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Shipping 发表于 2014-5-14 07:29

突然退核产能压力骤加 德“独走”新能源转型路引争议

来源: 欧洲时报

一向作为能源转型领头羊的德国,如今却因能源转型备受争议。

北京《财经国家杂志》13日报道,争议源于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默克尔政府立刻作出退核决议。突变令德国现有能源体系产能瞬间增压。时至今日,退核产生了巨大的电量缺口,且新能源发展过程中长久存在的成本、技术以及政策等诸多矛盾一一爆发。这一切,让“能源转型”日渐成为德国自上而下的舆论胶着点,前景晦暗不明。

退核尴尬

早在施罗德执政时期,德国就已制定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战略。2010年5月发布的《能源方案2050》确定了发展新能源与节能减排的各项具体指标。

新能源发展过程中,核能地位一直摇摆不定,或是作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过渡,或被视为新能源发展的最大阻碍,争论不一而足。直至福岛核事故发生,默克尔关闭了8家核电站,宣布最迟于2022年底关闭境内其余9家核电站,并制订了退核后发展低碳能源的线路图,核能与能源转型的关系才算敲定。

退核说易,行却难。德国当前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及其存储运输技术的瓶颈,难以承担国内产能需求。

目前执行的《能源方案2050》的基本目标,并没有因退核而改变。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便是在2050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占电力消耗总量的至少80%。然而,目前核能发电量约占德国发电总量的23%,再加上需要削减的化石发电量,未来风能与光伏发电的任务艰巨。

根据德国《世界报》的一份测算,未来风能发电必须能够抵消7个核反应堆的发电产能。但截至2012年底,德国约2.4万个风电设备发电量仅占用电量约8.1%。

同时,一半以上的风电设备集中于德国北部沿海,但西南部工业发达地区又是用电大户,“北电南输”不可避免。德国政府专门输送风电的东、南、西三条超高压输电线路,共计1876公里,但在2013年末仅建成332公里,德媒普遍认为在2022年前难以完成目标。

光伏发电的前景亦不明朗。目前光伏发电最多的巴伐利亚州约42万个光伏发电设备已能覆盖230万个家庭,但在夜间及德国漫长的冬季,光伏发电产能近乎零。《世界报》以较接近于德国平均用电水平的黑森州为例计算,预计到2023年,该州将面临30%的用电缺口。

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使德国电力市场变得不稳定。由于风能、太阳能在发电高峰及低谷时产量差距极大,极易冲击电力市场,造成电价大幅波动,使传统化石能源发电面临赔本经营,一些电力公司纷纷表示要关闭电厂,德国能源巨头RWE也将近年来剧增的350亿欧元高额债务归因于此。

成本难题

德国能源转型政策还带来超乎意料的消费和生态成本,受到质疑。

2000年德国颁布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EEG)可谓世界上首部规定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的法律,迄今已有超过50个国家参考该法律,构建了本国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系统。

该法案鼓励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但弊端却在于需要消费者来承担政府对固定电价的补贴。据统计,2000年以来德国消费者共计为可再生能源出资1090亿欧元,德国电价实际上涨超过61%,以致民怨渐深。

转型进而威胁到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如前所述,工业电价也因可再生能源的投入而水涨船高。有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欧洲工业电价上涨40%,德国工业电价又比该水平高出19%,而美国的电价则在同期内下降。这也使得近年来德国高耗电领域的投资不断下降,有人担忧电力成本增加将削弱德国出口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发展新能源所需的生态成本似乎被低估。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风能、太阳能设备生命周期中生产1千瓦时电量,对铁、铜和铝等金属资源的平均消耗远超核能设备甚至其他化石能源设备,而其所产生的碳、硫化物和氮化物的平均排放均大幅超过核电。据媒体报道,目前德国大约有500多个反对风电扩建的公民组织或倡议。

转型生机

德国的能源转型面临多重困难,但尚有生机。转型依然有广泛的民意支持。德国能源与水工业协会(BDEW)最新民意调查显示,高达89%的民众认可能源转型。即便存在争议,德国社会应对困难的办法也仍是试图提出建设性的改革方案。其中,两大革新方向值得关注。

一是自2013年开启的智能电网建设。相对传统供电模式,智能电网除实现调配技术智能化外,更重要的是对电网调度方式的颠覆:传统的电网一般根据系统发电出力来调控负荷,决定每日的运行调度方式,但智能电网却从保持发电电源相对稳定的角度出发,要求负荷跟随发电的产能来智能调节,以期望更节省发电费用及二氧化碳排放。

二是新一届德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法》的改革。2014年4月初,德国内阁通过了该法案的改革草案,中心内容是削减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适度控制可再生能源发展。自此,生态能源发电占比调整到2025年达到最高45%,2035年不超过60%,固定上网电价降低10%20%,并强化市场机制。另外,扩建储能设备以及开发新的储能技术,也被视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

改革如何继续,能否突破德国能源转型的现有困境,尚待观察。但德国已成为能源转型道路上独一无二的先行者。

kidkudo 发表于 2014-5-17 07:56

Arterix 发表于 2014-5-14 13:17
首先要说明能源新政策(是以没克儿为核心的保守党领导推出的!)的根本是,以再生能源为主,传统能源为 ...

+1

Endverbraucher没有得到任何实惠

ealincoln 发表于 2014-5-14 09:39

还不如好好想想核电站产生的废料怎么处理,这样就不用惧怕核能了

☆笑着流泪★ 发表于 2014-5-14 08:55

{:5_314:}

emil604 发表于 2014-5-14 09:54

不明白为什么电价上涨了,反而传统石化能源反而亏损呢?

Arterix 发表于 2014-5-14 11:23

emil604 发表于 2014-5-14 09:54
不明白为什么电价上涨了,反而传统石化能源反而亏损呢?

最近几年,批发市场上的电价是下降的,有专家认为正是再生能源增长带来的。
德国产电量不是不够,而是用不了,连续几次无偿甚至倒贴送给周边国家。
http://www.google.de/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2&cad=rja&uact=8&ved=0CDAQFjAB&url=http%3A%2F%2Fwww.focus.de%2Fimmobilien%2Fenergiesparen%2Ftid-33861%2Fenergiewende-absurd-wie-deutschland-seine-nachbarn-mit-strom-ueberflutet_aid_1117590.html&ei=_DVzU9XnIqbd4QTu64DwAw&usg=AFQjCNE5yKZocKvC6lXGUlyv--VEN9PFXg&bvm=bv.66699033,d.bGE

生物-心理-社会 发表于 2014-5-14 11:33

Arterix 发表于 2014-5-14 10:23
最近几年,批发市场上的电价是下降的,有专家认为正是再生能源增长带来的。
德国产电量不是不够,而是用 ...

倒贴送周边国家也是为让他们起念关掉些核电站?或至少不再上新核能源?{:5_386:}

Arterix 发表于 2014-5-14 11:40

生物-心理-社会 发表于 2014-5-14 11:33
倒贴送周边国家也是为让他们起念关掉些核电站?或至少不再上新核能源?

不是。
完全是技术问题。当代最大问题不是电的生产,而是它的储存。德国电产量高峰期境内用不了的时候就只能靠外输来消耗掉。

emil604 发表于 2014-5-14 12:39

Arterix 发表于 2014-5-14 11:23
最近几年,批发市场上的电价是下降的,有专家认为正是再生能源增长带来的。
德国产电量不是不够,而是用 ...

谢谢解答,由于知识所限,还是有些不理解,还要再请帮助我理解:

原来德国的电力主要有传统能源,比如煤,石化,及核电,当时的再生能源占有比重比较小,当时德国的能源公司是挣钱的,发电估计也用不掉,也会便宜输送给其它国家。目前核电减少,再生能源增加,当然由于要大量资金,所以目前电价大幅提升,但这两者发电量的差距还是很大,也就是说和以前比较的话,按理发电总量应该减少才对啊,加上电价上涨,发电这块能源公司按理应该不亏,他们目前亏损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大量投入再生能源,一时又无法盈利,但这也说不通,电价的提供应该弥补一部分,国家也多少会补贴。不至于很差

生物-心理-社会 发表于 2014-5-14 13:14

Arterix 发表于 2014-5-14 10:40
不是。
完全是技术问题。当代最大问题不是电的生产,而是它的储存。德国电产量高峰期境内用不了的时候就 ...

不需要时风能、太阳能核能的生产都可以关掉的啊?预算好很重要!但人类的气象预报科学不给力。送也有互利、朋友真情等的。。。

Arterix 发表于 2014-5-14 13:17

emil604 发表于 2014-5-14 12:39
谢谢解答,由于知识所限,还是有些不理解,还要再请帮助我理解:

原来德国的电力主要有传统能源,比如 ...

首先要说明能源新政策(是以没克儿为核心的保守党领导推出的!)的根本是,以再生能源为主,传统能源为辅。具体操作是传统发电设施(核煤气等)逐渐断离主导生产环节,只当再生能源产电不足时才重新启用它们。
大型能源公司(RWE,EON等)亏损,很大程度是仍然依靠传统发电设施,对再生能源还是重视不够,可能是认为后者不足以担当主角(相应你说的“两者发电量的差距还是很大”)。但是过去两三年证实,再生能源特别风能的潜力非常大,作为应急后盾的传统发电方式越来越少启用,结果传统能源公司就赔了。要知道,能源公司首先是产电,其次才是卖电,所以电价上扬并不一定给它们直接带来效益。另外,前面说了,批发电价是下滑的,消费者却得不到优惠,纠其原因一个是商家逐利,不是被迫不肯将红利分享。另一个是增高的能源税,虽然税的增幅远小于电价的增幅。不过,这部分最后是落入国家财政手中,传统能源公司分毫得不到,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却可以通过补贴获利。
原来德国的电力主要是传统能源时没听说过发电太多的情况,因为传统发电方式特别核电技术上比较好控制。太阳,风水(其实也是太阳能的一种)就不听话的多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突然退核产能压力骤加 德“独走”新能源转型路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