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不断高涨,现在到底什么样的人在接盘?
房价一万时消灭了一半的刚需,两万把剩下的刚需也基本消灭殆尽。现在到底什么样的人在两三万的高位下不断接盘? 而且似乎是有多少吃进多少。 有钱人呗,广大的中产阶级,手里有闲钱的,不是炒股就是炒房,现在还有更好的投资么? 核心提示:政策声紧,但炒房者依然我行我素;这一次他们的主力开始向着二三线城市进发,“就算调控,房价又能跌到哪儿去呢?”
楼市抢购,几成癫狂。
“最近,你买楼了没?”这句话,近来成了很多温州人在网络上相遇的问候语。
一名浙江的投资者向记者感叹,3月27日,他在天津以每平米9000元的均价购入9套房,目前已涨至1.3万元/平方米——半月没到,每平米就赚了4000多元!
不仅天津如此,3月末以来,即使“楼价泡沫论”声声愈强,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仍爆出排队买房的疯狂场景。
“那场面,防暴警察都出来维持秩序了。”刚从杭州回温州上班的公务员黄勇语气里流露着激动,“我是不敢在这些城市跟风了。”
黄勇目睹了的场景让他想到两个字:“疯了”。
4月10日,杭州下沙金沙湖板块的德信早城的开盘现场,4000多人抢购296套房源。由于现场购房者数量不断上升,一位购房者与保安发生冲突,原定上午10点的开盘时间被迫延迟,直到下午一点左右才重新进行摇号。最终,黄勇没有中签。
与以往不同的是,炒房著称的温州投资者,此次将主力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借清明节假期,温州一家眼镜生产企业主金一峰代表亲友去安徽合肥购房。当天,金购进8套房,并以不同亲友的证件,顺利在当地银行以首套房办好了按揭。
“政策有变,不赶紧办理,恐怕到时候购房款比较难筹集。”金一峰刚从安徽回到温州,代理的销售经理就电话他,有人提出每平方米溢价400元,问他是否愿意脱手。金一峰一口回绝了销售经理。
“放两三年应该没问题。”他说。
实际上,春节前,由于银行还贷需要,金一峰和他的10来个亲友,将上海和杭州的一批房源出售后,近5000万资金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他们认为,今年的股市不会有大行情,但又不愿将出租的眼镜厂房收回自己投入生产,余钱一直“闲置”在银行。
没想到,两会后楼市出乎意料狂飙起来。金一峰所在的温州同仁花园,年前中介报价每平米还是3.5万元,两会之后就上涨到4.3万元了。
此时,正好金一峰在合肥做房地产开发的堂兄,因银行信贷收紧,资金紧张回乡融资。于是,金提出组织亲友到合肥,以股份转让方式,将合肥的部分房源以低于市场价格接手。双方一拍即合。
中国银监会11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增加风险意识,不对投机投资购房贷款。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
有温州炒房者透露,政策规定的“第一套房产”,只针对按揭与否定性。只要不办按揭,就不是“第一套房”。因此,他们投资房地产,将已全额付款的房产作为抵押,通过银行房产抵押贷款获得资金投资第二套房产,如此循环周转。
不过在银监会正在推行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则让操作变得困难。
“尤其是对温州的投资者。”温州银行某支行行长解读,“全流程监管”与“实贷实付”的原则,掐住了温州炒楼团惯用的融资模式。
之前,温州区域内的银行对房产抵押贷款相对宽松,承贷者在资金用途写“经营需要”后,贷款资金出行就失去了监管方向。但新政却大有区别,承贷者不仅要写清楚资金的具体用途及流向,银行还可以直接委托支付。“由此,就可以防止贷款资金被挪用到炒房中去。”
政策声紧,但炒房者依然我行我素。一名在南京购进40来套房子的温州人丝毫不惧怕楼价泡沫,“现在通胀压力严重,人民币升息预期越来越强,就算调控,房价还能跌到哪去呢?” 最后的疯狂!{:5_342:} 我说过了,房价是不可能跌的,政府会大量发行货币。 本帖最后由 wey 于 2010-4-13 19:12 编辑
白领时代已经终结,想靠上班拿工资过上好日子的已经过去了. 看来高房将价摧毁中国不是耸人听闻。 我妈妈同时的孩子一般的白领,家里给了婚房还贷款买了另外2套。我就想着辈子就给圈进去了。。。 其实就是地方政府绑架了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知道必须要控制房价,但是也不能让房价跌。
投机的就吃准了这一点。
而且有rmb升值预期,国外的热钱进来。人家把钱搞进国内不是单单等升值赚的那些,也要顺便投资挣钱。相对来说钱多房少。我这里说的钱多是指的投资的热钱多,不是老百姓多么有钱。
简单说就是对于老百姓的需求来说,现在的房子多了。但是对于巨量的投资的钱来说,这点东西又不太够他们炒的。 上帝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