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greencity
发表于 2012-8-28 22:37
不知道50W说的是啥,但对楼主这段话太有感触了:“说得难听点,在德国这个地方,长着我们东亚人的面孔,就决定了我们永远是外国人。有些人以为中国万一乱了,然后就会很开心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留在德国,中国乱得越厉害,就越证明自己的英明。仔细想想这可能吗?我觉得中国万一乱了的话,在这里大部分的求学的工作的中国人在社会上地位更低。所以还是祈求中国更强大点好。”
fusion
发表于 2012-8-28 22:46
怎么好多50w帖子啊,都不知道回哪个了。
不过我觉得即使我找到国内50w的职位,操心度觉得比德国同类的复杂的多,我还是不回去了,反正中国少我一个无所谓的
山花烂漫时
发表于 2012-8-28 23:30
对,记住那句winner 说的话了!找电影来看看。 呵呵。。。说点题外话,因为有人在论坛问我国内薪资情况30W,50W的问题。我就回复人家说国内好的专业研究生毕业,工作7,8年拿个30W的大有人在。结果,很快就看到那个50W的帖,然后就看到你这个50W的帖。(*^__^*) 嘻嘻……始作俑者。。。也许是我多心了。。一笑而过~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2-8-28 23:51
"说得难听点,在德国这个地方,长着我们东亚人的面孔,就决定了我们永远是外国人。有些人以为中国万一乱了,然后就会很开心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留在德国,中国乱得越厉害,就越证明自己的英明。仔细想想这可能吗?我觉得中国万一乱了的话,在这里大部分的求学的工作的中国人在社会上地位更低。所以还是祈求中国更强大点好。"
这个说得特别好.
不用说这里不少中国留学生的工作多多少少都跟中国有关,就是看,这里绝大多数人的家庭,亲友都在国内,就真没必要对国内不好的地方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2-8-29 00:10
你在国内过的好不好, 基本是由你父母的实力决定的, 有父母给你买房买车, 那日子基本很滋润, 如果只靠自己, 压力肯定是很大的
杜思慕
发表于 2012-8-29 00:11
nkzyb 发表于 2012-8-28 19: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国内工作过3年,其中06年一年出差254天,一共整年就休息了20来天,52个星期算算也有100来天的周末,80多 ...
也在国内工作过几年,情况和你差不多。常年出差,敲诈的,碰瓷的,后来都怕了。
杜思慕
发表于 2012-8-29 00:15
似水流年-柏林 发表于 2012-8-28 1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说的太好了!我再补充一些,如果大家(特别是男生)有事业心和职业理想的话,还是建议及早回国。刚毕业 ...
"第一年德国4000欧,上海6000人民币,第五年德国6000欧,上海1.5万人民币,第十年德国8000欧,上海3万人民币。第十年你应该是经理级别,在公司里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和人脉关系了。第十年在德国你应该还是普通工程师,直到退休,十年的同事关系,人家也一直拿你当边缘人。"
这也能套公式?我还见过年薪15万,三年后年薪变成5万的呢。得看人品,别人不行不代表你不行,别人行不代表你也行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2-8-29 00:17
那位A同学每次发帖子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套话,套所有他还不了解的情况和信息。
说白了就是语气强硬,内心自卑,骨子里面还是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在路子上。这也好,多发几次他就明白了。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2-8-29 00:34
本帖最后由 nanguazaixian 于 2012-8-29 00:35 编辑
似水流年-柏林 发表于 2012-8-28 1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说的太好了!我再补充一些,如果大家(特别是男生)有事业心和职业理想的话,还是建议及早回国。刚毕业 ...
我建议如果是毕业后出国留学的,还是工作几年后回去,国内不光有本科生毕业生上来就上万的(10年前的工资水平,上海),国外也有一入职就是通过Trainee直接到manager级别的留学生(硕士以上文凭),最主要的是,在德国读书的3-5年内,国内本科的同学都已经工作了同样长的时间,你再回去“从头打拚”,不管怎么赶,5-8年内都赶不上了(位置,经验,人脉,信息渠道,全面落后)。
如果以瞄准回国发展事业为最终目标,在德国理想的职位并不是奔驰宝马(大公司中德两块布局已经完成,坑都填上,同时不断强化中国本地化进程),而是一些在中国起步不久的大中型企业,如果能进入其中,并且该企业有未来拓展中国市场的计划,那么争取被指派为推动这个过程的参与者然后派回国是最理想的。德国这里真正有想法回去的职场人,不是天天琢磨怎么进那些Konzern,而是怎么找到本行业中有类似机会的企业。
国内外大型展会上,总监级别一类的国内老江湖,最羡慕的就是背后有外国公司靠山带着产品或者技术来中国发展市场的人,原因类似。一个刚毕业的愣头青海龟是没有办法在市场上跟他们周旋的,但是一个有几年经验同时一直在关注熟悉中国市场动向的,就会有极大的发展才能的机会。
v_sniper
发表于 2012-8-29 00:37
吃肉过敏和添加剂有什么关系?你要是对猪肉过敏,你自己养个猪,活生生地咬一口,也会过敏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2-8-29 00:42
江南织造 发表于 2012-8-29 0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在国内过的好不好, 基本是由你父母的实力决定的, 有父母给你买房买车, 那日子基本很滋润, 如果只靠自己,...
在父母的基础上再积累,可以令孩子那一辈生活更容易上一个层次.
在这里也是同样道理.父母能提供高的起点,什么都更轻松.
实际上,哪个时代哪个社会不拼爹.
夏溦
发表于 2012-8-29 01:14
spacejovi 发表于 2012-8-28 17:59:14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帖最后由 spejovi 于 -- : 编辑
我是觉得一部分人其实最深处非常想回去,但是又不舍得这里的简单生活,所以一遍又一遍地发这种帖子来给自己找安慰找优越感。
说到菜。我是土...
不是别人带不带你玩,是你自己都没玩过,有什么经验来讲这个话!要玩是实力主导的,在中国玩也要看你玩的是什么档次!不是看到圈子就要入,看到游戏就要玩,要选择!要权衡!不要愤青
来自: 萍聚社区 iPhone客户端
山花烂漫时
发表于 2012-8-29 01:19
本帖最后由 山花烂漫时 于 2012-8-29 00:20 编辑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2-8-28 23: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建议如果是毕业后出国留学的,还是工作几年后回去,国内不光有本科生毕业生上来就上万的(10年前的工 ...
您说的太对了。我自己一直在心里酝酿,还写不出来。真想来句:Give me five ! 哈哈。。你说理论的,我就附上实际案例吧:
真实案例 :本来想把公司名写出来,不过又怕不好。简称AD公司,电信行业,德资。05年开拓中国市场。他们当时在德国招中国人,只是没有合适人选,所以他们不得不跑去国内招聘。恰巧我一朋友抓住了这个机会。他是公司第二人。据他说:这次职业选择是最成功的,也是最有成就感的。目前此公司中国规模:100余人。后来公司高层巨变,他也跳槽了,不过这段经验给他的职场加分不少,路也越走越宽。
如果有幸运儿遇到这种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没有发现机会之前,酝酿自己,培养眼力和能力。呵呵。
qianqianxy
发表于 2012-8-29 09:07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2-8-28 1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国内孩子的压力是有点大,我有点不敢回去。
压力是很大,我从国内过来没多久,基本上小孩孩没生,就得操心幼儿园学位的事情了,得找关系才能上好点的幼儿园。不说每学期角的费用吧,就说幼儿园吃的,不知道怎么说好。,然后就得操心小学学位的事情,很多为了找个好点的小学,把全部积蓄拿出来买学位房的都有。俺是只能看着别人买了,然后安慰自己就是上再差个小学,俺也能把小朋友教好。这边这些东西貌似要好点。不过各有压力吧。我反正觉得过来后,我的生活质量是下降了好多个档次,起码房住得小了,娱乐生活少了,大手大脚买东西的时间也少了。吃得没国内丰富。但胜在安静,生活悠闲,空气好点。吃得放心我就不知道了,国内吃的,我还可以说上话,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确实不敢恭维,但从好吃品种上说要比这边好很多。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2-8-29 09:37
本帖最后由 姽婳将军 于 2012-8-29 09:39 编辑
qianqianxy 发表于 2012-8-29 09: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压力是很大,我从国内过来没多久,基本上小孩孩没生,就得操心幼儿园学位的事情了,得找关系才能上好点的 ...
其实这边的生活习惯了也就好了,我本身就宅,对美食兴趣也不大,所以觉得这边挺舒服,你说房小估计这边要自己买,国内有现成的,如果国内也要自己买可能就不一样了,国内能大手大脚说明你家条件好,现在国内商场的东西太贵了,随便一件衣服就几千,以前还老带东西过来,现在觉得这边东西反而便宜划算,回去除了干货基本不带什么了,不过偶尔回国一次待遇真是好,但那是休假,长期住下去估计压力就接二连三的来了。
似水流年-柏林
发表于 2012-8-29 10:22
杜思慕 发表于 2012-8-29 0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年德国4000欧,上海6000人民币,第五年德国6000欧,上海1.5万人民币,第十年德国8000欧,上海3万人民 ...
以上的数字描述的是一个普遍现象, 如果你给我举出一个例子,你一个朋友在中国干了10年还是月薪2000,或者你朋友在德国刚毕业就签了一个年薪10万的工作,我当然相信,但是你举这个小概率例子的意义何在?
中国人在德国公司工作,光靠人品和情商还真不好说能混得出人头地(文化差异等原因)。 我宁可说靠工作业绩更靠谱一些。 版主说了一个话糙理不糙的现实,人家德国人根本不care你。。。这个是普遍现象,当然你仍旧可以给我举出极端例子,我也相信。
我希望看到在德国公司已经工作了10年以上的朋友来这个帖子里面发表亲身体会,而不是职场新人热血沸腾的跟我争执!
qianqianxy
发表于 2012-8-29 11:19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2-8-29 0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这边的生活习惯了也就好了,我本身就宅,对美食兴趣也不大,所以觉得这边挺舒服,你说房小估计这边 ...
呵呵,也不是拉,国内和这边都是租房住,不过国内租的房子大点。我工作后就没有用过家里的钱啦,不习惯啃老。在国内我就一个人过,早中餐吃单位,房租又不算贵,所以瞎花钱。现在来这边才有点存钱意识。而且两个人过,只一个有收入还不高。不比以前,得精打细算。
其实我挺喜欢这边安逸的生活的,不过就是放心不下父母
豆皮
发表于 2012-8-29 11:26
似水流年-柏林 发表于 2012-8-29 10: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以上的数字描述的是一个普遍现象, 如果你给我举出一个例子,你一个朋友在中国干了10年还是月薪2000,或者 ...
工作10年,还是月薪2000 和 工作10年,月薪到3万的,几率几乎是一样小,在高斯分布的两端。大多数工科毕业生,起薪3000左右,工作10年后,月薪基本还是在8000到15000之间。就算是同济建筑,汽车系,交大计算机系的,本科毕业10年后,能拿到月薪3万的,也就是年薪36万的,也不会超过半数。更何况那些同济其他专业和那些不如同济的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毕业的。
在国内单纯做技术的,最高也不会超过30万。去年被英菲尼迪撞死的清华本硕毕业,北京西门子高级技术支持,年薪也只有20多万。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2-8-29 11:32
qianqianxy 发表于 2012-8-29 1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也不是拉,国内和这边都是租房住,不过国内租的房子大点。我工作后就没有用过家里的钱啦,不习惯啃 ...
你其实你就是从单身生活到家庭生活的变化,跟国内国外关系不大,在国内如果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压力会更大点吧,估计也不能不计划花钱了。
豆皮
发表于 2012-8-29 11:38
简单算算就知道,2004年以来,每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150万,每年新增的月薪3万以上的位置有多少?
似水流年-柏林
发表于 2012-8-29 11:49
豆皮 发表于 2012-8-29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工作10年,还是月薪2000 和 工作10年,月薪到3万的,几率几乎是一样小,在高斯分布的两端。大多数工科毕业 ...
好吧,因为这个数字也是我根据身边同学的情况推己及人估算的, 我无法跟你继续争执统计学的分布。中国大跃进式的发展和财富创造,根据我的观察是2005年前有没有买一套房子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70后-1980年的一代人, 2000年前后毕业留在北京,上海的发展的目前什么都有了。2005年后毕业进入社会的80后,目前压力山大。曾经一个朋友跟我说过一个生动的比喻, 飞机场安检排队,你去晚了,只能排在后面,安检人员意识到排队太长,又另外开了几个柜台,你立刻冲过去,一下子从队尾排到前排。 现在80后纠结房价没意义了, 需要眼睛紧盯新的机遇(中国快速发展机遇肯定比德国多,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成熟机遇会越来越少)这个是我想表达的另外一个观点和建议。
ari
发表于 2012-8-29 11:54
楼主你看得很清楚,但是装睡得人,你是叫不醒的. 事实就是,如果有更好的选择,没有人会留德国,破地,吃没得吃,玩没得玩的.
alexljw
发表于 2012-8-29 12:06
似水流年-柏林 发表于 2012-8-29 1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吧,因为这个数字也是我根据身边同学的情况推己及人估算的, 我无法跟你继续争执统计学的分布。中国大跃 ...
鼓掌!{:5_370:}{:5_394:}
现在80后纠结房价没意义了, 需要眼睛紧盯新的机遇
说的太好了,的确需要看到别的地方去了,不能只盯着房价叹气了!
qwealth
发表于 2012-8-29 12:07
nanguazaixian 发表于 2012-8-29 0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建议如果是毕业后出国留学的,还是工作几年后回去,国内不光有本科生毕业生上来就上万的(10年前的工 ...
{:5_325:}
betrugkaiser
发表于 2012-8-29 12:36
毕业刚工作,要是我每月工资那时能拿6k,我也不会来德国了,更别提50万了。
而且50万,你看得见的是50万,你看不见的人人家的送礼送情,生活好着呢!
豆皮
发表于 2012-8-29 12:51
本帖最后由 豆皮 于 2012-8-29 12:54 编辑
似水流年-柏林 发表于 2012-8-29 1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吧,因为这个数字也是我根据身边同学的情况推己及人估算的, 我无法跟你继续争执统计学的分布。中国大跃 ...
这个很合理,因为收入不符合你标准的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们,被你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你估算你周围同学的时候,多半只和那些混得比自己好或是差不多的人比较。比自己混得差的,无意或有意的就被排除在你的圈子之外了。这是人之常理,脸从来都是往上看的。
但是你如果考虑同学的全部,而不是那几个混得比你好,或是差不多的,比如
只算同班同学,小学30个,中学30个,大学30个,这90个人里面,现在月收入3万以上的有多少?
如果算上同年级的,又占多大比例?
事实是
中学是湖北黄冈,华师一,上海华师二,复旦附,北京4中,人大附毕业的,大学是清华北大和其他985毕业的,工作10年后能月薪3万的也不会超过50%。能有10%到20%就不错了。
你自己是这10%中的人,这很好。但是这10%的同学不能代表那其他90%的同学吧。
姽婳将军
发表于 2012-8-29 12:58
dolc关键词不再是netto 5000 而是年薪50w了吗。
alexljw
发表于 2012-8-29 12:58
Don't_speak 发表于 2012-8-29 0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父母的基础上再积累,可以令孩子那一辈生活更容易上一个层次.
在这里也是同样道理.父母能提供高的起点, ...
其实现在社会上都在抨击“啃老”的现象,其实应该提高一个层次看到文化和传统来看。
很多人都讨论为什么中国,甚至是社会能够在如此搞的社会压力下还能保持社会的整体相对稳定,西方创造出来的什么“基尼系数”怎么就不能在我们的这种社会奏效。在经过跨文化培训后从这个方向来看我觉得中国的这种“有机”的社会组成方式就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正因为中国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所以父母就回帮助儿女,包括买房,包括找工作什么的;反过来我们也会更被这种家庭凝聚力所吸引,“孝”这个字永远不能被英语德语准确翻译。而且只要我们还是继承这种文化,就还是会帮助我们的下一代的,这样一直传承下去,我觉得也不需要强力批判吧。
倒是我听了好几个德国朋友抱怨说他们想买房子,家里人都不给帮助;还有大街上那些孤独的德国老人真让人看的可怜。。。
快乐的园丁
发表于 2012-8-29 12:59
没什么好说的,钱不是所有。至于什么东西在心里有多重,自己衡量决定就好了。
radu
发表于 2012-8-29 13:07
本帖最后由 radu 于 2012-8-29 13:19 编辑
v_sniper 发表于 2012-8-29 0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吃肉过敏和添加剂有什么关系?你要是对猪肉过敏,你自己养个猪,活生生地咬一口,也会过敏
看不懂 ,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