容易做漏其中一步。
而且每一步操作其实都是有因果 ...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5: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又有点教育学的建构主义与行动主义思想了{:3_260:}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6:38
还有,化学品毒性这个不用去考虑。说个极端的例子,居里夫人还无防护的情况下研究辐射啥的呢。
德国的化学品都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我们每个学期都有安全讲座,从教授到学生都要参加并且签名的。每个化学品都有R-和S-satz。这两个参数就把所有化学品从运输,使用,处理都定义了规范操作。如果真有很大毒性,学校肯定会配备防护措施的,所以不用考虑那么多的。
女生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生孩子之前1-2年不要直接参与实验了,做做文字工作,排空毒素就可以了。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6:39
又有点教育学的建构主义与行动主义思想了{:3_260:}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5:3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其实我真的是这样的。尤其是一天工作量大的时候,我要安排好时间,这个实验的空隙我可以做另外一个的准备什么的。。。。。。。opop是不是学文科的哦。。。。。。
yuyu00
发表于 2009-11-18 16:43
当初来德国读博的动机,也不纯吧。男友在这里,对我来说最好的来这里和他一起的方式,就是找一个博士的位子。所以,教授的IDEA,理论上的,大方向的,我完全明白,可是现在就是栽在动手操作的环节了。非常的差。当时找PROJECT的时候,一通投,有人接受了,我就很高兴了。并且,也可能有些眼高手低吧,以为我可以很快学的来,相信我的学习能力,可是事实证明了。。。
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09-11-18 16:43
我硕士重复过一个别人的实验(不是我的论文,是额外的项目)!
啃不动!
我导师很怒我!
“为什么别人能做,你就不行!”
真是糟透了!
那段时间,一塌糊涂!
几乎毁了我的学术生涯。
我硕士毕业,狼狈离开以 ...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09-11-18 15:0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觉得嫩可能真的是表达不行,感觉嫩总遇到这事。。。
其实很多老板,他们都希望实验能成功,但是一旦不成功,他们也希望解释出原因,毕竟他们也有老板,也要跟他们的老板报告的。我硕士论文也有一个是要实现一个想法的,但是最后没有成功,类似的想法被别人发表出来了。我比较了一下给总结了几条原因,那个带我的老板觉得合理,他也有话跟他的大老板报告,所以大家都没有难为我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6:43
其实我真的是这样的。尤其是一天工作量大的时候,我要安排好时间,这个实验的空隙我可以做另外一个的准备什么的。。。。。。。opop是不是学文科的哦。。。。。。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5:3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教育学的,现在一边灌水一边看教育心理学的书呢{:3_251:}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6:44
教育学的,现在一边灌水一边看教育心理学的书呢{:3_251:}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5:4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果然,我们来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老太爷2008
发表于 2009-11-18 16:46
slash034的方法很有意思。
我这人有点不同。
我早上起来通常脑子是糨糊。
去上班和上刑场一样艰难。
有的时候,身体还不舒服,头痛脑热。
骨头都要散架了。
到了单位不进办公室,我的办公场所就是实验室。
就上手做,晕晕乎乎的做!
做的忘乎所以。
通常是到了下午5,6点才想起带的盒饭没有吃。
我是越做越清醒的那种人。
等回家的时候,身体就好了。
既不头疼,也不发烧!
所以如果我生病了,我不去医院。
我套上衣服就去单位。
听听“泵”的声音,摸摸高压电开关,再扫两眼激光,
就好了。
一天工作下来,就通泰了。
{:5_381:}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6:46
本帖最后由 opop 于 2009-11-18 15:49 编辑
50# slash034
刚才还又看了一遍书上的那章:在行动之前将行动在大脑中事先模拟一遍。。。
书上还有一个结构图呢,显示了人在行动之前头脑中是如何模拟想象该行动过程的{:3_261:}
slash034
发表于 2009-11-18 16:46
之前看过动画片《我们这一家》,其中有一集妈妈就清晨做梦。梦里就模拟做了一遍早上应该做的家务:什么做早饭,叫橘子柚子起床,服侍爸爸起床。我觉得这个和我在sbahn上做白日梦很像。
gute_Laune
发表于 2009-11-18 16:48
看到各位博士们的讨论,意见,建议
我觉得我学到了点东西,谢谢大家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09-11-18 16:49
当初来德国读博的动机,也不纯吧。男友在这里,对我来说最好的来这里和他一起的方式,就是找一个博士的位子。所以,教授的IDEA,理论上的,大方向的,我完全明白,可是现在就是栽在动手操作的环节了。非常的差。当时 ...
yuyu00 发表于 2009-11-18 15:4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你也别灰心,你要学会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比如你说你师兄的实验你没重复出来。那你就可以好好想想为什么你师兄能作出来的东西你做不出来。德国这边的老板,他们要的是原因,你给不出来,那就是你能力的问题。怎么说呢,他们西方人跟我们东方人思维方式不一样,他们觉得,哪怕一件事不成功,也有不成功的原因,比如,数据错了,或者你的实验条件不严格,容器不干净等。就是这些你觉得不是原因的原因,你写出来,说出来,别人也认为你思考过了。所以从国内来的人一开始不适应这种思维方式,但慢慢就好了。你老板器重你,说明你还是很有能力的。别把德国留学想得太容易,也别当回事,等过几年你毕业后,再回过头来看,就会觉得自己当初多么的幼稚
opop
发表于 2009-11-18 16:50
55# 老太爷2008
我坐公共汽车去上班,望着窗外发呆。。。
如果在公车里想象今天的任务会很累脑子的,动脑子也很费神的,是不是俺年龄大了脑子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