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群里乐乐妈发的通知,吓我一跳,不要叫讲座吧。我想周日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吟诵,然后用吟诵法教唱两首诗词。这样大家有个概念,否则我再感概万千,别人不了解,以后的课程也无法安排。
很多事情还得具体商量,主要是我们班比较特殊,有家长,有混血,非混血,孩子间年龄大小不等,不像单纯的读经,吟诵的教法还是比较具体化的,到时候需要达成一个统一。
把我选的两首诗贴出来,大家可以打印出来: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呵呵,林林妈你讲,我们坐着听,就是讲座嘛。。。
我们听的时候小孩子干些什么呢?上次乐乐妈说可以带些剪纸手工之类的工具,让孩子们在一旁玩儿,大家还有什么主意?我想既然是元宵节聚餐,是不是可以猜猜谜语,我在网上找了一点儿,有些猜字的谜语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对大孩子,可以加深认字的印象,大家都去找些来吧
周日哪位开车的妈妈能带上电脑和小音箱最好了,最好把活动硬盘也带上,可以拷贝资料,内容16G左右,有些不需要的可以不录。另外我会示范一下《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启蒙》的吟唱方法,家里有的话可以带上。
20-2-2011
说得多,不如做得多。下个星期开始我们一起来吟诵吧。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1-2-20 19:48 编辑
徐健顺教授的三字经开头录音传到群里了,先在家听听吧,下节课我好教啊。{:5_387:}
刚换了个调儿,这个应该好学些。
我听了,一点也不好笑,而是好听,只可惜唱的太短了,没听过瘾。{:2_237:}
进度和每周的授课内容我发到群里了,大家看看吧。
回复 1536# 筱立安然
找这个调儿是觉得比较“矿泉水”, 稍微感觉一下,自己就能顺着往下编。
徐健顺教授的三字经开头录音传到群里了,先在家听听吧,下节课我好教啊。
刚换了个调儿,这个应该 ...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1-2-20 17:1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昨天聊的不尽兴阿,等孩子们自己上课了,以后咱妈妈们喝咖啡去。
我的msn竟然给屏蔽掉了,打不开邮件,真是郁闷,只能等我老公回来再看了。。。
我发现当吟诵老师是个美差,这两天成天哼哼唱唱的,几种调来回听,有点儿串了,不过怎么自然怎么唱。
今天中华吟诵网群里有人给我发了一个戴学忱老师吟诵的全版《三字经》,可惜打包有问题,没收全,明天再让她试试。争取还是用人民艺术家的调子学吧,尽管徐教授一再鼓励自创,不是太大的难事,不过还是拿来方便些。
《咏鹅》也传到空间里了,上课的时候听别的学员唱过,降了八度,挺好学的。
另外大小分班,大班孩子准备讲解三字经,《咏鹅》属属古体诗,没有太多可讲。碰到有格律的诗可以给大孩子们讲解。
欣欣妈看看配上群里发的留言,能不能发下次课的教案了。
三字经每次的量还没定下来吧?还是按照立安妈发的一共8次读完?确定好了我好打印。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1-2-22 18:26 编辑
两个月学完《三字经》对大班孩子来讲肯定是过长了。
对小班孩子只要求背诵的话一个月应该没问题,但加上认字两个月差不多,不过还要看在家里读书的情况,读得多的能快点儿。高标准吧,取法乎上得乎中。
本帖最后由 建筑师 于 2011-2-22 22:28 编辑
两个月学完《三字经》对大班孩子来讲肯定是过长了。
对小班孩子只要求背诵的话一个月应该没问题,但加上认字两个月差不多,不过还要看在家里读书的情况,读得多的能快点儿。高标准吧,取法乎上得乎中。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1-2-22 18:0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三字经给小孩子读我倒蛮接受的,不过进度这么乐观吗? 三字经的识字量不小,7- 8岁的大孩子我估计两个月都难,而你们的小班不过是三岁左右的孩子啊。这个估计是以每天读多少遍为基础来衡量呢。而这里说的认识字又是什么标准呢?
{:5_339:}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1-2-23 10:37 编辑
回复 1544# 建筑师
从识字的角度,我应该是乐观了,比较按照林林的进度,或者班上有识字基础的孩子。如果是私塾的话,孩子成天学习,两个月算长的,现在的问题是孩子们每天的学习时间长短不一,孩子年龄的差距,也造成了进度上的不统一。不过对于三岁多的孩子来讲还是先背下来吧。
第一节课《咏鹅》 吟诵
《三字经》 吟诵
第二节课《三字经》吟诵
第三节课 闪百科卡
大小班分班
大班孩子,讲解《三字经》,《咏鹅》
小班孩子,复习《四五快读》学过的章节
PS, 教材请大家到群里的读经资料打印。
孩子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单独上课,可能会有不习惯,诵读的量根据课堂情况调整。
另外请爸爸妈妈们先给孩子们做好单独上课的思想准备。
上课古诗和《三字经》采用吟诵,回家后素读就可以
回复 1545# 如幻
谢谢你又花这么多工夫来帮我释疑。{:5_335:}
挑两段我觉得最针对我目前疑惑的,以后也可经常提醒自己:
"读经的识字效果不在于孩子在读完一本经典后是否把这本经典中的字都认识了,而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一定的读经量,保证这几千个字在不同的文本中,在两三年中确实以诵读指读的方式在孩子眼前反复出现。如果做到了后者,则识字都是非常自然的。
.................
蒙学文本本身就是为识字设计的,大都朗朗上口,非常易读。辅以播放录音,一个星期让孩子听熟一千字都是可能的,但是以我们海外实践的经验,考虑到通常家庭的学习强度和要求,四个星期也是没有问题的。之后再复习一个月,三字经一般就可以做到全部指读了,程度好的孩子可以读得很熟了。这些字在孩子的脑子里会有或深或浅的印象。没关系,不急于考察效果,继续读其他文本,保持一定的复习量即可。"
本帖最后由 建筑师 于 2011-2-23 21:04 编辑
回复 1548# 家庭主妇
这么说我就比较明白了。{:5_335:}
我们小姑娘很喜欢听三字经,跟着读也有一段时间了。但还局限于开始的三分之一左右。看来还是诵读频率的区别。
本帖最后由 家庭主妇 于 2011-2-28 09:26 编辑
27-2-2011
吟诵培训班归来,原本只打算从诗词开始,因为有现成的教材和录音资料。但在上周的动员会上,演绎了两段徐健顺教授的蒙学片段,家长们感觉不错,所以希望读经班从这周开始的《三字经》就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吟诵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其实我真想在班上也办个师资培训班,可目前看来,家长们关心的不是自己能学什么,而是孩子们是否能快快乐乐的学到他们该学的东西。那么好,这个重担就先落在我一个人身上吧。
因为手头的资料只有徐教授从各个地方采集来的《三字经》吟诵片段,要上课的话基本靠自己编了。虽然我知道吟诵调大多简单,但是真要做一件自己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心里还是有些没底。和班上的学友们做了一些交流,大家都很鼓励,于是便开始着手了。从众多的吟诵调里选则了《我爱吟诵》中徐健顺教授的一个调儿,接近“矿泉水”,最基本的依字行腔。我的想法就是把最基本的东西传达给孩子们,基础打牢了,孩子们日后便可以按照自己的乐感和理解自创吟诵调儿。做了一辈子的中国人,说了一辈子的中国话,到现在我才真正明白了汉语本身就是有声调有韵律的歌, 难怪古人能够把干巴巴的文字吟诵得有滋有味。开始两天找不着调儿的地方,便把汉语的四声标注出来,按照四声的高低稍微给点腔音,曲调天然而成,我乐呀。收着的心打开了,压力慢慢消散,变得轻松愉快,每天哼哼唱唱,发现做个吟诵课老师其实是个挺美的事儿。
课堂上要教的课算是备好了,心里又开始打鼓。初登讲台,没有任何教学经验,虽然读经班已经开班半年多,但是形成了基本的课堂模式,以单一的读经为主,谈不上教课。此次不同,不仅要单独授课,亲子的形式也从此结束,孩子们不再由家长陪同,每次课只由两至三位家长负责,面对大多数还是幼儿园玩耍的孩子,退堂鼓不停的敲,不知怎么面对。在北京培训班的时候,看过陈琴,薛瑞萍和朱畅思老师的教学示范录像,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我知道了做为一个老师应该用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孩子,孩子们应当呈现什么样的状况才达到了应有的课堂效果,但是我们班的情况比较复杂,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主,最大的12岁,最小的不到两岁半,我该怎么教呢?
上课了,先教了《咏鹅》,选的是杨芬老师的吟诵调儿,孩子们应该是受到了歌声的吸引,开始跟着我的情绪走,然后我们开始了《三字经》的吟诵。原打算在投入热情的同时,还要不嫩装装嫩,其实一切想法都是多余的,只要置身在这个环境中,只要看着孩子们的眼睛,我的心情就像放飞的鸟,陪着孩子们一起唱一起动,一个多小时的课上完了,没有孩子哭着找妈妈,我很欣慰。尽管吟诵教学在国内才刚刚兴起,我们身处海外更是没有经验,但是我看到了孩子们在快快乐乐气氛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深深的为这些赶上头班车的孩子们感到庆幸。
吟诵不仅让孩子们感觉好玩好记,它最大的作用是传承了中国的礼乐文化,只是今人少有人了解。为挽救即将失传的传统文化,叶嘉莹先生,徐健顺教授等一批人在不惜一切的为此努力着,我很佩服他们,这不是某个人的事情,而是我们一代人应负起的责任,我希望有一天吟诵能够唱响世界每一个有华人的角落,做为先行者我感到万分自豪。
27-2-2011
吟诵培训班归来,原本只打算从诗词开始,因为有现成的教材和录音资料。可是上周的动员会上,演 ...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1-2-27 20:4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5_370:} 林林妈辛苦了!第一次课非常成功!孩子们一个跑掉的都没有!我们在外面就听见里面的读书声,很是好听!赞林林妈!
27-2-2011
吟诵培训班归来,原本只打算从诗词开始,因为有现成的教材和录音资料。可是上周的动员会上,演 ...
家庭主妇 发表于 2011-2-27 20:4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林林妈,别说你上课前打鼓了,我们这些在外面的妈妈刚开始也打着鼓呢,毕竟孩子们自己进去上两个
小时的课,而且咱们班大部分是两到四岁的孩子,能坐得住吗。真没想到课堂秩序这么的好,比那会儿
妈妈们进去陪读强多了,在外面只听到里面优美的读书声。晚上玩儿的时候,欣欣一边玩一边背了几段
话,问她是今天上课的时候学的吗,她挺骄傲的说,是的!可见上课时还是用心了。不过想想工夫主要
还是在课外,我们这些妈妈也要抓紧学习了。而且觉得也要加强课后的交流,毕竟妈妈们不在里面看不
到孩子们的表现,回家后也好有的放矢的改进。
赞一下林林妈{:5_335:}
回复 1553# wynn
这课教着高兴啊,累都不觉着。
不贊不行啊。
我們下周一也要開始啦。
一起加油!
如幻 发表于 2011-2-28 01:3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吟诵的价值很多人还不了解,但是我相信,美好的事物具有天然的生命力。我们一起加油吧!
回复 1555# 果冻儿
昨天欣欣自己主动要求站起来读了一段儿呢,还影响到了銤銤,銤銤也主动要求读。
在家给孩子们听熟点,上课的时候孩子们应该更有亲切感。
小路最近却是到了反抗期,星期天早上起来就磨磨唧唧的说不想去上课,威逼利诱后到了课堂也不让我出去。今天在家里放三字经的跟读录音,听了几句就说不好听,告诉他妈妈想听,实际是他自己不像关DVD机一样关电脑,这才作罢。过了一会又想出了主意,把音箱关小声,气死我了{:5_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