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new 发表于 2015-11-28 15:50

加拿大也是不断刷新下限

本帖最后由 happynew 于 2015-11-28 14:58 编辑

引自BBC新闻报道:在土耳其海岸溺亡的叙利亚儿童艾伦·科迪的家人表示,加拿大愿意收留他们家族。
艾伦的姨妈缇玛·科迪生活在加拿大。她对加拿大广播公司(CBC)说,艾伦的叔叔及其家人会获得难民庇护。
而加拿大官员只证实,艾伦家人的申请正在受理中。


背景:溺死小男孩是他爹得知德国开放难民申请后,投机冒险带小孩上船的!记住,是开放政策之后!并非德国默克尔看到新闻后的开放之后。真正的政策开放是在小男孩事件之前。千万不要搞错因果关系。

小男孩他爹之所以消息灵通,登上头批冒险的船,也据悉是从事蛇头工作的原因。

小男孩他小姨多年前已经高瞻远瞩地偷渡到了加拿大,一直想接他家人或蛇头生意的客户来加拿大,多年一直被拒签。小男孩死后,该小姨还开国际记者会,说是,加拿大政府也是凶手,要不是加拿大拒绝,他家小孩不会死。该女也是颠倒黑白的高手。

现在加拿大政府,居然同意了他家的申请。真是刷新下限啊!助纣为虐!

最諷刺的是,小男孩根本不是戰爭難民。
這一家庫德族家庭,正確的姓氏是沈紐(Shenu),但各大報導常稱之為庫迪(Kurdi),其實是「庫德仔」之意,因為是庫德人,所以被管叫庫德仔,不是真的姓「庫迪」,沈紐一家最初的確曾經是戰爭難民,原本住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2011年起敘利亞內戰爆發後,沈紐一家離開大馬士革,先轉往敘利亞北部名城阿勒坡,阿勒坡隨後也捲入戰火,2012年起阿勒坡之役開打,戰事一直進行至今戰線仍犬牙交錯,沈紐一家再度逃往北部邊境庫德族大城科班尼。
科班尼後來在2014年發生可歌可泣的科班尼圍城戰役,當時伊斯蘭國對科班尼發起全面圍攻,包圍到只剩北面與土耳其接壤之處,科班尼一度危急,但庫德人誓死奮戰,其堅苦卓絕的精神,終於喚來美軍空中支援,加上伊拉克庫德援軍前來助戰,最終在浴血激戰四個月後擊退伊斯蘭國大軍,並讓他們受到上千人的損失,整個過程由於各國媒體從安全的土耳其境內遙遙相望,而得到充分報導。戰役過程中科班尼遭到嚴重破壞,許多地區都無法居住,許多庫德人英勇戰死,或是在市街戰中遭入侵的伊斯蘭國部隊闖入屋內槍殺。
但是這些跟沈紐一家沒有關係,因為2012年時,離圍城戰發生還早得很,他們就已經又從科班尼遷到土耳其定居,3年來都在安全的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附近生活,完全不受戰亂侵擾,也就是,這次他們想偷渡到歐洲,根本不是受到戰火威脅而必須離鄉的戰爭難民,而是想改善生活的經濟移民。
照片上能告訴我們許多資訊。真正的戰爭難民,衣杉破爛、全身傷痕,連鞋子都沒有,真正在敘利亞內戰中受苦受難的兒童,其死亡照片才更叫人不忍卒睹:有的死於毒氣攻擊,還留著死前張大著嘴巴窒息而死的神貌;有的死於炸彈,身體支離破碎;有的遭流彈所傷,血流遍地。諷刺的是,這些更悲慘無比的照片自2012年起就由敘利亞前線的各國記者們持續公諸於世,卻反而不如這次的小男孩照引起全球注意。
比起真正的戰爭難民,小男孩衣服光鮮,而非褪色又破爛;鞋底都還有紋路,而不是磨平、磨破,或根本連鞋子都沒有;白白胖胖的樣子,以及看來健康快樂的生前家庭照,遠非其他挨餓受凍活在恐懼中敘利亞難民小孩的瘦弱、驚懼模樣。
事實上,能計畫乘船偷渡的,都不是真正在戰亂中家破人亡的家庭,而是較富有,家庭經濟較佳者,以沈紐一家來說,他們就受到小男孩加拿大姑姑的幫助,偷渡費用高達四千美元,是姑姑資助才能成行,一般人想像中家園被毀而一無所有的難民哪能湊出這筆錢來?
沈紐一家付了偷渡費後就沒錢買救生衣,小朋友不會游泳,媽媽更十分怕水一直反對此行,但父親阿布都拉卻還是堅持要把全家帶上靠不住的偷渡小船,去海上乘風破浪,最後果然因沉船又無救生衣,導致妻兒全數溺斃的悲劇,人死為大,當下沒有人敢批評是這個父親該負最大責任,反而是怪東怪西怪罪歐盟,但是也逐漸有許多歐美網友發表不同意見認為:在美國,光是不小心把小孩放在車中,就會被告翻天,阿布都拉卻把小孩帶上毫無安全性可言的船上要渡海,還沒有救生衣,妻子拼命反對,他還硬要成行,要是類似事件在美國發生,他恐怕會因嚴重未盡父母應盡責任而遭重判。
也有人批評難民問題是「歐美煽動阿拉伯之春」造成的,這種說法也站不住腳。歐洲海上「難民」問題最早從2007年就開始了,阿拉伯之春或所謂茉莉花革命,發生於2010年底到2012年,從突尼西亞開始,蔓延到埃及、利比亞、葉門、敘利亞、巴林;而歐洲海上「難民」主要來源國之中,只有敘利亞一個是與阿拉伯之春有關的國家,其他都無關。

happynew 发表于 2015-11-28 15:55

至于阿卜杜拉的姐姐缇玛曾经协助她的另一个弟弟穆罕默德申请加拿大的难民庇护,但申请遭到加拿大移民部的拒绝。缇玛告诉BBC说,被拒的理由正是因为没有所需的护照和出境签证。 投奔怒海 今年6月,当艾伦科迪一家人的首次申请被拒后,他们根本没有希望得到所需的文件以便成功申请赴加拿大的庇护,于是他们决定前往土耳其的海岸线准备偷渡。 据阿卜杜拉的家人对BBC说,其实艾伦科迪一家人这次已经是第四次试图离开土耳其了。据信,他们这一次支付了四千元欧元(约4400元美金)来搭乘小船前往希腊,但却不幸遇到风浪。 据阿卜杜拉回忆说,当时他试图驾驶小船加速离开,但一个巨浪打来,把小船打翻了,结果他的家人也不见了。 阿卜杜拉表示,他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孩子,而且每天早晨都吵醒他来跟他玩。

happynew 发表于 2015-11-28 15:57

据英国每日邮报9月11日报道,来自伊拉克的Zainab Abbas与震惊世界的遇难小移民小艾兰同一艘船,她的两个孩子在海难中身亡。近日她打破沉默向澳大利亚电视台揭露,他们偷渡用的救生艇,自始至终就是艾兰的父亲Abdullah在操纵,他本人就是偷渡的蛇头。在落水后,他还曾恳求别把他供出去。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11-28 16:09

如某人所说,被坏人利用

金秋容平 发表于 2015-11-28 16:24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5-11-28 15:09
如某人所说,被坏人利用

被坏人利用,又不是说每一件事都是在被坏人利用,是说坏人操纵大局势。
你站高一点嘛。

看看123 发表于 2015-11-28 16:26

如果还在叙利亚,或许已经被炸死了。毕竟都是一条命,谁不愿意逃出来。

ADW 发表于 2015-11-29 00:52

这也是因为逃避战火,还好了

Truecar 发表于 2015-11-29 02:31

加拿大实际就是德国的一面镜子。现在的左派政府就是头巾党和移民们选上去的,包括华人在内。结果左派一上台就大批收难民,华人又开始反对,可惜已晚,华人从来不占人数上的优势。这是典型的移民以人数夺取政权的例子。

zhiga_xi 发表于 2015-11-29 05:47

步德国后尘,2万5千人呀!如果军营住不下,还是有可能往市区里送的。 加拿大现在也是各种抗议,游行,抗议,网上签名反对等等。但是新选出来的这个脑残小帅哥根本不理会。 还逆天下而大不为,撤出反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拿大也是不断刷新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