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国际化大都市 要求半数市民会说英语!!!
核心提示:从今年起,西安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市文明办、市社科院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对策研究》,对市民素质提出了基本标准,例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华商网-华商报6月22日报道 从今年起,西安计划用10年时间初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人口达1000万以上。国际化大都市应有什么样的市民素质?西安市文明办、市社科院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对策研究》(下文简称“对策”)提出了基本标准。
今年5月初,西安市文明办、市社科院联合组建了“国际化大都市市民人文素养培育”课题组,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雁塔、碑林、莲湖等区,与各阶层市民进行沟通,进行集体座谈和个案访谈,并参照国内外国际化大都市经验,最后形成“对策”,提供给西安市委、市政府作决策参考。
课题组组长、西安市文明办主任杨毅波说:“市民的人文素养是城市的软实力,是西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培育西安市民的人文素养,能够提升西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能够扩大西安的国际影响力,从而加快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
课题组副组长、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称:“这个课题中包含很多具体措施,例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要弘扬西安伟大的城市精神。”
市民看法
会说900句英语让西安人有压力
“除了政府要努力,市民才是西安建国际化大都市的加速器。”西安市民苗建伟说,看到西安市文明办的“国际市民”建议,作为市民,感觉也有些压力,比如一半市民要学会900句英语。
苗建伟和一些市民认为,西安建国际化大都市,需要跨过五道门槛,这五道门槛是:移民之城、国际性会展之城、服务之城、传媒之城、创业与人居之城。
刚从新加坡留学归来的姜硕说,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国际化人才,外来人才的加入与常住暂住人口的增加、移民的速度是同步的,而外国人的多少成为衡量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指标,西安要加强吸引国际性人才,跟外国大都市抢人才,变成移民之城。
关于市民素质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匹配问题,有的市民说:“市文明办、市社科院提出的建议非常好,但在具体的实施细节上,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论证、推敲,比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闯红灯罚款,谁来罚,罚款使用如何监督;市民去哪里学外语等。不过,相信不久后,会有相应的实施方案出来。”
专家建议
要从西安人向“国际人”转变
“建国际化大都市,市民在观念和行为上,首先要从西安人向国际人转变。”西安市社科院研究员张永春表示,市民需要树立“我是国际人”的强烈意识;按照国际人价值导向和标准,在思维理念、爱岗敬业、尽忠职守等方面树立国际人的意识,产生“国际人”的言行。
张永春称,市民需要自觉按照国际礼仪接人待物,言行举止按照国际惯例行事;市民应对旅游和长期居住的国际人员采取欢迎和友善的态度,这样城市的现代性与国际性才能增强。
张永春表示,在国际化大都市里,大多数市民应该学会说外语,这样不仅能吸引国外大型企业对本地的投资,又能推广本地特色资源,尤其是对旅游、服务业的拉动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他山之石
要建国际化大都市先治“城市病”
西安市文明办主任杨毅波介绍课题时称,新加坡、东京、纽约、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遇到过市民素质不高、管理制度缺失、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等共性的“城市病”;西安也无法绕过或回避这些共性问题。
学新加坡每3人中就有1人是国际人才新加坡有“总部经济”的美誉,七千多家跨国企业中,60%是设在新加坡的全球或区域总部。在新加坡的就业者中,每3人中就有1人是国际人才。
学东京禁烟区抽烟一次罚2000日元东京划定了室外禁烟区,一次违反者将被处以2000日元的罚款,折合人民币160元左右。
学香港对脏、乱、差要“零容忍”香港对破坏卫生环境者处以高额罚款,培养了香港人对“脏、乱、差”的“零容忍”和严格的城市管理意识。 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明明就是一件好事. 中国中学都应该大力加强外语主要是英语教学,
把公民课加强,加入基本法制课,加入基本经济学理论课,
适当减少政治课. 这是什么脑残行为?这是国际主义的脑残行为!
如果说英语为了旅游业?
外国人来旅游,为了什么?为了听中国人说英语?还是看看历史上的建筑,如果还有的话.
如果是为了招商引资?
那更搞笑了,人家是用中国人管中国人为主.就是用英语,但是不会英语的拍马屁又如何呢?
阿弥陀佛,善了个哉的. 西安建国际化大都市 ? 世界上非英语国家的国际大都市有几个半数能说英文的??? 本帖最后由 Bettencourt 于 2010-10-20 23:12 编辑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这个课题中包含很多具体措施,例如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认500个繁体汉字和会说900句英语,既要诵读唐诗、宋词,也要诵读歌德、普希金,要弘扬西安伟大的城市精神。
{:5_365:} 以国际视角来看,一国国民能掌握国际通用语言,目前就是英语,
是一国国民高素质高教育水平的表现,懂不懂外语不是给谁看的,
而是和国际接触必须要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否则人家外国到西安采访骂你你还以为人家夸你呢,
有外语,有知识,有文化我看不出这个有什么不对的. {:5_386:} 西安文盲有多少?
不会外语的老人有多少?
文化程度低的有多少?
除去这些人,半数市民里学生占了不少唉....
可怜的孩子们,到处都在谈减负,可这下还必须得背普希金歌德了...
话说这俩智商确实高,可光是背背又提高不了智商{:4_306:} 有意思 谁还能2015年对市民进行考试么?
这只不过是一个促进,促进大家学英语学文化.
不过无所谓,
爱学不学吧,
也不关我事. 写这个的跟西安有仇吧...太2了.
你就是把全国Top20的大学. 里面抽出50%的人. 看能把英语900句搞定不. 额的神呢, 制定政策的老爷们, {:5_392:}, 真敢空想! 老子在中国, 德国受了这么多年教育, 都把900句背不完. 唉, 不是我不明白, 这世界变化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