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19 17:09

欢 渡 狂 欢 节

本帖最后由 金叶子 于 2012-2-19 16:55 编辑





过了充满温情浪漫的情人节,紧接着,世界各地的狂欢节也渐渐拉开了帷幕~~~







德国科隆举办女人狂欢节 女性“翻身做主”

 2012年2月16日,德国科隆,女人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







戴上奇怪的帽子、假发和面具来到街道上,尽情狂欢,参加“女人狂欢节”。






说起德国女性,人们常常觉得她们严谨并且稳重。然而在德国的“女人狂欢节”上,德国女性却展示了她们“叛逆”的一面。







人们称“女人狂欢节”是德国女性主义复苏的舞台。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19 17:23






狂欢节的由来


狂欢节亦称谢肉节。英文为carnival,音意合译作“嘉年华会”。它是欧洲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在世界上许多信奉天主教的国家颇为盛行。狂欢节一般在封斋之前举行。因封斋期间教会禁止食肉,人们便在此节期间举行各种宴饮和游乐活动,称为“谢肉”。 狂欢者最初由葡萄牙人自非洲传入欧洲,逐渐形成一种规模盛大的非基督教的联欢活动。虽然狂欢节在许多国家盛行,







但节日开始的时间各国并不相同。有的国家始于圣诞节。有的始于元旦,有的在二三月间。即使同一国家,也有因地而异的情况。如联邦德国的慕尼黑始于1月6日,而科隆却是11月11日11时11分。 规模最大、最疯狂、最激动人心的狂欢节活动,要数巴西的旧都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一到,商店关门,工厂停工,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节日期间,法律失效,而行使一种“谁也不属于谁的,谁也管不着谁”的原则。夫妻、邻居、厂主与职工之间的固定关系可以暂时打破和重新组合。外国人无需护照就可以自由往来。每逢狂欢节,世界各国几十万游客纷纷前往巴西,争相观看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独特风采。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19 17:34

本帖最后由 金叶子 于 2012-2-19 16:53 编辑



德国狂欢节   Der Karneval





在德国西部和西南部地区天主教徒集居地区(katholische Landesteile),人们庆祝“狂欢节”, 在莱茵河流域(Rheinland)叫Karneval,在巴伐利亚州(Bayern)叫Fasching,在巴腾州(Baden - Wuerttemberg)和黑森(Hessen)则叫Fastnacht。
  进入狂欢节的时间实际上很早,也很“怪”:11月11日11时11分。各地狂欢节协会(Karnevalsvereine)的庆祝活动,前后长达4个月左右,因为欢度狂欢节需要作大量的筹备工作。


  狂欢节的高潮(der Hoehepunkt)是“玫瑰星期一”(Rosenmontag)、谢肉节星期二(Faschingsdiensttag)和圣灰星期三(Aschermittwoch)。这三天,在科隆、美因茨、杜塞尔多夫等地举行大规模的狂欢节游行(grosse Umzuege)。人们身着奇装异服(verkleiden sich),脸戴夸张的假面具(Masken tragen),扮成小丑(Clown)、狂人(die Narren)走上街头,兴高采烈地过节(ausgelassen und froehlich sein)。


  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科隆人一年四季都在盼望这个节日。从中午起,市民们纷纷涌向街头,观看穿越街道的游行队伍。游行的人向围观群众展开他们经过一年时间筹划而推出的杰作。无论男女老少,每年这个时刻都在这里庆祝自己的“第五个季节(fuenfte Jahreszeit”)。小丑是科隆狂欢节的重要角色。此时,科隆人和许多“外来游客”都要乔装打扮(sich maskieren)。









 在德国,各地区庆祝狂欢节的形式不尽相同。慕尼黑于星期二(Faschingsdienstag)举行盛大游行,庆祝狂欢节的主要形式是大型化装舞会(Maskenbaelle)。在黑森林山区(Schwarzwald)和博登湖畔(Bodensee)的阿雷曼狂欢活动(alemannische Fastnet)中,女巫(Hexe)和古老的木制面具(Holzmasken)甚多,传统的狂欢节之火是用来驱除恶魔(gegen boese Geister)的。

  从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至梅因茨一带,狂欢节是仅次于圣诞节的最重要的节日。在杜塞尔多夫 (Duesseldorf),人们不是头戴希奇古怪的帽子,就是穿着奇装异服,一辆辆大型彩车(Motivwagen)满载着政界要人和社会名流的巨型模拟像(Riesenfiguren aus Politik und Gesellschaft),构成“玫瑰星期一”游行队伍的高潮。梅因茨(Mainz)巨型的狂欢节协会会议(grosse Sitzung des Karnevalsvereins),甚至还向欧洲许多国家作电视实况转播("live" uebertragen)。1983年数梅因茨的游行队伍最长,达7公里。杜塞尔多夫的狂欢者从车上向围观群众的糖果一万吨,科隆的围观人数最多,达100万人。

  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前(Ostern)的40天,按教会年历(Kirchenjahr)是封斋期(Fastenzeit),所以狂欢节也称为“四旬节”、“谢肉节”。在整个封斋期的40天里,禁止天主教徒食肉、娱乐、婚配等一切喜庆活动。为此,人们趁封斋节到来之前尽情地欢宴、畅饮、狂歌漫舞、化装游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在封斋期这段时间里,人们只吃很少的东西,最好是只吃面包加水。当然如今已经不那么严格了。







  根据圣经(Bibel)的记载,耶稣基督(der Jesus Christus)在复活节前的受难日(der Karfreitag)这一天,被钉上十字架(gekreuzigt werden)。因此,受难日这一天,人们常常不吃肉。如今,很多天主教徒在星期五也只吃鱼或鸡蛋,笔者在德国大学的食堂里发现,每逢星期五都有鱼,估计与此有关。

  据传,耶稣在受难日之后的第三天(星期日)复活,这一天就是复活节了。



zdq83 发表于 2012-2-19 17:38

昨天还在科隆看到很多美女穿着LZ照片上的衣服~
明天肯定还要去滴!~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19 17:47








关于德国狂欢节的来历众说不一。
一种说法认为狂欢节是德国农民的春节,农民们通过各种活动来表达他们抵御恶魔、驱逐严冬、迎接春天、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另一种说法则是根据天主教的习俗。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后的第三天复活,这一天为复活节。复活节前的40天是耶稣在开始传教前于旷野守斋祈祷的40个昼夜,天主教称为封斋节。在整个封斋节的40天里,禁止天主教徒食肉、娱乐、婚配 等一切喜庆活动。为此人们趁封斋节到来之前尽情地欢宴、畅饮、狂歌漫舞、化装-,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今,狂欢节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是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的一个大节日,就其内容而言,它大概已不单单是农民的节日或是宗教的节日,其间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民族特色。
  
    德国并不是到处都庆祝狂欢节,最热闹的是杜塞尔多夫、科隆和美茵茨这三个城市。每逢狂欢节放假的也只有这几个州。有的地方如慕尼黑也稍有庆祝,北部有的地方则根本就不庆祝。每年11月11日11时起狂欢节就算开始了,它一直到第二年复活节前40天为止,前后要持续两三个月。但它的0是在最后一个星期,特别是这周的星期日、星期一和星期二。在德国,各地区庆祝狂欢节的形式是不尽相同的,但有几项活动形式是一样的,这就是选举狂欢节的“王子”和“公主”、“星期四女人节”、化装大-与大型狂欢-和舞会。 狂欢节一开始,许多城市、村镇都要建立各种组织来筹划狂欢节中0期的活动。首先,是推举“王子”和选出“公主”,因为狂欢节的主要活动要由他们来主持。当选为“王子”和“公主”是一件很风光的事,为此,社会名流竞相争选,最终以经济实力定夺。 狂欢节结束前的星期四被称为“女人节”,它是狂欢节进入0期的标志。在“女人节”中,往往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平素庄重文雅的德国妇女,在这一天犹如火山喷发一样尽情渲泄着自己的感情。她们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大厅,闯入市长办公室,坐在市长办公椅上宣布接管市政权。这一喜剧既表演得维妙维肖,又大快人心,充满了浪漫的色彩。这一天最让男人们提心吊胆的是怕女人们剪去自己的领带。在那天,你要是戴着名牌领带,可就不要上街了。德国姑娘们入夜后便成群结队地拿着剪刀在街上转,推推挤挤中就把男人的领带给剪了。那天科隆一带的机场到处都挂着剪断的领带。但也有不少男人故意买一些破的甚至纸做的领带上街去领一领与芳龄少女0的滋味。

  
    星期六,一些小镇便开始-。星期天-队伍集中到中等城市,如波恩。到了狂欢节的主要日子—玫瑰星期一,再集中到科隆、杜塞尔多夫和美茵茨这几个大城市,-队伍要行走四小时左右,几百万的观众高呼Kamelle(给我糖)! Hellau!Ahoi!等,争抢-队伍抛来的巧克力等。
  
    狂欢节结束的前一天是星期一,是整个狂欢节的顶点,被称为玫瑰星期一。这一天有两项活动:一是化装大-,二是大型狂欢-和舞会。-一开始,人们便纷纷涌上街头,观看-盛况。身穿色彩斑斓的服装的乐队走在-队伍的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反映历史主题、现实主题及渲染节日色彩的大型彩车。其中金碧辉煌、艳丽夺目的王子、公主彩车尤为引人夺目。妖魔鬼怪、被打扮得荒诞不经的小丑、代表各阶层各历史时期人物的化装队伍紧随其后,他们高声叫喊,尽情欢跳。彩车上满载的糖果、花束和小玩具像雨点般地撒向沿途的人群,天真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捧着帽子,撩起衣裙,争相迎接飞来的礼物。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声中。应该说,狂欢节是深受糖果商欢迎的节日,据说1983年杜塞尔多夫的狂欢者从彩车上撒向围观群众的糖果达两万吨。 这一天的最后一个项目是夜晚的狂欢舞会。人们身着奇装异服,戴着夸张的面具,扮成小丑、狂人走上街头,尽情欢乐,一直持续到午夜。 在“玫瑰星期一”的晚上,家家都敞开窗户,为的是将天使迎进家门。在这天晚上人人都要在大斋前美美地饱餐一顿,以此庆祝金秋季节的大丰收。由此,我们不难总结出狂欢节的三大要素,那就是吃喝、喧闹和化装。人们尽一切力量创造欢庆气氛,这一点在德国西部、南部尤为突出。
  
    在德国,各地区的狂欢节也各具特色,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威斯特-狂欢节则独具匠心,绍尔兰人过节有用鞭子抽打门槛的习俗,鞭子象征着丰收,抽打意味着唤醒春天。 在黑森林山区和博登湖畔的阿雷曼狂欢节中,女巫和古老的木制面具别具一格,在狂欢星期二还要举行服饰-,阿雷曼的服饰可称是德国的瑰宝。 在南德乡村狂欢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狂欢婚礼,它分为大人婚礼和孩子婚礼两种。孩子们装扮成新郎、新娘、傧相、牧师、来宾乃至未来的婴儿,他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化募,然后美美地饱餐一顿。成人的婚礼,新郎、新娘均由男青年扮演,新婚双方朗诵优美动人的诗句,其间夹杂插科打诨,极富幽默感。最终男女双方以离婚而告终。 狂欢节在德国南部比较盛行,北部基督教教区对此并不热情,不过在北德沿海小城市达梅却以极具北方色彩的节日风情而引人注目。这里的狂欢节没有欢声雷动的狂欢景象,一切活动都是在安静、样和的气氛中进行的。在节日这一天,一个狂人打着灯为-队伍开道,紧随其后的是骑兵队、狗熊、蒙面巨人、仙鹤及“王子”乘坐的狂人船。-队伍平静地穿过街巷,毫无狂欢景象。 作为德国惟一的少数民族,索布族人也过狂欢节,他们称狂欢节为“托普斯特”。在节日期间,男女青年乔装打扮,走街穿巷,祈求布施。他们把化募所得或美餐一顿,或作为春日的郊游之资。
  
    在德国狂欢节的这两三个月中,一些民间传统节日也包含在其间,它们与狂欢节交织在一起,成为狂欢节重要的活动内容。如慕尼黑的箍桶匠舞节。1463年,慕尼黑瘟疫横行,一位年轻的箍桶匠用自己的胆量和舞蹈唤起市民的生活勇气,从而战胜瘟疫,迎来新生活。为了纪念这位箍桶匠而设立了节日。如今,这一节日已成为狂欢节期间一次重要的有历史性意义的活动。每逢狂欢节到来前,在慕尼黑都要举行盛况空前的、持续一个月的箍桶匠舞节的庆祝活动。20个制桶青工身穿具有民族特色的工作服,在慕尼黑玛丽广场编队起舞。再如,德国南部城市齐格玛林根市的“抬杆婚礼节”也是狂欢节期间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新婚伴侣坐在一根长杆上,由小伙子抬着绕市政大楼前的井台一圈,他们坐在颤悠悠的长杆上向众人散发喜糖,以庆新喜。这一活动深深吸引着一些庆贺金婚、银婚的老夫妇,他们也纷纷坐上长杆,唱着“祝你生活愉快”的歌曲,庆祝他们长达数十年的美满婚姻。



Chanell 发表于 2012-2-19 19:14

狂欢一气{:5_379:}

april811 发表于 2012-2-19 21:42

Venice carnival 2012













nuno 发表于 2012-2-19 22:04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狂欢节了,呵呵

墨丽伊人 发表于 2012-2-19 22:08

狂欢节快乐{:4_301:}

babypig 发表于 2012-2-20 01:36

好多图片啊!!!
辛苦了!

香约如梦 发表于 2012-2-20 07:38

玫瑰星期一{:3_246:}

bzlonglive 发表于 2012-2-20 11:03

{:5_335:}{:5_335:}欢度狂欢节!

yaolaili2000 发表于 2012-2-20 11:57

糖果!!{:5_318:}

Cino 发表于 2012-2-20 12:00

祝大家情绪高涨!

浮云:$ 发表于 2012-2-20 12:13

欢度狂欢节!{:5_379:}

美丽的心情~ 发表于 2012-2-20 17:17

狂欢狂欢{:4_308:}

Chanell 发表于 2012-2-20 18:42

苏格兰的威士忌 发表于 2012-2-20 20:53


一路狂欢, 一路欢歌 {:5_379:}

墨丽伊人 发表于 2012-2-20 20:58

狂歌欢语 {:5_379:}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1:37



狂欢节怎成了“性”的狂欢






http://comment.dbw.cn   2012-02-20 11:29:14


  国际在线专稿:据《今日日本》报道,拥有600万人口的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市即将迎来一年一度最热闹的狂欢节活动。市政府将在狂欢节期间向民众免费发放300万只避孕套。报道称,市卫生官员表示此举是为了预防艾滋病及其他性病的传播。官员将会为大跳桑巴舞的演员和观看狂欢游行的群众分发避孕套。此外,他们还印制了16万份传单,来介绍性病预防的知识来源:02月18日国际在线。

  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狂欢节之一,好多人都听说过。曾经仰慕,曾经心驰神往。一种异域的狂欢,一种异域的风情,多少都会给人带来留恋和美好的想象。但这种美好的遐想,却被这条新闻给懵了。原来狂欢是“做爱”啊,几乎是里约热内卢“全城做爱”。热情奔放的桑巴舞,动感诗意的桑巴舞,原来是淫荡的诱惑。有个善意的忠告:在这个狂欢节期间,凡是要出国到这个地方的中国人,都回避一下。应该回避的,被“诱惑”了很麻烦。

  消息称:狂欢节期间政府免费发放300万只避孕套,对象是桑巴舞演员和观众。做一个推断:魅力无穷的桑巴舞女演员,是巴西里约热内卢政府向世界发放的“妓女”名片,是吸引世界各地嫖客的有力举措。要不然,干嘛给桑巴舞女发避孕套呢?估计全世界都信了,毕竟全球“二逼”是很少的一部分人。政府给力桑巴舞女卖身挣钱,难道有“提成”?想一想也是应该的,毕竟政府给她们提供了一个国际化的性交易平台。把一个民族风情节,把一个世界知名的狂欢节,办成今天的“做爱节”,办成今天的“卖淫节”。这样的政府也可以著名于世界了,一个政府居然指望着女舞蹈演员去“大赚一把”,难能可贵。这是对巴西女性的侮辱吗?还是里约热内卢政府自取其辱呢?

  一个地区和国家的文明程度,应该是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标榜的首选。巴西的文明标志是什么呢?笔者孤陋寡闻,只知道巴西的桑巴舞是很著名的,但是今日却被污点了。郁闷的思考一下,人类的文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男人穿上一片树叶,女人穿上三片树叶,把人类的羞处遮起来,应该是“文明”的开始吧。知道了“羞耻”,才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因为动物是不知道羞耻的。类比一下,今年的狂欢节上,巴西政府的“疯狂”行为,无疑是把所有巴西女人的内裤扒下。估计所谓的巴西“文明”,也早已在 “可观的经济收入”背后,无影无踪了。

  最后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地警察、狱警和消防队员曾于当地时间2月10日举行大罢工,里约警察的这一举动也为今年的狂欢节活动带来很多安全隐患。是啊,狂欢节里,大家都可以大赚一把,一身臭汗的警察能得到什么呢?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1:39

  








2月18日,人们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伊帕内马海滩参加狂欢节游行。当日,里约热内卢著名的伊帕内马海滩上演狂欢节游行,数万名群众参加此次游行。狂欢节期间的伊帕内马大游行始于1965年,是每年狂欢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1:48



巴西狂欢节










是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它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举世无双,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在巴西各地的狂欢节中,尤以里约热内卢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易装癖”,这是历史的产物。巴西狂欢节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基本概况

  狂欢节在复活节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复活节是春分月巴西狂欢节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这一因素,导致了每年狂欢节的日期不确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欢节的活动从狂欢节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开始了,每天晚上进行,接连举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欢节上,每个人都不愿表现自我,而是想成全别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拥有女性的特征;而有的平时内向的女人则大跳狂热的舞蹈,尽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动作。狂欢节中常常出现“易装癖”,这是历史的产物。巴西狂欢节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在巴西的狂欢节中,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 在狂欢节的游行队伍里,不分贫穷和富有,不分尊贵或卑贱,从白天跳到黑夜,快乐可以传染,不满得以宣泄。狂欢节期间,数不清的罗曼史在发生,点亮人们平庸的日常生活。你有权期待浪漫,期待激情,你有权发泄不满,表达抗议,一切都那么爽,于是你笑了。环顾四周,载歌载舞的游行队伍中,桑巴舞小姐多么美,阳光多么好,开心最重要。里约热内卢每年的狂欢王、狂欢后及狂欢公主都是经过评选产生的。他们都是在各种桑巴舞表演中担任过领舞的桑巴能手,狂欢王的体重还必须在130公斤以上。

  规模盛大的桑巴舞游行中,一辆辆车身长达10米的彩车打头阵,车上装着高音喇叭,车顶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聋的欢乐鼓点,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高高在上,扭动腰肢,跳着欢快的桑巴舞。成千上万的人簇拥在彩车前后,一边和歌手一起歌唱,一边随着节奏跳着桑巴舞。

  由于沿途不断有人加入,游行队伍越来越长。人们极尽想象,把自己打扮得千奇百怪,以吸引路人的眼光,参加游行的人有年过花甲的老人,有坐在父亲肩头的儿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都在唱,个个都在跳。烈日炎炎,气温高达32摄氏度,虽然人人脸上都淌着汗水,但个个脸上都挂着笑容。

  大家都奇装异服,要引人注目,只有走极端。电视女演员安吉拉·比兹玛克在身体上涂满了巴西国旗的颜色,赤裸全身,随着游行队伍尽情欢跳,警察实在看不过眼,一定要她穿上点什么,否则就以"侮辱国旗"为由拘禁她。但是在电视采访中,安吉拉辩驳说:"这是表达对国家的尊敬。"

  里约热内卢的海滩,随处可见上身赤裸的女性,以致于游客也开始脱衣服。而在游行的桑巴舞彩车上,桑巴舞模特或赤裸上身,或只穿比基尼,在车顶忘情欢跳。
巴西狂欢节  游行是表达政见的好机会,尽管此届狂欢节的主题极力弘扬爱国主义,但是,还是有彩车被装点上了土著印地安人、拿枪的葡萄牙"入侵者",以及运奴船,以抗议殖民历史,还有人举起牌子,抗议1964年至1985年巴西军政府的专制统治。

  但并不是什么都可以的,全身赤裸、诋毁宗教被普遍认为不合适,这些行为,一般会遭到警察的立即制止。
  狂欢节中,警察是惟一笑不起来的人。狂欢节的头两天,交通流量大增,许多内地人开车前往里约热内卢等海滨城市旅游观光,圣保罗等大城市的人们又纷纷开车前往内地探亲度假。巴西全国发生车祸1065起,造成72人死亡,551人受伤。大部分交通事故发生在白天和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多数车祸原因是司机酒后驾车和超速行驶。

  在游行队伍气氛处于高潮时,毒品交易比平时高出一倍。狂欢节期间,大量的风流韵事发生,巴西警察毫不忌讳地提醒人们注意预防艾滋病。此次巴西狂欢节吸引的游客创下了历史纪录,仅里约热内卢一地,就有31万多名游客。国家旅游局的官员恩伯塔估计,仅4天假期,巴西咖啡商做成了12亿美元的生意。出租车生意出奇地好。热心的组织者为了让游人尽兴,特地为外地游客开设了跳桑巴舞的速成班,好让他们也能边舞边乐,体会桑巴风情。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1:52








巴西狂欢节发展历史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游行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曾设计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师奥斯卡·涅梅耶尔亲自设计,6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就有了固定的场所。




活动内容

Rio桑巴舞学校的彩车上的舞蹈者  在中,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的狂欢节独具特色。由于巴伊亚人不愿将狂欢节市场化,所以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乐方面,巴伊亚是全国最发达和最重要的地区,这里到处充满了音乐和舞蹈,它是巴西传统和狂欢节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09年,阿根廷、委内瑞拉正式向国人开放旅游。至此,包括巴西、智利、乌拉圭在内,国人可以畅游南美五国。最热辣的狂欢节、最原始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最壮美的伊瓜苏大瀑布、最有动感的活冰川、落差最高的天使瀑布、最神秘的复活节岛“莫埃”石像……南美,这片地球南端壮美、原始、野性的大陆,终将会成为国人游走的热土。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1:59

本帖最后由 金叶子 于 2012-2-20 21:01 编辑


巴西各地狂欢节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桑巴舞表演比赛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桑巴舞表演比赛  狂欢节是巴西最大的节日,但最负盛名的当属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该市狂欢节以其参加桑巴舞大赛演员人数之多,服装之华丽,持续时间之长,场面之壮观堪称世界之最。

  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开幕当天,里约热内卢市市长在市长官邸,亲手将城门的金钥匙交给被称作“莫莫王”的“狂欢节国王”,象征着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正式开始。自此,在长达一周的狂欢节中,整个里约热内卢城都要由“狂欢节国王”“统治”,全体市民将按照自己的方式尽情狂欢。

  “莫莫王”并不会真正坐到市长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在全城沸腾、全民狂欢的节日期间,“莫莫王”只要好好带领大家尽情跳舞、尽情享乐就算是出色完成了市长使命。“莫莫王”一般在狂欢节开幕前两个月由市民选出,同时产生的还有一名“狂欢节王后”和两名“狂欢节公主”。他们将作为里约热内卢桑巴舞队的领袖参加狂欢节的彩排和正式演出,工作非常辛苦,但是拥有无限荣誉。

  交钥匙仪式之前,“莫莫王”还与化装成巴西皇室成员的演员在街上进行马车巡游。这个别出心裁的仪式既是为了纪念巴西第一位君主——佩德罗一世抵达巴西200周年,也是为了增加狂欢节的喜庆气氛。同时,为了让更多市民和游客分享狂欢节开幕的喜悦。




Rio桑巴舞学校的彩车上的舞蹈者


  桑巴舞大赛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项重大活动。赛场占地8.5万平方米,两侧是看台,中间是桑巴舞队伍行进的通道。每年狂欢节期间,要在这个赛场举行5场桑巴舞活动,其中以第三天和第四天的活动最为精彩。在这两天中,全市名列前茅的14个桑巴舞学校要在这里一决雌雄,评出当年的名次,名列前五名的还要再进行一场表演。

  每个桑巴舞学校上场参赛的人数为3800至4000人,分成32个方队,方队之间还设有8辆彩车。参赛内容和配唱歌曲都要有故事情节,全队服饰都要根据表演情节设计。每年各校编排的故事情节内容极其丰富,有表现印第安人历史的,有表现巴西足球的,有表现人们现实生活的。

  狂欢节不仅给巴西人带来了欢乐,并吸引了众多游客,促进了旅游业,刺激了经济,已成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年比一年更热闹。桑巴舞、狂欢节同足球一样,已成为巴西的象征。



萨尔瓦多狂欢节

  在巴西的狂欢节中,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的狂欢节独具特色。由于巴伊亚人不愿将狂欢节市场化,所以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乐方面,巴伊亚是巴西国最发达和最重要的地区,这里到处充满了音乐和舞蹈,它是巴西传统和狂欢节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06








巴西亚马孙丛林里的狂欢节


亚马孙丛林里的狂欢节目击者“博伊蹦巴”  帕林廷斯是亚马孙河边一个人口只有9万的巴西小城市,每年总有那么几天,会有相当于当地人口数目的各国游客为它心动不已,甚至提前1年预订这里的旅馆,因为这里具有浓烈亚马孙风情的狂欢节——博伊蹦巴。



亚马孙丛林里的狂欢节目击者“博伊蹦巴”


  在当地土语中,“博伊”是“牛”的意思,博伊蹦巴就是“牛之祭”。博伊蹦巴最早是在马瑙斯地区橡胶业繁荣的年代由西欧移民带入巴西的,后来加入了原住民族文化因素,并结合了亚马孙流域的诸多传说,逐渐发展成为如今吸引着世界各国游客纷至沓来的狂欢节。狂欢时间一般是6月最后一个周末的3天。

  巴西亚马孙州旅游局官员泰奥?克雷亚介绍说,博伊蹦巴拥有一个脉络完整的民间传说:在17世纪的一个农场里,一头人见人爱的牛被放牛的黑人奴隶弗朗西斯科大爹偷着杀了,因为他怀孕的妻子卡迪蕾娜想吃牛舌头。庄园主把大爹抓来审问,后者坦白了事情的经过。这是一场滑稽、幽默并且充满戏谑的对话。庄园主暴跳如雷,放牛人洋相百出,观众惋惜而无奈,紧张的气氛笼罩全场。正当观众为放牛人的命运担心的时候,在巫师们的强力祈祷下,被杀的牛竟然死而复生,于是全场一片欢腾,人们皆大欢喜,载歌载舞。

  类似于博伊蹦巴的狂欢节在巴西许多地方都存在,但以帕林廷斯的最为著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它融入了许多印第安特色,另一方面也因为帕林廷斯的博伊蹦巴已经演变成了歌舞竞技比赛。在3天时间里,包括游客在内的所有参与者分成红蓝两组,整个城镇都被染成红蓝两色,一草一木都被卷入兴奋甚至疯狂的漩涡中。

  额头上带着星星标志的黑牛叫做卡普里首索,代表蓝队。额头上带着心型标志的白牛叫做卡朗奇多,代表红队。两队的舞台布景和演员服饰的制作都十分讲究,各自组建了协会进行研究,力争每年都能够让人耳目一新。每天晚上,红蓝两队分成上下两个半场,在帕林廷斯特意为博伊蹦巴修建的竞技场斗舞。双方的支持者泾渭分明,各自占据竞技场的一半看台,在本队表演的时候随着乐队敲出的节奏舞动。

  当地居民卡尔曼说狂欢节是当地人每年最为期盼的日子,在这3天里,大家把各种烦心事抛诸脑后,一心一意跟着节奏舞动,在竞技场里跳得不过瘾,还可以到大街上跳,直到累得再也跳不动为止。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15



节日起源


戴熊猫头盔巴西儿童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巴伊亚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游行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曾设计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师奥斯卡·涅梅耶尔亲自设计,6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就有了固定的场所。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21







活动内容

  在巴西的狂欢节中,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市的狂欢节独具特色。由于巴伊亚人不愿将狂欢节市场化,所以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乐方面,巴伊亚是巴西国最发达和最重要的地区,这里到处充满了音乐和舞蹈,它是巴西传统和狂欢节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2008年,阿根廷、委内瑞拉正式向国人开放旅游。至此,包括巴西、智利、乌拉圭在内,国人可以畅游南美五国。最热辣的狂欢节、最原始的亚马孙热带雨林、最壮美的伊瓜苏大瀑布、最有动感的活冰川、落差最高的天使瀑布、最神秘的复活节岛“莫埃”石像……南美,这片地球南端壮美、原始、野性的大陆,终将会成为国人游走的热土。

  巴西狂欢节每年2月中、下旬举行,桑巴舞是狂欢节上的主旋律。最著名的要数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每年都吸引全世界将近10万观众前往观看。

  狂欢节上,你尽可放下矜持,随同狂欢队伍热舞。此外,“易装癖”也是狂欢节上的一大特色,男人们穿着极暴露的女人服装跳着热辣、激情的舞蹈,女人们则穿着男装,学着男人的粗犷……人们忘却自己,尽情释放。




  在巴西最大的海港城市里约热内卢,海滨分外迷人,这里是欧美旅游者的度假天堂。最著名的要数长达8公里的科帕卡巴纳海滩,海滩上建有数十个风情各异的小酒吧,不管是坐在酒吧里悠闲地品一杯烈酒,还是躺在松软的海滩上晒太阳,都会是一种享受。



上山下乡 发表于 2012-2-20 22:23

节日快乐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28

本帖最后由 金叶子 于 2012-2-20 21:29 编辑



相关信息

 





  巴西狂欢节上的中国文化魅力

  2010年2月14日,一串串烟火腾空而已,在夜幕中绽放出耀眼的火花。一阵阵激越的鼓声敲了起来,回荡在灯光明亮的狂欢节游行大道上。看台上的观众站起身来,挥舞着双手,扭动着身躯,痴迷般地唱起桑巴歌,跳起桑巴舞。凌晨5点,巴西南部州府城市阿雷格里港狂欢节游行表演持续了6个多小时后,终于迎来了期待已久的雷斯廷加桑巴舞团。雷斯廷加是这个城市南区的著名桑巴舞团,多次获得狂欢节游行表演的桂冠。他们以“中国”为主题,用中国文化元素来表现巴西桑巴魅力,为巴西狂欢节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果然,雷斯廷加一出场,就显示出不凡气势。十几名前导队员,个个银装素裹,肩披黑白两色长羽,在行进中不断地变幻队形,向观众展示的是中国“阴阳八卦”的古老理念。

  紧随其后的是一辆“金羽天鹅”彩车。“天鹅”是雷斯廷加桑巴舞团的标志,在5米多高的金光灿灿的天鹅前,一位来自中国浙江金华婺剧团的演员站在半圆平台上,手持金棍,迈着稳健步法,在转身扭头之间,变幻出不同色彩的脸谱,向巴西观众展示中国戏剧的变脸艺术。中国驻巴西大使馆文化参赞舒建平告诉记者,今年浙江金华婺剧团应邀派出演出队加盟雷斯廷加的狂欢节表演,他们带来了变脸和舞龙,为巴西狂欢节游行表演添兴助威。

  在雷斯廷加的游行队伍中有五台大型彩车,分别表现“中国故宫”,“万里长城”,“郑和宝船”,“佛教寺庙”和“东方明珠”。故宫城楼,金碧辉煌;郑和下西洋的龙船,气势恢宏;霓虹灯装饰的上海电视塔美轮美奂。长城彩车上还有4个大型秦俑,40名手摇红扇的巴西桑巴女站在“长城”上载歌载舞。

  游行之前,我们参观了雷斯廷加桑巴舞团的彩车作坊。工人正在为5台彩车做喷漆、贴裱装饰布以及调试灯光的最后准备。彩车艺术是衡量桑巴舞团表演实力的指标之一。彩车的制作要有艺术创新,要有出奇之招。每支桑巴舞团的彩车制作都严格保密,直到彩车走上狂欢节表演大道,人们才能目睹其尊容。雷斯廷加桑巴舞团负责人罗伯松向中国驻巴西大使邱小琪介绍说,为了表现“中国”这个主题,去年他们派出主创人员到中国参观考察,了解中国文化,激发艺术创作灵感。从2009年9月起,就开始了彩车的设计和制作。伴随着彩车徐徐行进的雷斯廷加桑巴舞团游行方阵共有1800名表演者,他们个个身穿各式华丽服饰,头戴五彩装饰头冠,他们高唱着主题歌“自从盘古开天地……带我走上通往中国的道路”,浩浩荡荡一路走来。今年雷斯廷加桑巴舞团在服饰和头冠上大量采用中国文化元素,如中国古装的宽大水袖、高挑领口、元宝帽和彩色绣边以及中国“飞龙”“熊猫”等图案,令人耳目一新。最后是浙江金华婺剧团的舞龙队开过来了。9名中国男演员挥舞起的长龙,时而昂首呼啸,时而腾越翻滚,洋溢着喜庆、欢乐和活力。长龙走到那儿,那儿的观众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当雷斯廷加桑巴舞团走完了全程,已是东方拂晓,天色微明。持续了一个夜晚的游行表演结束后,许多观众依然没有倦意,他们看到中国记者在场,兴奋地高喊:“雷斯廷加,棒极了!雷斯廷加,冠军了!”

  阿雷格里港市长若泽·富戈萨也在看台包厢里对本报记者说,“中国”一词现在成为世界流行语,“在阿雷格里港狂欢节游行中,有中国艺术加盟表演,我们感到很自豪”。他还告诉记者,阿雷格里港是上海世博会推介的样板城市之一。从巴西狂欢节到上海世博会,巴西和中国的关系真是越来越密切了。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32









古巴圣地亚哥狂欢节

每年7月至8月,古巴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狂欢节活动。当地人说,这个节日和一段历史有关。1953年,卡斯特罗趁狂欢节敌人守卫松懈之机,率领100多名青年攻打圣地亚哥的蒙卡达兵营。从此,点燃了古巴革命的星星之火。在此期间,城市内的一条主要街道完全成为狂欢节的场地。街道两旁全被各种摊位占满,其中最多的是啤酒摊,其次就是食品摊。喝啤酒是参加狂欢节人们的“必修课”。有酒就要有肉,“烤全猪”是狂欢节上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狂欢节政府放5天假,狂欢节除了“吃”和“玩”的部分,狂热的舞蹈和音乐每天晚上9时后才开始,最热闹的则是最后几天举行的包括彩车游行、彻夜狂欢等活动。


古巴哈瓦那狂欢节

彩车游行拉开了哈瓦那狂欢节的序幕,人们随着有节奏的音乐跳起了古巴黑人舞蹈。游行结束以后,真正的庆典活动开始了,大家跳起了街舞,每个人都是主角,狂欢活动一直持续到凌晨。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34




意大利威尼斯狂欢节

2月的威尼斯还是冬天,少许有些寒意,但蓝天碧水,晴空万里,完全没有阴霾的感觉。与往日船声灯影里安静的威尼斯不同,这些日子,远远就能听到人们哒哒的脚步声和愉悦的笑声。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人们此时都脚步匆匆,奔向同一个目的地——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一年一度的“水城”狂欢节正在那里达到高潮。
威尼斯狂欢节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狂欢节之一。欧洲的狂欢节据说都起源于古代的神农节。每年的冬去春来之际,人们自动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庆新的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而威尼斯狂欢节的起源则还有一说:公元12世纪,古老的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日渐强盛。1162年的初春,它战胜附近的阿奎莱亚封建城邦国,称霸一方。为庆祝这一胜利,威尼斯人走上街头高歌欢舞,一连数日不休。从此,他们每年这个时候都举行欢庆活动。时到200多年后的1296年,这个尊崇天主教的城邦国根据宗教节日的安排,正式把一年一度的欢庆活动时间固定下来,即从2月初到3月初之间到来的四旬斋的前一天开始,延续大约两周时间。到18世纪,狂欢活动盛极一时,欧洲各国的王公大臣、绅士淑女都赶到威尼斯,观看精彩的室内音乐和戏剧演出,参与街头和广场上的民众狂欢。威尼斯遂赢得“狂欢节之”"的称号。19世纪之后,威尼斯共和国逐渐衰亡,狂欢节逐渐失去活力。直到近20年前,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威尼斯的狂欢活动重新恢复,威尼斯狂欢节得以重放光彩。






威尼斯狂欢节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的华丽服饰。这一传统可追述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富人变成了穷人,而穷人成了富人。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
在面具后面,年龄差异被消除,老人变年轻了,年轻人一下子老成持重起来。年轻人和小人物借助面具代表的权威把自己装扮成大人物。而老人极力将自己装扮得很年轻,甚至越无知越愚蠢越好,男人可以变成女人,女人也可以变成男人。
平时,威尼斯总是游人如织。威尼斯人好像已经习惯了这么多的游客在他们的城市里闲逛。他们的街道狭窄得似乎不能容纳得下这么多人。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还是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毫无疑问,狂欢节期间游人会成倍地增长,尤其在狂欢节的周末。
威尼斯狂欢节通常在每年冬天的最后几天或春天的头几天举行。这意味着寒冷的气温迫使你穿得厚重一些,以至影响你的行动。
一入威尼斯的水巷,一看满眼色彩斑斓的面具,大概没有谁不会被狂欢中的水城吸引。各色各样的面具是威尼斯狂欢节的一大特点,在中国人看来它们有点像京剧脸谱。满大街都是勾着脸的人在又唱又跳,好像上演大戏,这就是威尼斯狂欢节给记者的印象。威尼斯大街小巷有数不清的面具店,每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收集着时髦的斗篷,有的专卖高顶硬帽,还有的现场展示面具的制作工艺。“面具”可以简单到直接画在脸上,也可以经过复杂的程序,用纸浆、布料、瓷器、玻璃甚至塑料等等制成,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夸张、华丽、戏剧化,看得你眼花缭乱、不知身在何处。
前来参观狂欢节的人们穿小巷,过小桥,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圣·马可广场。这里成了面具与服饰的展示会,不少人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有的扮成17世纪的贵族,有的扮成电影中的角色。记者看到一位贵夫人打扮的女士,想上前探问她这身行头的来历,但她听不大懂意大利语,看来是位外国游客,专门到水城凑热闹的。
中午12时,偌大的圣·马可广场被上万名前来狂欢的人挤得水泄不通,身着古代服饰的仪仗队来到大公府门前,一些人装扮成古代威尼斯达官显贵登上主席台,圣·马可教堂的钟声齐鸣,主持人宣布威尼斯狂欢节正式开始,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时,位于广场中央一侧的100米高的钟楼上,世界女子击剑金牌得主、意大利击剑运动员弗里达扮成天使,银装素裹,挥动着翅膀,徐徐从天而降,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祝愿。
经过乔装打扮的人们在广场上漫步游逛,吸引着往来者的视线,让人们拍照留念。一位意大利妇女身着18世纪的服装,手中拿把扇子。她告诉记者,她是威尼斯本岛人,这套服装她已经用了好几年了,价格是2000欧元左右。这些人大部分都跟演员一样,根据不同的着装,进入不同的角色。在外人看来他们可是相当的神秘,一般都不开口讲话,你只能看到他们未被遮住的眼睛,连真实性别都难以分辨。这样娱己娱人的游戏要持续10多天,然后人们摘下面具,暴露原形,重新回归自我。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36




英国诺丁山狂欢节







诺丁山狂欢节是欧洲规模最大的街头文化艺术节,每年在英国伦敦西区诺丁山地区举行。诺丁山区的黑人居民多半不来自非洲,而来自加勒比海或拉美其他地区。正是诺丁山的移民文化孕育了诺丁山狂欢节。20世纪60年代,聚居在诺丁山地区的西印度群岛移民因思乡情重而举办狂欢节,当时不过只有一小群人穿着民族服装,敲着钢鼓在街上走一圈而已。几十年后,它发展成为规模盛大的多元文化节日和伦敦最炙手可热的旅游项目之一。

在世界各地的狂欢节中,诺丁山狂欢节的规模仅次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诺丁山狂欢节一向以浓郁的加勒比海情调著称。论服装和面具,诺丁山狂欢节如同一场奇异华丽的化妆舞会;论音乐,钢鼓乐队、卡里普索歌曲、索加音乐则是诺丁山狂欢节的灵魂。钢鼓的强烈节奏足以令心跳立即合着节拍提速;卡里普索歌曲每每根据最新时政和社会热点即兴改动歌词,惟有词曲幽默讽刺的本色不变。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39









德国科隆狂欢节


科隆狂欢节是德国最为热闹的狂欢节。仅次于巴西狂欢节,它的主角是小丑和狂人,他们怪诞的装扮、无所顾忌的举止令众人叫绝。
科隆万岁(KölleAlaaf),这是狂欢节每年使用的口号,准时在狂欢节开始时呼喊。其高潮是四斋节前星期一狂欢游行的愚人时刻。这时,人们高呼“科隆站起来”、“要糖”、“要花”。在这种热闹非凡的活动中,人们欢呼雀跃、尽情放纵,莱茵河两岸充满欢歌笑语。
剪领带是科隆狂欢节的特有风俗。在“女人狂欢夜”那天,德国姑娘们提着大剪刀在街上巡查,虎视眈眈,伺机而动,看着哪个男人不顺眼就是喀嚓一声。本地人熟知这一习俗,这一天都身着便装,稀里糊涂吃亏的多为外国人,尤其是科隆一带的机场到处都挂着剪断的领带。据说曾有一名中国男演员被几个手提剪子的德国女人追着跑了十几条街道!但也有不少男人故意买一些破的甚至纸做的领带上街去,领略与芳龄少女调情的滋味。






科隆狂欢节


到了“玫瑰星期一”(RoseMonday)的上午,代表狂欢节最高潮的大游行正式开始。人们三五成群喝着啤酒,拉着手风琴,穿着五彩的服装,戴着怪异的假面,在街上欢快地行走。路边的警察也一改往日的威严,任凭女孩子们在脸上划下五颜六色的唇印。在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中,有着上千个表演团队,每个方阵都有自己的乐队、花车和独具特色的服装,令人目不暇接。花车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模型,不少是当今各国领导人,布什、普金、萨达姆和拉登等往往被选为嘲讽对象。花车行进时,路边成千上万的观众高呼“给我糖”,大块的巧克力、糖果和无数鲜花便从花车上如同雨点一般落下来。孩子们胸前挂着一个大布口袋,扒在地上拼命地捡糖,大人们则一跃而起,从空中拦截大块巧克力。有的人干脆倒举一把伞或一顶帽子,不一会儿已是满载而归。这样的狂欢场面一直持续5个小时,平时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在这天终于也疯狂了。
有意思的是,科隆狂欢节游行路线的总长度是7公里,而参加游行的队伍长度是6.5公里。也就是说,从游行路线的起点到终点摆满了参加游行的人、车和马。虽然游行总时间是5小时,但观众为了强占好位置,往往是提前2、3个小时就已经抵达现场了。因此,在依旧春寒料峭的2月份,露天站7、8个小时观看狂欢节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很多人在游行结束后还不马上散去,而是要参加露天狂欢舞会、酒吧里“泡吧”跳舞或是混挤在人群中在街上徜徉,直至半夜。
次日午夜,也就是星期二的午夜,狂欢节接近尾声。人们摘下悬挂在饭馆和酒肆门上的代表狂欢节的扎制人物,将其焚烧,由此宣告进入“圣灰星期三”,宣告狂欢节的彻底结束。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46








]德国锡格马林根狂欢节

2月举行,在德国,除了圣诞节以外,最大的节日恐怕要数狂欢节了。18世纪末,法国军队占领了德国后,当地的狂欢节有了新的意义,它成为平民百姓反抗军事压迫的一种出气的方式和机会。人们嘲讽所有穿军装的人,并且组织起游行队伍来,参加游行的人一个个穿着奇特的制服,手持木制的长枪,进行武装训练,人们故意在跳舞的时候装疯卖傻,做些令人捧腹的滑稽动作。







德国杜赛尔多夫狂欢节

德国的杜塞尔多夫狂欢节是欧洲参加人数最多和最热闹的狂欢节之一。数千人的游行队伍和上百万的参观者共享着美味的啤酒和欢乐的氛围,大家叫着、笑着、闹着、舞着,如果不堪忍受室外的寒冷,也可以到酒吧去肆意狂欢。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2:49



比利时班什狂欢节

班什位于比利时中部的海诺省,离首都布鲁塞尔约56公里。每年2月举行的狂欢节,吸引着周边法国、德国和荷兰人前来助兴。节日的寓意与中国的春节颇为相同:辞旧迎新春。滑稽小丑“日乐”是狂欢节游行的主角,他们脚蹬4寸厚的木跟鞋,身穿红黄相间的紧身服,头顶一米长的彩色鸵鸟羽毛,在铿锵明快的鼓乐中,踩出比利时民间热烈欢快的舞步。比利时国王阿尔伯特二世和王后宝拉亲临班什新千年的狂欢节,此举第二天曾成为比利时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






班什狂欢节

出于传统,狂欢节这天,班什所有店铺的饮料和啤酒全部免费供应。所有的人在这里没有国籍肤色之分,只有狂欢、纵情和喜悦。抛橘子是狂欢节的高潮,小丑们人手一只竹篮,把金黄色的橘子撒向欢呼雀跃的人群,橘子象征着吉祥,接到橘子的人据说会好运连连。“祝你好运”的问候声,夹杂着人们的笑声和尖叫,把一向静谧的班什老城闹翻了天。
2003年11月班什狂欢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欧洲四项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的一项,另外三项分别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木偶戏,立陶宛的十字形民间工艺和西班牙的神秘剧。



zhoujianxiao 发表于 2012-2-20 22:49

我发了好多巧克力,好多小孩来啊{:5_355:}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3:01







  
法国尼斯狂欢节







为了既尊重传统又跟上时代,自20世纪50年代起,








每届尼斯狂欢节都确定一个主题,马戏、小丑、美食、欢笑、疯狂、爱情、20世纪、新千年、欧洲等概念都为狂欢节提供过灵感,并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舞台。









狂欢节是尼斯冬季的亮点,也是城市投资的重点。









花车穿插彩车一起游行、花车上美丽的姑娘不断向游人投掷鲜花是尼斯狂欢节一大特色,仅为鲜花埋单就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因海滩和阳光而夏日爆满的尼斯在旅游淡季也不乏热闹。











近日,2012年法国尼斯狂欢节盛大举行。据悉,为配合今年举办的伦敦奥运,第128届尼斯狂欢节主题为“运动之王”。图为各色花车巡游。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3:14



西班牙大加那利岛狂欢节







大加那利岛狂欢节 - 特色

加那利群岛上的狂欢节
群众的参与和评选“王后”是西班牙大加那利岛拉斯帕尔马斯狂欢节的两大特色。人们提前几个月就热火朝天地挑选起理想的“王后”人选,到了2月份,狂欢节正式开始,所有的人都融入欢乐的海洋,大家在国内外乐队的伴奏下,跳起了萨尔萨舞和梅伦盖舞。


大加那利岛狂欢节 - 夜晚景象

狂欢节的傍晚,大加那利街头巷尾,满是白衣白帽的人流。据说,南美的气候让那些加那利远渡重洋的游子们皮肤黝黑,还乡时,总要将自己打扮得粉白些,掩饰在外的辛苦。某年狂欢节,恰好有一条货船停在港口,船上运载的面粉因为某种没人记得的缘故变质,无法食用。货主不知道怎么处置这些面粉,狂欢的百姓却发现用面粉扑面是增白的妙方。扑着,扑着,狂欢的情绪愈发高涨,原本自我的化妆成为相互对撒,一个奇特的狂欢节习俗就此诞生。

狂欢节的前夜,走在街道上,到处都让人感觉一种即将爆发的疯狂。入住的酒店离开市中心不远,穿过一座座小型的街心花园,步行着就到了著名的西班牙广场。晚饭在广场边一间叫大西洋城(Atlantico)的老饭店,典型的西班牙建筑,有上百年历史。老房子分两层,屋梁是巨大的方木。楼上一层为装饰,不坐客人,几个半圆拱俯瞰下面桌上觥筹交错。正吃得兴高采烈,屋子里忽然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鼓点,又戛然而止。抬头,一对衣饰极其鲜艳的乐队已经将我们团团环绕在中间,女乐手满面浓妆,帅哥却戴着遮住半张脸的面具,每个人都顶着冲天的花色羽毛。鼓点再起,震耳欲聋,美女们踏着节奏载歌载舞,却是一支去往狂欢节的乐队随兴进门表演。一场小型狂欢在几分钟就达到高潮。







大加那利岛狂欢节 - 选美


狂欢节总需要选美。花魁的选举在节前紧锣密鼓,但女王的最后决定只在花车游行前一天才正式宣布。特内里费的狂欢游行是各种公司和民间组织展示自己的财力和创造力的时候,几乎可以用不惜血本来形容装饰的讲究和豪华。当美女搭乘的花车转过街角时,整个场面近乎沸腾。花车自然是极度绚丽,美女们更是花枝招展,兴奋却又优雅地挥动着手。游行的最终目的地在西班牙广场。我们到达时,这里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戴面具的、不戴面具的,所有人都忘记自己曾经是谁,只让自己完完整整地将为生计绷得太紧的神经彻底放松,沉浸在一个盛装的快乐世界。酒吧是惟一开业的地方,吧台的帅哥美女忙得不亦乐乎,一瓶瓶烈性饮料转眼瓶底朝天。酒吧的酒不够满足年轻人的放纵,他们自己用大饮料桶装了烈酒,一路仰头灌着,一路纵声笑着,极度疯狂。时间在此刻已经失去了意义。


大加那利岛狂欢节 - 大加那利岛


大加那利是与已故台湾女作家三毛和她的西班牙丈夫荷西分不开的。特内里费岛是加那利群岛七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而特内里费岛因拥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拉拉古纳城及其盛大的狂欢节而成为加那利群岛众多岛屿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加那利(Grand Canary)岛上有一处终年绿树成荫的世外桃源。这里是一道山谷,谷底山溪四季长流,两侧山壁上有许多风化形成的岩洞,岛上最早的土著就曾在这些洞中生息。有了电线和网络的今天,山洞成了雅皮士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冬暖夏凉的岩洞除了住家外,也有了酒吧和俱乐部。我们的车停在Barranco de Guayadeque时,山谷里正蒸起一层雨雾。

用三毛的话说,大加那利是个很商业化的地方。因为舒服的气候,无数欧洲人在冬季来这里度假和购物,这里早已是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城市。三毛不喜欢游客们热爱的繁华,却又因为这里最接近她热爱的撒哈拉而定居在这里。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3:20




意大利尼扎狂欢节

意大利尼扎狂欢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94年,是欧洲最古老的狂欢节,从1月底到2月中旬,其间,无论你何时来此,这里都是色彩、鲜花、焰火、戏剧和音乐的海洋。当地居民在成为滑冰道的里多运河上尽情享受滑冰的乐趣。每年2月,渥太华的“冬季狂欢节”就在这里举行。
加拿大渥太华冬季狂欢节





渥太华冬季狂欢节

加拿大许多地方每年都要举办冬季狂欢节。狂欢节从每年2月的第一个周末开始,持续两周。狂欢节期间,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所有活动都围绕冰雪题材展开。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和魁北克省首府魁北克城举办的冬季狂欢节规模最大,形式和内容也最具特色。
渥太华冬季狂欢节于1979年开始正式举办,其宗旨是让人们在漫长的冬季尽量外出活动,与人交流,从而丰富人们的冬季生活,培育冰雪文化,吸引更多外来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0 23:26







新奥尔良“肥美的星期二”


如果你觉得杜塞尔多夫狂欢节还不过瘾的话,可以到新奥尔良去欢度“肥美的星期二”,这是新奥尔良狂欢节中最热闹的一天。狂欢节“国王”们率领着两支主要的游行队伍走街串巷,你若想参加场持续一整天的大狂欢,就必须化妆,若能结识当地的朋友,让他们帮你设计个最有地区特色的装束的话,你就可以参加只有当地人才能参与的庆典活动,如果你的朋友能带你去,那么奥尔良的狂欢节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的。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2-2-21 00:18



笑红尘 发表于 2012-2-21 17:08



狂欢节快乐

香约如梦 发表于 2012-2-21 18:19

xiaomianbao 发表于 2012-2-21 19:27

狂欢节快乐!

美丽的心情~ 发表于 2012-2-21 20:23





狂欢节快乐!

Chanell 发表于 2012-2-21 21:56

KölleAlaaf{:7_451:}

墨丽伊人 发表于 2012-2-21 23:29

兔窝储蓄银行 发表于 2012-2-21 23:39






  新华网德国科隆2月20日电(记者郭洋郭新宇)德国城市科隆20日迎来狂欢节最高潮“玫瑰星期一”大游行。当天,上百万身着奇装异服的人们涌上街头,其中一些中国元素引人注目。
  无论是小鸡、恐龙、长颈鹿,还是香蕉、草莓、大橙子,抑或电脑、超人和女巫,德国人装扮自己时尽情地发挥着想象力,有些人穿上了中国唐装以及云南少数民族服装,脸上还写上了汉字“福”……
  科隆旅游局公布数据显示,当天参与游行者达到1.23万人,观众约为150万人,远远超过科隆约100万的总人口。
  整个游行路程长达7公里,游行队伍“绵延”6.7公里,游行活动从上午10时30分开始,直至暮色降临才彻底结束。站在同一地点看完所有56队人马组成的花车车队,大概需要4个小时。尽管室外温度接近零摄氏度,但人们的热情依旧不减,大声呼喊“万岁”或“糖果”,等待游行队伍中抛来的巧克力、鲜花等“小礼品”。据悉,活动举办方为这场游行总共准备了300吨糖果,超过30万份鲜花以及玩具熊等纪念品。
  游行队伍中,在花车上往下抛撒鲜花、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中国公主”甚是惹眼。自2009年起,中国方面都会派出一位“中国公主”参加科隆狂欢节,以展示中国服饰,促进文化交流。
  另外,今年狂欢节“玫瑰星期一”大游行开始前,科隆市政厅的舞台上出现了一群充满活力的中国年轻人。有扮成熊猫的中国武术表演者,也有提着红灯笼起舞的俏皮中国女孩,他们带来了来自北京的问候。原来,今年是科隆与北京缔结友好城市25周年。
  科隆市长罗特斯说:“我很高兴迎来我们的客人,到这里来展示的北京代表团非常棒。这对科隆和北京的伙伴关系是个很好的推介,而且带来了很多欢乐和关注。”
  科隆狂欢节是欧洲知名狂欢节之一,被德国人认为是一年四季之外的“第五季”。根据习俗,基督徒随后将进入复活节前的斋戒期。实际上,本季狂欢节早于去年11月11日11时11分启动,之后便是数百场演出、舞会等活动。
  2月16日,科隆迎来了女士“占领”市政厅、乱剪男士领带的“女人狂欢节”,掀起了本季狂欢节最后的疯狂。随着“玫瑰星期一”大游行的结束,狂欢节也将进入尾声。本季科隆狂欢节定于22日结束。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2 02:10



德狂欢节游行 政治题材花车受瞩目


【大纪元2012年02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余平德国报导)德国玫瑰星期一大游行是每年狂欢节的高潮,传统上科隆、杜塞尔多夫、美因茨的游行都是最热闹的。而这些游行中最引入注目的是所谓的主题花车,这些都是与事实有关的内容。

今年的游行中,刚宣布退位的伍尔夫当仁不让地成为一个重点,他17号宣布辞职后,花车的组织者就开始紧张忙碌起来。两个月来关于伍尔夫的丑闻一个接一个,人们已经准备了几个题目。但是他终于“突然辞职”还是令人有些措手不及,人们急忙改换背景。

不过,对于建造花车的老手来说,这种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去年国防部长古藤贝格也是在狂欢节前辞职,当时也令这些人大忙了一场。


前总统伍尔夫被刻画成被打败的拳击手。(PATRIK STOLLARZ/AFP/Getty Images)




讽刺现任政府的花车,代表基民盟的默克尔强壮有力,后面跟着自民党,只剩下一具骷髅了。(PATRIK STOLLARZ/AFP/Getty Images)




德国玫瑰星期一(20日)大游行是每年狂欢节的高潮,这辆花车是科隆足球队的题材。(Dennis Grombkowski / Getty Images)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2 02:13





执政党自民党严重缩水,民调从从上台时的15%缩到现在不足3%。(Ralph Orlowski / Getty Images)







讽刺现任政府不平衡比例的花车,由于自民党民调现在不足3%,和其刚执政时的15%有天壤之别。花车上强大的基民盟代表默克尔牵着蜕变成哈巴狗的自民党代表吕斯勒。(Dennis Grombkowski / Getty Images)







前德国总统伍尔夫在西服里越变越小,最后退化成了婴儿,而手机和钞票从他口袋里纷纷掉出来。(Dennis Grombkowski / Getty Images)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2 02:15






德国玫瑰星期一(20日)大游行是每年狂欢节的高潮,花车的题材都是与事实有关的内容,十分幽默逗趣。(Dennis Grombkowski / Getty Images)








德国玫瑰星期一(20日)大游行是每年狂欢节的高潮 (Ralph Orlowski / Getty Images)








德国玫瑰星期一(20日)大游行是每年狂欢节的高潮 (Ralph Orlowski / Getty Images)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2 02:19











德国玫瑰星期一(20日)大游行是每年狂欢节的高潮 (Ralph Orlowski / Getty Images)







德国玫瑰星期一(20日)大游行是每年狂欢节的高潮 (Dennis Grombkowski / Getty Images)







德国玫瑰星期一(20日)大游行是每年狂欢节的高潮,传统上科隆、杜塞尔多夫、美因茨的游行都是最热闹的。(Dennis Grombkowski / Getty Images)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2 02:21










默克尔被扮成芭蕾舞演员,她在“欧洲”的蓝色舞台上独舞,撑开的舞裙像一把伞,上面写着“拯救伞”。(PATRIK STOLLARZ/AFP/Getty Images)




lilysafari 发表于 2012-2-22 17:26



狂欢节快乐

Chanell 发表于 2012-2-22 21:15



狂欢节:抛掉所有的烦恼!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2 22:11


佤族狂欢节快乐被抹黑


      




佤族,热情朴实、粗犷豪放、能歌善舞。5月的佤族“抹你黑”狂欢节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象征。

  “抹你黑”是从佤语“moh nin hei”的音译。俗语是“就这样啦”,而真正的含义则是“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所期待的,坚持下去吧,坚持到永久永久”。相传佤族在远古用兽皮遮羞取暖的时候,笨重的兽皮时常会变成束缚他们生存和与自然做斗争的累赘,迫使他们不得不赤身裸体。但是北回归线上炙热的阳光和热带丛林的蚊虫又让他们无法忍受。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水牛在泥土里打滚,于是他们也学着水牛在身上涂满泥土来保护自己。久而久之,泥土能止痛、消肿、解毒等功效逐渐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领悟,泥土也就变成了佤族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依赖物,所以,“抹你黑”活动必然形成佤族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狂欢节上,人们不再羞涩,跳跃的舞步,香泥的飞溅,高声的狂呼,人们彻底释放。

  如今“抹你黑”狂欢节用的涂料已经演变成用天然植物“娘布洛”配制的涂料,娘布洛草就是佤族人传说中的不死草。涂料是当地特产黄泥、天然植物与“娘布洛”混合特制的香泥,有防晒、美容、护肤的功效。被涂抹后先是泥土色,干燥后变成黑色。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2 22:17







在“抹你黑”狂欢节上,谁最黑谁就是最美的。他们的传统观念认为:“抹在姑娘脸上,希望姑娘越来越漂亮;抹在老人的脸上,祝福老人长寿健康;抹在小孩脸上,希望小孩平安吉祥;抹在朋友脸上,期待友谊地久天长;抹黑满脸,代表开心永久、快乐永久;抹得越多,意味着幸福就越多。”

  狂欢指南

  地点:狂欢地点位于云南佤族司岗里,它与著名的沧源岩画相距不远。

  时间:5月2日~4日。狂欢节不需要购买门票,但狂欢节期间住宿会比较紧张。

  入乡随俗:被人抹了一脸黑,可不要着急洗脸,因为越黑越幸福哦。待活动结束时,可以用清泉彻底洗净。

  周边联游:沧源的自然美景也看点十足。佤族原生态部落翁丁村就是到沧源不能不游的地方。翁丁就如同阿佤山的缩影一般,记录着佤山的远古和现在。寨中的牛头、牛头桩、寨门、沙拉房、木鼓房、寨桩、民居等都是博物馆的内容。翁丁的每一处建筑、每一个景象都是历史,都在倾诉佤族人民的故事。此外,千年崖画、司岗里溶洞、千米国画长廊、广允缅寺、中缅边界等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也各具特色,颇具看点。

  佤族美食 吃“佤族美食”是人们到了临沧不可错过的项目,除了著名的鸡肉烂饭外,这里还有沧源牛干巴、佤族烤乳猪等临沧名小吃。当然,让人垂涎欲滴的佤族手抓饭、水煮或火烧江鱼等系列民族民间特色食品也不容错过。










交通方案:

  昆明—临沧飞机,再转临沧—沧源汽车

  乘坐上午MU5961或下午MU5963航班由昆明飞至临沧。之后在临沧乘坐直达沧源的班车前往沧源。临沧至沧源共222公里,全程柏油路,平常每天有7:00、8:00、9:30发往沧源的中巴车。

  昆明—沧源直达汽车,昆明—临沧—沧源汽车

  昆明直达沧源每日一班,共811公里,票价212元。昆明至临沧5713公里,每天直发白、夜各一班。始发站在昆明马街西部客运站。

  景洪—双江—沧源汽车

  在景洪参加“泼水节”后,乘坐每日一班的景洪直达沧源班车前往沧源。或乘坐景洪至大理班车在双江县下车,再从双江乘双江至沧源班车前往沧源,125公里,票价25元。

  大理—沧源汽车,大理—临沧—沧源汽车

  在大理参加“三月街”后,每日一班的大理下关直达沧源班车直达,共530公里,票价105元。或者乘坐每日一班的大理至景洪班车在双江县下车,再从双江乘双江至沧源班车前往沧源。

  昆明现在有5个客运站,去不同方向的客车分布在不同的客运站,分别为东部客运站、南部客运站、西部客运站、北部客运站及西北部客运站。




香约如梦 发表于 2012-2-23 16:21

Chanell 发表于 2012-2-23 16:48

本帖最后由 Chanell 于 2012-2-23 15:50 编辑


金叶子 发表于 2012-2-25 00:58

香约如梦 发表于 2012-2-25 13:54



Chanell 发表于 2012-2-26 16:03

Chanell 发表于 2012-2-26 16:04

Chanell 发表于 2012-2-26 16:0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欢 渡 狂 欢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