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萍聚头条

查看: 902|回复: 11

何清涟: 德国的宪政、法治在弱化 - 写于德国统一25周年之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5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微信登录

×


新闻版的文章,很好地解释了当前德国政坛的问题
我搬运一下


VOA 美国之音 10月5日:

编者按:这是何清涟为美国之音撰写的评论文章。这篇特约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观点。转载者请注明来自美国之音或者VOA。

今年是德国统一25周年,与以往一边倒的“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不同,今年有不少“政治不正确”的声音出现。一篇《两德统一25周年:别假装一切都好》,从很多方面涉及了“不太好”的一面。但在我看来,最严重的情况并非该文涉及的问题,而是今年德国在应对难民危机时藐视法律的政府行为。这些行为颠覆了外界对德国人守法、严谨的印象,让人怀疑德国的法治基础是否依然存在。

默克尔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在接受难民问题上,德国政府进退失据,反复无常。10天不到,从“接收无上限”到重启边境检查,重大政策之随意率性,让人对其执政能力产生怀疑。

在匈牙利等东欧四国的坚决反对声中,总理默克尔9月5日宣布接收难民无上限,副总理加布里尔干脆声称,今后每年可以再接收50万难民。世界都在为德国接收难民的承受力担心之时,德国政界与一些媒体却自我陶醉于“欢迎文化”带来的崇高道德感与骄傲感中。

当慕尼黑在1周之内迎来6万多难民,且难民还以每天逾1万的速度涌入之后,巴伐利亚州因负荷不堪而发出抱怨;德国鲁尔区Mettmann地方政府因难民开支而增加房地产税和工商企业税,即变相开征难民税,引发当地居民(包括欢迎难民者在内)的抗议。形势急转直下。联邦内政部长德迈齐埃于9月14日下午在新闻会上宣布,德国将“暂时”恢复与奥地利接壤地区的边境检查。此时距默克尔宣布无上限不到10天。

德国决策的反复无常,既使德国在欧盟的领导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也使欧盟的完整性受到了严重打击。这一切,源于德国以各种借口破坏法律及各种协定。

首先,德国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以“人权”为藉口,推翻了欧盟关于难民问题的“都柏林协议”。该协议要求难民必须在到达欧盟后的第一个国家进行登记,但德国却让那些没有在匈牙利登记的难民进入德国,还出动专列,把难民接到德国。

其次,当难民潮让德国无法招架之时,德国政府又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宣布暂时退出“申根协定”,重启边境控制。众所周知,“申根协定”规定协定国之间的国境不受检查,让欧盟国家实现了“欧盟无国界”的梦想。

德国破坏欧盟内部规则并非始自此次难民危机。在欧盟国家中,德国率先违反《稳定与增长公约》,以两德合并,债务过重为由,让国内债务比例在欧洲国家中首次超过GDP 60%。有了德国的示范效应,法国等都先后破坏规则,为后来的欧债危机埋下了祸根。可以说,德国是欧盟债务危机的始作俑者。

宪法法官眼中的法治危机

联邦宪法院法官彼得·胡伯(Peter Huber)终于忍无可忍,在《法兰克福汇报》上发表了《德国处在意愿危机中》(Deutschland ist in der Sinnkrise, 09/30/2015),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一、宪法规则效力减弱,法治被侵蚀。“在德国统一1/4世纪后,由基本法确定的民族国家处在意愿危机当中,法治国家露出被侵蚀趋向,民主在弱化,权力分立的结构继续朝执行有利的方向偏离,以及联邦国家的发展失去了方向”。这句话的意思是:政府当权者的意志高于法律,而且制衡行政权力的议会权力无法对其进行约束,因为政府与联邦议会的势力对比,“实际上是加强政府的作用,不利于单个议员”。

二、德国的所作所为对欧盟法治程序造成了致命的伤害。法律对政治的约束力消失了,处理欧元危机时无视条约,各联邦州在管理上也不忠实执行联邦法,“超越法律的实例不断堆积”。

三、德国的政党势力发展不利于选民。势力大的政党的政治主张日益趋近,导致选民实施影响力的可能性被剥夺,既然没有可选性,选民也就别无选择。加之政党资金配给,得票率达到1%的政党,可得国家资金配给,按所得每张选票0.50欧元计。此外,缺乏联邦层面上的直选与政党的组织结构特点,使德国的政党拥有自我决定和安排一切的权力:由于政府职位由党内高层指定,因此政党成员对党内当权者具有依附性和奴性,所有这些,“加剧了公民对政治的哑口无言。长此以往,这会威胁到对宪法规则的认可。”

这种政党政治会导致选举出现“播下龙种,收获的是跳蚤”。在2013年9月德国大选中,左派如社民党(SPD)遭遇历史性惨败,而基盟(CDU & CSU)获胜。但基盟的选票未能达到绝对多数,不能独立执政。基盟的传统盟友自由民主党(FDP)因得票少,连国会都未能进去。基盟不得不选择左派当中较温和的社民党联合执政。社民党的几大核心政策,比如全国性最低工资等,都被基盟妥协接受。随着基盟在默克尔的领导下左倾,保守党为主的联合政府反而成了左派政府。德国人不得不吞下这枚苦果:多数德国人选了右派,得到的却是个左派政权。

德国政府的舆论独裁

这次难民危机中,德国政府对舆论实行管制,让人深感默克尔政府在背离民主的路上走得实在太远了。

难民潮开始之时,“欢迎文化”占主导地位,德国媒体受“政治正确”的约束,与默克尔政府保持一致,但社交媒体上却爆发了关于无限庇护权的激烈争议,许多发言者深感忧虑: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接收这么多人?必须照顾难民的这个社会福利国家到底有多大能力?文化融入的可能性如何?许多网民抱怨,政府在做出决定时未倾听选民的声音。

对政府难民政策提出质疑者被打入“黑暗德国”,其言论一律被看作是“新纳粹的种族歧视言论”,于是出现了德国版的网络监控。9月14日,德国法务部长马斯(Heiko Maas)召见了Facebook代表团,要求建立一个由Facebook、民间社会组织和NGO组成的工作小组,迅速删除“仇恨帖子”,除了删帖之外,还要加强用反证来对付仇外言论。9月下旬,在纽约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间隙,默克尔当面提醒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Facebook涉难民种族言论增多,扎克伯格承诺严控。

这一控制舆论的做法,导致德国一些知识界人士忍无可忍,柏林洪堡大学东欧史、斯大林主义研究专家Joerg Baberowski 教授在瑞士《新苏黎世报》发表《德国将自己变为美德国家》,警告说:德国政府无视公民的担忧,使用舆论专制统治德国。媒体追随政府以保持政治正确性,对舆论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从德国的现实来看,公民的疑虑与提出的问题都是有道理的。这种舆论专制的后果很严重,导致公民对政治冷淡,德国“社会和谐和凝聚力面临危亡...但总理却对她一手制造的灾难视而不见。在别处,政治家已因小错下台了”。

默克尔及其同僚的错误在于他们将言论自由当作表达真理,认为“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应该被删除并限制。在对言论自由与法治的关系上,德国人的认识确实远不如美国人。

美国“权利法案”的第一条是:“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一种宗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要求申冤的权利”。在美国,“言论自由”和“追求真理”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楚。言论自由只有一个目的,即保证每个人能够说出他自己的声音,保证这个世界永远有不同的声音。而绝不是保证人们只发出一种声音,哪怕公认为这是“真理的声音”。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一直认为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是为了追求真理,因而导致出现言论管制:当局或者当局认可的一群所谓的“大多数”,经常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宣布为“真理”,以此扼杀不同意见。

在难民问题上,德国政府应对失据、违反法治引发的社会反思,已经超出了难民问题本身,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批评者在反思文章中都会写上“自从两德统一以来”,用这种方式追溯问题的起源,应该是被所谓“政治正确”长久压抑之后的爆发。

德意志民族曾经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这次难民危机应该促使德国人深入思考并采取行动,法治弱化既然已经危及德国,扭转这一趋势就是当务之急。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从德文资料的翻译及细节的查核了解上,得到德国网友野罂粟大力帮助,特此鸣谢)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发表于 2015-10-5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rstwasser 于 2015-10-5 10:11 编辑

mark。下半截有拍美国马屁之嫌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奇了怪了!德国大权在握的基本都是德国人吧,其他族裔的毕竟是小部分!
作为从政方面的人应该比我们更清楚结果,
可是为什么他们就放任自己的国家走向亡国灭种之路呢?
自己把自己国家给作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篇文章非常中肯。
比起依法办事偶尔出现的僵硬死板,领导人和领导群体的率性而为好像更加可怕一些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从来就没宪政,法治过。德国搞这个才几十年,这东西哪里是几十年能搞定的事情。刚刚从上次灾难中出来没多少时间,马上又投入到新的灾难中去。充满热情,另人敬佩。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blastwave 发表于 2015-10-5 10:23
德国从来就没宪政,法治过。德国搞这个才几十年,这东西哪里是几十年能搞定的事情。刚刚从上次灾难中出来没 ...

+1,就是这样,和英国法国比,德国还是缺乏宪政的根基

只是标榜的很民主而已罢了

德国一直推崇强人政治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2: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要顶,分析的比较全面,看看民主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2: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c3 发表于 2015-10-5 12:16
顶这篇文章不会被骂纳粹吧!

不会又不是你写的,感觉怎么像以前的犹太人,要到处躲藏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黑 说不定有多羡慕 X婆的权力,为所欲为

大家看看 纸牌屋....在美国 总统这个位置 做得上去,未必坐得稳...权力制约极其严重....

X婆绝对可以约金三胖喝茶....心得分享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Die von den Nutzern eingestellten Information und Meinungen sind nicht eigene Informationen und Meinungen der DOLC Gmb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AGB|Impressum|Datenschutzerklärung|萍聚社区-德国热线-德国实用信息网

GMT+2, 2025-9-12 05:07 , Processed in 0.08784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