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inmoin1
发表于 2011-1-14 20:48
从赚钱角度来说,肯定是回国好,如果你家乡在江浙等经济发达的地区。除了比较工资,发展前途是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的,在国内,只要你有个机会,就一个成就自己的事业,赚的也不是这里的2000欧元月工资可以相提并论的了。只要你在同一个行业里做,不出5年,肯地有机会。在德国,50年都没有机会。
聊斋女鬼2
发表于 2011-1-14 23:51
我不能确定回去马上就比现在多,我只是说国内挣钱渠道的möglichkeit较多,这里除了攒工资,我想不出其 ...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3 23:0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在国内你觉得那种方式你能赚更多的钱?能够实现的了吗?你能够承受一周7天不休息吗?钱都不是风刮来的,不是国内的风都往自己口袋里吹钱吧。
不要奢侈国内的生活,不要小视德国的工资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1-1-15 00:29
{:5_371:}回国发财? 多数人还是省省吧,只有大富大贵的决心,没有大富大贵的实力和基础。梦可以做,药还是不能停。。。
Essen-berlin
发表于 2011-1-15 01:17
本帖最后由 Essen-berlin 于 2011-1-15 00:20 编辑
基本上在这纠结的人,
属于,有梦想,没资源,没有勇气放弃这里的。
梦想很重要,但是也最廉价的,光想法没用。
如果是属于有梦想,没资源,又舍得放弃德国的工作和生活的。
那么,回国后就是所谓的草根一族,最好的学习榜样就是王宝强。一定要做好跑龙套的准备,可能会有成为明星的那一天,也可能跑好多年龙套也跑不出来,是否能在跑龙套的过程中享受那个过程,就因人而异了。毕竟,那么多群众演员,也只跑出一个王宝强。
我相信好多人都是在德国这么冷清的国家,没事的时候,想想,国内机会那么多,凭什么我回去了不会成功。
当你回国,看到大城市熙熙攘攘的追梦人,各国的人才,那群一天可以工作十五个小时,从来不给自己放假,更别说经常可以欧洲国家旅游的人,是否会怀疑地问自己,凭什么我可以成功。
我个人认为,德国的海龟没啥竞争力。
有个统计说,学习成绩C的人创业,学习成绩A的在C的公司当高管,学习成绩B的被A管。
对比于,A B C,国内那些未出国的群体应该算是C,英美国家的海龟算是A,德,法回去的算是B。当然也有特例。
现实生活,市面上的例子在中国也确实这样。
每个人都想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但是否能承受得起混了十年,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情况出现。德国海龟的圈子,在国内经济发展中分得的资源,需要考虑进去。
如果好多纠结的朋友看到大家一盆盆冷水后,慢慢回去闯饿热情就消失了,那么,根本就没必要急着回去,也不需要纠结了,该好好工作就好好工作。因为本身那点热情也支撑不住你回去做大事。
金钱财富上的成功,好些是人的基因决定大部分了。但是生活幸福的本质是一样的,那是你主观感受和感受幸福能力的体现。
如果确实不喜欢这里的生活,想回国生活,照顾父母,顺便在国内奋斗的理由肯定比想着国内很多赚大钱的机会好。
还是因人而异,一家之言。
100
发表于 2011-1-15 11:48
我的大学同学都做国家领导人了
Arbeitssuchende 发表于 2011-1-14 18:03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你是抬杠了 我上次回国同学聚会 一桌10个人 8个在高盛 大摩工作的。。他们赚的就是多 100w还没算年底的bonus
你要说你的同学是国家领导人 那就说说名字 国家领导人都50以上了 名字我不知道的不多 你说几个给我们开开眼吧 否则别跟这里没事找事
Essen-berlin
发表于 2011-1-15 11:56
那你是抬杠了 我上次回国同学聚会 一桌10个人 8个在高盛 大摩工作的。。他们赚的就是多 100w还没算年底的 ...
100 发表于 2011-1-15 10:4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从事金融行业,如果工作有个好几年,在高盛,大摩肯定有这个数的。
经济好的时候,他们很吃香,经济差的时候,他们会出现好多人竞争一个岗位。
金融业一定还是现在以现金流来说,工资最多的行业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15:11
看了大家那么多评论,我十分高兴。
从每个人的话里,我看到了每个人眼里中国的不同面孔,但却看到了相似的德国。从这点上来说中国是很有魅力的。每个心里都有个“国内”,真是横看成嶺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这位母亲的认知,和各位的年龄段,在德国的工作时间,国内生长环境,长期的思维模式很有关系。江浙是个藏富于民的地方,可以说人人上班,人人经商,对于致富,除去做官的,和已成大款,从文化分级上来说上到高级知识分子下到种茶的农民都敢做致富的梦。可能我的人生观很积极吧,见到和碰到的都是不错的例子。不得不承认我从来就不是安于现状的人,在国内就不是,现在也不是。我对于养家和挣钱绝对是两个概念,是个绝对现实的人,如果再有一年,我还是这样保持在攒工资的状态,而没有其他的改变,我会义无反顾地回去,(当然是已经追备好退路了)以现在的状况和年纪我还放弃的起。因为出国前我已经达到了现在的生活水平,留在这里,如果找不到赚外快的出路,我就等于原地踏步。请喜欢评论我价值观的人,也请你们自己想想发展的出路,如果你非要让我接受安逸的理论的话,就请你们说给爱听这话的人,我的问题是留给和我一样由此担忧,并且渴望改变目前状态,一起出主意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如何看待德国和中国对我不重要。
元昊他姐
发表于 2011-1-15 15:22
你回国当得上这种人么??
cosimo 发表于 2011-1-13 22:39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喔噻,那得什么级别 啊,我认识的几乎都是年薪不过20万的穷人,就一个闺蜜和她lg年薪50万左右,望京三套房一套还在贷款中,一天到晚吵着移民,我研究两晚了还没搞懂为什么{:5_317:}
Essen-berlin
发表于 2011-1-15 15:31
喔噻,那得什么级别 啊,我认识的几乎都是年薪不过20万的穷人,就一个闺蜜和她lg年薪50万左右,望京 ...
元昊他姐 发表于 2011-1-15 14:22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得不到的永远最好,人都是纠结死的
Essen-berlin
发表于 2011-1-15 15:34
看了大家那么多评论,我十分高兴。
从每个人的话里,我看到了每个人眼里中国的不同面孔,但却看到了相似的 ...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14:1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你家是江浙一带的吧,江浙一带人确实不喜欢安逸。
想清楚了,就行动吧。
rosemaryhe
发表于 2011-1-15 15:49
回复 70# yanhuang
是男人的话,想赚大钱就回去吧,跟这儿讨论,大多数人也实在没经验阿,都不是款.
是女人有家有口,更多为孩子们考虑的话,或许会对回去有所保留,不一定是钱的问题.
吃花生的大灰狼
发表于 2011-1-15 15:49
我过去也以为拿人民币1万两万的算不差的了,可是这次回国发现超过这样收入的人群大大超过我的预期。而且这样的人也不见得就是什么官二代,富二代。我拿这件事说说看,也想知道大家了解的国内是否和自已一样。不要去相信工资单,就像楼上列得开支那样看他们的花销就知道了。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4 00:51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国内高收入的,从数量上现在不少了。
月收入不到2w,报个羽毛球班网球班啥的,进去会发现是收入最低的
Arbeitssuchende
发表于 2011-1-15 16:06
那你是抬杠了 我上次回国同学聚会 一桌10个人 8个在高盛 大摩工作的。。他们赚的就是多 100w还没算年底的 ...
100 发表于 2011-1-15 10:48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承认我跟你抬杠了,对不起,呵呵
Mr.5
发表于 2011-1-15 21:32
{:4_297:}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21:36
钱赚的少不丢人,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怕就怕在不知道自己少,特别是在享受安逸的同时,risiko悄悄来近。来到时已手足无措,我觉得居安思危,是个特别对的处世哲学。在德国也是如此,那些不愿承认中国很多人富起来的心态,就和这里患中国恐惧症的欧洲人一样,而且在德国呆得越久就越不敢正视。发展这种事还要看你的种群在德国是否团结是否成气候。不去比韩国人吧,团结得能像温州人那样,中国人的日子就会好过多了。不过这是题外话,我没什么好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21:57
钱赚的少不丢人,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怕就怕在不知道自己少,特别是在享受安逸的同时,risiko悄悄来近。来 ...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20:36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没什么经验也没什么见识, 但是很喜欢lz发起的讨论, 也很喜欢lz总体的心态, 我朦胧中也有这些问题.
Essen-berlin
发表于 2011-1-15 22:00
钱赚的少不丢人,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怕就怕在不知道自己少,特别是在享受安逸的同时,risiko悄悄来近。来 ...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20:36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我想你还是没有很完全地说服自己吧。
试图通过把各种你考虑到因素和大家分享,如果大家肯定你的看法,你对自己的判断会更坚决。
觉得你还是很想回去闯的,楼主我支持你。加油!{:5_394:}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22:14
谢谢,我特别喜欢你的发言,理性直接。掏心掏肺的说我现在考虑的是如何策略的回国,必须把自己这几年待在德国的资源回国充分利用上,人没用白过日子和经历,关键是如何用它。我的性格和行事风格,确实是比较适合国内的。喜欢忙和快,务实不拖拉,对外界的好奇心重。说实话我身边的德国人比我懒,爱抱怨。谈得拢的人真的就是去过中国的,有点见识的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22:15
打错了,是人没有白过的日子和经历
Essen-berlin
发表于 2011-1-15 22:20
谢谢,我特别喜欢你的发言,理性直接。掏心掏肺的说我现在考虑的是如何策略的回国,必须把自己这几年待在德 ...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21:14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那就做好准备,看好时机行动吧。
预祝你顺利,遇到困难坚持住。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22:23
谢谢,也祝你生活的幸福,美满。
koco
发表于 2011-1-15 22:50
基本上在这纠结的人,
属于,有梦想,没资源,没有勇气放弃这里的。
梦想很重要,但是也最廉价的,光想法 ...
Essen-berlin 发表于 2011-1-15 00:17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写的很好,很诚恳,
真正有本事的人,做事决断,该回就回, 还在这磨磨唧唧的!
koco
发表于 2011-1-15 22:52
看了大家那么多评论,我十分高兴。
从每个人的话里,我看到了每个人眼里中国的不同面孔,但却看到了相似的 ...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14:11 http://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不要动不动江浙的,
首先您想想你有没有江浙人的韧性,表明风光,你知道江浙人的辛苦吗?
我不是笨猫
发表于 2011-1-15 23:16
我觉得大多数人现在赚的都是辛苦钱,虽然看起来工资挺高,有多辛苦又有多少人知道。我听说有一个人博士毕业在外企工作,创下一个月没有花一分钱的记录。因为那个公司管早餐和中餐,晚上如果加班还管晚餐。那人整整一个月都在加班。羡慕别人薪水高的时候先想想自己能不能接受那种强度的工作。
做金融的确实赚钱多,不过我认识的人给我说,基本上半夜1,2点睡觉都算早的,我那个朋友做的项目不需要那么辛苦,收入就明显少了很多。
yanhuang
发表于 2011-1-15 23:16
{:5_389:}sprachlos,看来真是很多人情绪化的,我能这么写当然已经表明身份,了解的最多的就是我的家乡。而且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发现我对中国的情况及多层面的了解没有楼上许多网友多。发帖的原因也有在此。多方收集大家看法。
ieye4u
发表于 2011-2-14 04:16
假设:国外留学 国内挣钱 移民国外
IF 1可以直接到3 则留德国
IF NOT 回国
ps 移民国外不等于拿张永拘
jerryfekky
发表于 2011-2-14 10:51
能不能赚到钱分析一下商品价格嘛。
耐用品价格德国比中国贵一点。
食品的话最多贵1倍。
交通的话买车德国便宜,汽油贵。
在国内物价飞涨经济面临崩盘的今天,留在德国还是不错的。
匿名有了再匿名
发表于 2011-2-14 11:11
能不能赚到钱分析一下商品价格嘛。
耐用品价格德国比中国贵一点。
食品的话最多贵1倍。
交通的话买车德国 ...
jerryfekky 发表于 2011-2-14 09:51 http://www.dolc.de/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经济要崩盘了?????
xddeep
发表于 2011-2-14 11:21
lss,搞笑》。。
中国经济都被崩盘20多年了. 也没见如何. 就是彻底崩盘, 那么多外汇储备, 全球也得跟着一起完蛋. 你觉得高福利的德国会比中国崩的少? 中国经济要完了, 德国的大企业没一个能好好活着. 上万亿的美国国债抛了, 美国肯定死在中国前面. 美国大哥都完了, 小弟德国还能不先死?
xiatiansuifeng
发表于 2011-2-14 12:44
回复 67# Essen-berlin
有道理,顶这位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