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5:58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5-5-4 15:33
除非她到成年前都在这个社区里生活和学习,没有离开。一旦是到普通学校上学、结识其他同年人、甚至接触影 ...

对父亲的需要和母亲的同性恋不矛盾?
的确同时存在了,但是孩子看到母亲的性情得到满足的同时,却是自己对父亲的需要被完全剥夺。想象一下她去问妈妈:为什么我没有爸爸?她妈妈说:没有爸爸一样很好! 小女孩的内心和思维认知就矛盾了。
妈妈的确爽了,但是小女孩呢?
而这一切的发生不是因为环境的无奈,而是因为母亲的选择…
我可以想象,几乎没有同性恋者会对孩子这样的状况感到愧疚。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5-5-4 16:28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5:58
对父亲的需要和母亲的同性恋不矛盾?
的确同时存在了,但是孩子看到母亲的性情得到满足的同时,却是自己 ...

我只能说你完全混淆基本事实。父母是否相爱是否一起生活跟父女情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小女孩知道自己的父亲存在,不过不主动来关心她罢了, 明显是因为这个男人作为父亲这个角色的不负责任。

我对你想象出来的情况只能表示无语。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6:43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5-5-4 16:28
我只能说你完全混淆基本事实。父母是否相爱是否一起生活跟父女情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小女孩知道自己的父亲 ...

没有混淆事实,我所经历过夫妻闹矛盾的,孩子没有不郁闷的,也是我亲身经历的。父母相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大来源,富裕贫穷都是次要。
我看过身边一对夫妻闹离婚,他们两儿子,小的不懂事说跟谁都没关系,大的马上就把小的揍了。因为大的懂得健全的父母关系是何等宝贵。
当然有没心没肺的孩子,吃饱就行。
文章中女孩被教导没父亲也一样好,还能要求去找父亲?早认为这样的生活是自然的。但是自从结婚生子后发现上当了。所以才有这样的文章。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5-4 17:21

感觉这个话题好难,哪方都理由充分。
我感觉,虽然表面上看,非常相似,但这种家庭孩子父爱的缺失还是和一般因为离异、因为父母关系不好、或者仅因为父亲冷漠造成的父爱缺失不同。
异性组成的家庭,如果出现父爱缺失,一方面母亲比较通情达理的,可能还是让孩子相信父亲是爱他的,只是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他的生活里扮演父亲的角色。如果是那种分得很难看,也许会教孩子恨父亲,
但多数不会向孩子灌输家庭不需要父亲的观念,甚至可能为孩子再找一个父亲。
但同性家庭,有可能当初要孩子的时候已经说好,借个精子可以,但以后没有任何瓜葛和责任,
所以父亲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个家庭中的,大人已经替孩子做了决定,是否可以允许和自己的父亲亲近,
倒不一定是孩子的生身父亲冷漠,不愿意担任起父亲的角色。
而且同性家庭里,往往一个偏男性,另一个偏女性,偏男性的那位大概也不愿意让另一位男性
来取代自己的某些功能,因为ta要的是TA的家庭完整。
这样的家庭,孩子从小被告知,(男性)父亲是没有必要的(男同性恋就是不要女性妈妈罗) ,
其实是被人为地剥夺了感情体验和需要。长大之后当然可以尝试,但童年的教育和印象是如此
之深,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这些影响,有可能就一直无法找到自己的情感定位。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5-5-4 17:21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4 16:43
没有混淆事实,我所经历过夫妻闹矛盾的,孩子没有不郁闷的,也是我亲身经历的。父母相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 ...

“我的爸爸並不是一個好男人,自從她離開他之後,他再沒有刻意的來看我了。”


真得在意自己骨肉的,不管是婚内婚外,都会想办法尽自己的责任。
要是不在乎的,即使绑在一个婚姻关系里,也可以很漠然。

父母双全的家庭里,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的伤害,没有爱的婚姻尤其对小孩有害,而父母离异的,要是处理得好,也能让小孩过得幸福。——这都不是什么新鲜观点了。

你我谈论的无法在一个点上,我就不再回复了。

lypdiablo 发表于 2015-5-4 17:47

这个女孩说话不够明确,应该换个说法,同性恋结婚别之前弄个孩子之类的,我的建议是领养什么的也算了,本来同性恋在生物学里就属于不拥有后代的不建议遗传因素。

叶随风 发表于 2015-5-4 17:57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1:01
这个女人太搞笑了,根本没弄清问题所在嘛。

她抱怨没有父亲的关爱,所以使她童年生活不完整,这种心情是 ...

如果她妈妈是异性恋她起码还会有个继父,也是很有可能获得父爱的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8:39

叶随风 发表于 2015-5-4 16:57
如果她妈妈是异性恋她起码还会有个继父,也是很有可能获得父爱的

不是每个女人都能成功找到第二春的,也不是每个小孩都肯接受继父的。有多少母亲守寡活活受一辈子,不就是因为孩子不同意母亲再嫁?!又有多少孩子因为母亲看走了眼改嫁错了人,被继父虐待,甚至酿出人伦惨剧?!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8:43

暮色港湾 发表于 2015-5-4 16:21
“我的爸爸並不是一個好男人,自從她離開他之後,他再沒有刻意的來看我了。”




紧紧握个爪子!!

我觉得这个作者根本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同情,所以选择了同性恋这个争议一向很大的题目来说事儿而已。她母亲如果是异性恋,离婚嫁了别的男人,她今天抱怨的也许就是一个非亲生的爸爸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伤害。而即使她母亲如果没有离婚,为了孩子勉强和丈夫过了一辈子,她今天也可以开贴抱怨说彼此不相爱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多伤害。

这个作者只为自己考虑,她要爸爸,她要关爱,她要同情,为此她觉得她母亲就应该牺牲自己一生,去成全她的拥有健全父母关系的少儿时期的心愿。

我不想站在任何一个自以为是的道德高处去指点别人该怎么道德高尚地过一生,我只是将心比心的想一想,如果是我的妈妈爸爸,为了给我一个所谓完整的家,就牺牲他们的一生和所有可能的幸福,只是为了我的愿望,而勉强呆在一起的话,我打心眼里觉得自己一辈子对不起他们,我都会求他们各自去追求自己的幸福,难道他们分开了就都不爱我了?!

那是我最爱的人啊,我就忍心天天看着他们为了我遭罪?!我得自私成什么样子?!
他们深深着厌倦对方,但对着我的时候努力强颜欢笑,这样的家庭环境就真能让我开心?!我得傻成什么样子?!

要我说,一点包容心都没有,不肯站在自己妈妈的立场上想哪怕一分钟的人,真的没什么值得同情的!比她不幸一万倍的人大把,可能连上网抱怨的机会都没有。

cic1988 发表于 2015-5-4 19:12

说的好像她妈如果不是同性恋就一定离婚会找个老公,而且还是个好老公似的

cic1988 发表于 2015-5-4 19:16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18:43
紧紧握个爪子!!

我觉得这个作者根本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同情,所以选择了同性恋这个争议一向很 ...

正解。从文章中真的没有看出来 她的母亲 在生活上关照上亏待了她什么。
我身边一堆离异的,都没埋怨自己父亲或母亲因为离婚伤害了他们。矫情就直说啦,公主病得治。

glenbin 发表于 2015-5-4 19:34

看来绿教最符合楼上某些人的观点了,人类的未来啊。
女人结婚,休想离婚,同性恋坚决杀杀杀。。。

西部联盟 发表于 2015-5-4 19:37

glenbin 发表于 2015-5-4 19:34
看来绿教最符合楼上某些人的观点了,人类的未来啊。
女人结婚,休想离婚,同性恋坚决杀杀杀。。。

你还真说对了,绿教有人类最高生育率,还真是人类的未来。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5-4 19:50

Reisender 发表于 2015-5-4 13:40
如果真的像你说的,孩子的亲生父母一辈子相爱在一起那当然最好了。但是如果父母有矛盾,家暴冷战等等,为 ...

离婚之后,世俗的眼光顶多就是说这是一个离异家庭。但是妈妈是同性恋,为了自己想要做母亲的愿望,借精生子,然后带着孩子跟另一个同性恋一起生活相亲相爱,别人就不是说这是离异家庭了。不论是阿拉伯国家还是欧美国家,对这种孩子都不会完全一视同仁,特别是小孩子之间相处的时候,其他孩子无心说的话或者童言无忌的嘲笑,都会对孩子的心灵带来很坏的影响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5-4 19:53

irvine 发表于 2015-5-4 13:53
这个作者的意思不仅仅是反同性恋,也反离婚,分居。总之他自己最大,父母即使不相爱也要呆在一起。

父母在不在一起不重要,但是既然父母不想爱,为什么要生孩子?说得粗俗一点,你能跟一个同性啪啪啪吗?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5-4 20:00

哈哈,一个有趣的发现。不论是甜甜蜜蜜的已婚男人还是寂寞难耐的剩男,除了同性恋自己,其余大多不支持同性恋,顶多是极少程度的无奈理解。但是剩女中有不少人支持同性恋,就算不是扛着大旗支持,也会在很高的程度上接近于感同身受地支持。至于已婚女人里支持同性恋的人群属于什么类型,哈哈,意会则以!

lola118 发表于 2015-5-4 21:03

Langbogen 发表于 2015-5-4 15:27
据我所知,同性恋婚姻的家庭成员关系并不比传统家庭更牢固,前者普遍比后者“开放”“多元”,更多的强调个 ...

+1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22:41

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有能力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即使自己没有类似问题也愿意去同情其他有问题的人的处境;

另一种, 无法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且断定可以理解别人问题的其他人都是有同样问题的人。

limit 发表于 2015-5-4 23:02

局长 发表于 2015-5-4 10:29
单身母亲,可以再婚,至少孩子可以有父亲,而不是成长过程中完全丧失父爱。

从孩子的角度说,本来就不 ...

如果夫妻不合,天天吵架家暴,对孩子而言还是离了更好

realgutierrez14 发表于 2015-5-4 23:37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5-4 20:00
哈哈,一个有趣的发现。不论是甜甜蜜蜜的已婚男人还是寂寞难耐的剩男,除了同性恋自己,其余大多不支持同性 ...

大概因为女人对被爱的渴望要大于男人。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5-5 00:03

本帖最后由 澜风抚袖 于 2015-5-5 09:32 编辑

当我们认为同性恋者有选择同性恋人的权利和拥有自己孩子的权利的时候,为什么不认为同性恋者的孩子,当他拥有成熟的自我意识的时候,也有评价自己父母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表达自己情感需求的权利?
一个在异性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他的父亲是酒鬼,不顾家,他长大了,这样客观地评价自己的父亲,有什么问题?
孩子是被选择出生的,如果同性恋家庭的孩子天生是个异性恋,渴望异性的父母,他有错吗?异性家庭会有问题,但不等于同性家庭就一定更好。
比如,帖子里的这个家庭的双亲,从她们狭隘的世界观出发,长期向孩子灌输,家庭不需要男性。
但孩子长大一点就会知道,大多数的家庭都有男性父亲,他怎么面对这个矛盾?他也会看到,那些慈爱的父亲,他又如何面对这种矛盾?如果,这对同性双亲能开放些,告诉孩子,男女人都是有爱、可爱的人,只是双亲的选择是同性,还好些。
不少这样的孩子是通过捐精生的,甚至一生都不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更何论和父亲的亲密互动。
他们是被选择生在这样的家庭,而这样的h家庭和他们的本性相去甚远,作为一个人,他们难道连说出自己的感受都不被允许嘛?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5-5 00:39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4 22:41
世界上有两种人:

一种,有能力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且即使自己没有类似问题也愿意去同情其他有 ...

别逗了,世界上的两种人应该是同性恋和异性恋!

万物进化都遵循公母分别,好死不死的就男男一起女女一起了,不是奇葩作孽是什么?

除去那些天生的奇葩,很多同性恋都是后天受了某些刺激或者有一些不同经历的人,这就是精神病!精神病不去看病,还扯一面大旗标榜自己,可笑不?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5-5 00:41

realgutierrez14 发表于 2015-5-4 23:37
大概因为女人对被爱的渴望要大于男人。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一个女人长期缺爱,碰到一个热心肠的闺蜜,就很容易被掰弯?卧槽,社会好险恶!

车水马龙 发表于 2015-5-5 00:46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5-5 00:03
当我们认为同性恋者有选择同性恋人的权利和拥有自己孩子的权利的时候,为什么不认为同性恋者的孩子,当他拥 ...

腐女是不能理解你这个说法的,在她们的心目中,孩子能出生完全是因为老娘的卵,老娘浪费了一个卵把你生下来,供你吃供你喝,你个小赤佬居然敢对老娘的老婆说三道四的,你就是不孝的王八蛋,老娘当年还不如把那个卵掏出来当球踢!!!

蠟蠟 发表于 2015-5-5 04:46


我就想到人类养猫养狗,可能不能这么比较。但是同性伴侣收养孩子到底是什么动机呢,是不是主要地为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性恋、同性婚姻本来没什么,对当事人来说是存在于基因中的东西,很自然的事。但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同性生殖,对孩子来讲,同性父母是绝对不自然的事,集体无意识中的绝对异常。他们成年后产生缺失感或伤害感是必然的因果。

cic1988 发表于 2015-5-5 08:00

蠟蠟 发表于 2015-5-5 04:46
我就想到人类养猫养狗,可能不能这么比较。但是同性伴侣收养孩子到底是什么动机呢,是不是主要地为满足自 ...

您经历过还是张口就来系列?

蠟蠟 发表于 2015-5-5 08:09

cic1988 发表于 2015-5-5 08:00
您经历过还是张口就来系列?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观点,那是你经历过?你同性家庭的孩子?或者我套用你的思维,你也是张口就来系列?别您不您的,你伪不伪

Spinnstdu 发表于 2015-5-5 08:43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5-5 00:03
当我们认为同性恋者有选择同性恋人的权利和拥有自己孩子的权利的时候,为什么不认为同性恋者的孩子,当他拥 ...

这个观点赞

三宅一生 发表于 2015-5-5 09:02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5-4 23:03
当我们认为同性恋者有选择同性恋人的权利和拥有自己孩子的权利的时候,为什么不认为同性恋者的孩子,当他拥 ...

从始到终,每人说她没有抱怨的权利,我也只是说她反对的对象错了,因为她抱怨觉得自己不幸的事情和她认为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其实是没有因果关系的。

举个很简单的类比例子:一个女人被老公家暴,于是离婚,作为单亲妈妈独自养育一个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孩子当然也会渴望有父爱,但可惜亲生爸爸不肯回来看孩子,孩子妈妈也找不到合适的人组建新的家庭,或者说因为前一段婚姻无法再信任男人,所以她即使非常明白这并不是最完美的养育孩子的环境,还是只能自己一个人含辛茹苦带着孩子。于是孩子妈妈经常对孩子 同时也对自己说:咱们两个也可以过得很好很幸福,我们不需要爸爸。这是个安慰的话,也是无奈,对她来说,其实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然后,这个孩子长大了,结婚了有了小孩,发现原来父母双全幸福和睦的家庭非常完美。于是她抱怨小时候妈妈跟她讲不需要父亲是扭曲了她的人生,认为母亲因为单身而剥夺了她得到父爱的权利,所以她反对单身妈妈,她反对所有有孩子的人离婚。

这个新故事里的女孩,会不会让人觉得她有神逻辑?会不会觉得这个曾经是孩子现在已经成年自己都当妈妈了的大人,没有一分钟设身处地为自己的母亲考虑过?会不会觉得她多少有点矫情和自私?

那这两个故事有什么区别?!世界上单亲家庭出来的孩子有成千上万,他们同样都有权抱怨,因为他们得到的同样不是最完美的那种成长环境。很多人跟配偶、朋友、熟人也讲一些成长的遗憾和梦想,大多数听众也都抱着同情的态度去听。但是即使他们遗憾即使他们自怜,又有几个这样家庭出身的成人把一切不完美归罪到单亲母亲或者单身父亲上?说全是他们的错,说这社会就不该允许他们单亲养育孩子?!

一般来说,孩子都是自私而短视的,这是生物本能,希望得到更多资源更多关爱,因为这是生存必要的,这样才能顺利活到长大独立的那天。所以很多小孩子不开心爸爸妈妈离婚,不开心有弟弟妹妹降生,怕因此减少了资源。但作为一个成人,当已经独立之后,能否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一下别人的难处,哪怕一分钟,尤其当那个"别人"是照顾了自己未成年时期的血亲的时候?

所以,我完全认同并捍卫她抱怨的权利,我只是说,她真的抱怨错了对象。而我,作为可以独立思考的人,也有权利,我有权觉得这样神逻辑的人矫情~~
{:4_281:}

蠟蠟 发表于 2015-5-5 09:22


我说地球上很大比例的人活得盲目、活大半辈子都活不明白,是不是又要被人说“张口就来”。
同性伴侣收养孩子组建成家庭,对孩子成长产生的影响就好比近亲结婚带来的先天缺陷。
这里有个因果关系,我发现很多人不明白这种因果,父母对孩子来讲永远是“因”,信不信由你。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同志所養孩子成年后反對同性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