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公知雄文-时代周刊“年度人物”默克尔其人其事:一个关于救赎的传奇
她是一个传奇——一个在专制制度下长大,却对其深恶痛绝,并在自由世界领导、推广和坚定践行自由价值观的传奇。12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这是29年来《时代》周刊首次将一位女性评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过去一年里,债务危机、难民危机、乌克兰危机、恐袭危机撕裂欧洲,但默克尔应对出色,成绩斐然,她展现了非凡的领导力和、柔润性,以及对自由民主价值的坚定信仰。 在“铁娘子”的另一面,是她身形略胖,衣着普通,表达能力不佳,更像一个家庭主妇而不是一个大国领袖。至于个人魅力或者口才,她完全站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反面。在2013年大选的电视辩论中,她的对手施泰因布吕克的发言简练而犀利;默克尔则一如既往地唠叨个没完,说半天也没说清楚。和别的领袖不太一样,默克尔身上体现的是另外一种价值观:人性、慷慨、忍耐,她让人们看到德国的强大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而不是记忆中那样代表着战争与毁灭。来自东德的平凡女人1954年,默克尔出生在德国北部汉堡的一个牧师家庭里。中学时期,默克尔就能够背诵出所有西德(联邦德国)内阁成员的名字。从那时候开始,她对民主、政治就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在9岁那年辗转听到肯尼迪《柏林墙下的演说》“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童年默克尔)但那个时候的东德(民主德国),既不民主,也不共和,它实施的是奥威尔式的恐怖统治。由于当时教会与东德政府之间的紧张关系,在承受着家庭背景的生活痛苦与价值观压抑的同时,默克尔被迫忍受,并选择了自己并不热爱的自然科学。 与默克尔的不幸类似,为了肢解和报复希特勒的德国,美苏联手,将战前的鲁尔区和萨尔工业区都划分给了西德,而把技术工人留在了东德——人和机器被分开了。东德仅有的几个工业城市中,开姆尼茨、德累斯顿也都在战争中被盟军的炮火给击成了灰末。 (战后德国的废墟)为数不多机器设备被苏联人拆解送上火车,更是摧毁了东德人生活的最后希望,所有的技术工人在这个时候都无事可做。而同作为战败国的西德受益于马歇尔计划,却拿到了仅次于英法的援助数额。于是,东西德之间本就因历史原因存在的经济差距更加拉大。大量的东德人偷渡过边境去往德国的西边。 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的巨大差异,默克尔看在眼里,却无能为力。1989年11月9日,这个时候命运给她打开了一个缺口——象征着集权铁幕的柏林墙倒了,默克尔的人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转机。一个月后,默克尔走进了“民主觉醒”的办公室,向负责人问道:“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这一年,一个来自东德的女人进入了德国政坛,并将从此改写德国的历史。 “小女孩”蜕变成“铁娘子”1990年,默克尔所在的“民主崛起”与基民盟在东德地区的组织合并,默克尔随之成为基民盟党员。1990年底,在两德统一后的第一次大选中,默克尔成功地获得了斯特拉尔松·吕根·格里门选区的直选席位,成为联邦议员。不久,又被科尔纳入内阁,在德国政坛中崭露头角。初入仕途的默克尔给人的印象是矜持和不苟言笑,有时甚至显得有些拘谨和腼腆。然而在科尔的关照下,默克尔很快地成长起来,在基民盟内平步青云。因此,有人把她称为“科尔的小女孩”1999年底,基民盟在科尔时期收受政党捐款的“黑金案”被揭露,全德震惊。不久之后,基民盟党主席朔伊布勒因为脱不开干系而宣布不再竞选党主席一职,默克尔当选为基民盟主席。基民盟原是西德地区的保守党,该党历来都是“男人的天下”。在默克尔接过基民盟大印之初,许多人对她并不看好。认为她不过是一个靠他人提携而走上权力巅峰的“政治花瓶”。特别是党内那些野心勃勃的新生代政治家,私下里都在打着取而代之的如意算盘。但如今,基民盟依旧掌控在一个来自东德的女人手里。 2005年她正式代表基民盟,与施罗德角逐下任总理。在大选中几乎打成平手的基民盟与社民党在近两个月的联合组阁谈判中取得共识,确认由默克尔出任联邦总理。曾经的 “小女孩”,站在了德国的权利的顶峰。“特娘子”的强硬环顾世界,政治领袖民望低迷、施政阻力重重是一个普遍现象,高支持率往往只存在于选举结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后就难以为继。而默克尔是一个异数,自2005年担任总理以来,她的民望不仅历久不衰,而且持续上升。可以说,在一个众声喧哗的社交媒体时代,默克尔树立了另一种领导力典范。默克尔任总理后,大力修复因前任施罗德政府强烈反对伊拉克战争而陷入低谷的德美关系,使两国关系显著升温;在对俄关系方面,默克尔刻意淡化施罗德与俄前总统普京确立的德俄战略伙伴关系。 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德国大联合政府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挽救大银行和刺激经济上。联邦政府制定的各种救市措施如经济刺激计划、银行拯救计划、限制银行高管薪酬的规定等为扭转德国经济颓势起了积极作用。 在今年7月爆发的新一轮希腊债务危机中,对于病入膏肓的希腊,默克尔强硬的表态让人印象深刻:财政紧缩是希腊应对欧债危机唯一正确之道,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铁娘子”的亲和与柔情在长期代表柏林与全世界交往的过程中,这位“铁娘子”在以男性为主导的政治角斗场上丝毫不露怯,反而在各种场合营造出颇为有趣的外交佳话。因为默克尔的亲和,卡梅伦多次将自己比作“默克尔阿姨最喜欢的一个侄子”。在今年的巴黎百万人声援《查理周刊》大游行中,奥朗德与默克尔手挽手前行,默克尔闭目将头靠在奥朗德肩头的照片,让“极度悲伤中的法国人”深受感动 (默克尔与“侄子”卡梅伦)她的亲和不仅为他赢得了国际赞誉,也为经济动荡中的德国人提供了难得的安全感。她的支持者都亲切地叫她“安吉”,德国则媒体称她“Mutti”——德语中是“妈咪”的意思,这一称呼是由比默克尔大10岁的德国前经济和技术部长迈克尔•格罗斯起的。“Mutti就是照顾你的那个人,在你饥饿时给你做好吃的、在你害怕时握住你的手。”在工作之外则是她与丈夫相处温馨的一面。“当我翻动炒锅的时候,就忘记了自己是一国总理。这时没有人打扰我,我也不用和政府发言人通电话。”做饭让默克尔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她说这时的自己是最自由的。作为德国太太,默克尔的招牌菜是奶油馅饼,比较拿手的还有西红柿烩汤和炸猪排。她常为丈夫烘焙李子蛋糕,这也成为默克尔在家待客的常备甜点。 (德国女总理默克尔和丈夫约阿希姆•绍尔(右))默克尔——德国的力量可以用于拯救而非毁灭默克尔,这位当今欧洲最有权力的领导人也曾经是一位难民。默克尔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长大,但那里既不民主,也不共和。举凡其他西方大国的领导人,没有一个人像默克尔那样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过,那段压抑的经历让默克尔懂得了自由的可贵,以及人民为了获得自由所冒的巨大风险——这也是她不顾内外巨大压力,敞开怀抱接纳和拥抱欧洲难民的原因(承诺德国未来数年每年接纳50难民)。过去70年,德国尝试了各种办法,努力从国家主义、军国主义和种族屠杀的黑暗记忆走出来。默克尔的价值理念很鲜明,那就是民主、人道、博爱和宽容,她要向世界证明,德国的力量可以用于拯救而不是毁坏。在一个国家重塑其身份和印记的过程中,出现像默克尔这样的领导人是罕见的。 (默克尔与难民合影)在欧洲迎来了自二战以来最大的难民潮的最艰难的时刻,“铁娘子”却坚守自己的立场。此时攻击正从四面八方纷涌而来。美国共和党的特朗普称难民是“特洛伊木马”,默克尔大量接收难民的做法根本是“发疯”;国内的抗议者骂默克尔是“叛徒”;默克尔的同伴警告接收难民会引发民意反弹;而她的对手大肆渲染经济奔溃和文化自杀的可怕后果。更有保守者称:“德国正在引进伊斯兰极端主义、阿拉伯反犹太主义、各民族间的矛盾,以及对社会法律的不同理解。”当默克尔一次次告诉她的人民“我们可以做到”时,牺牲的却极可能是自己的政治生涯(因力排众议接纳难民,她的支持率已经直线下降了20%)。眼下,这个动荡的世界又一次陷入激烈的辩论中,试图在安全和自由之间取得平衡。而默克尔把难民视为受害者,而不是应给予驱逐的入侵者,这位成长于冷战铁幕下的女人,坚决站到了自由与爱的一边。(默克尔正在安慰难民女孩)在这位牧师的女儿手中,怜悯是有力的武器。你可以不同意默克尔的观点,但无法否认,在面对暴政和私利面前,她比大多数政客更勇于对她的国家提出要求,以一颗自由博爱之心,毅然踏上救赎的艰难之路。这或许就是29年来《时代》周刊首次将一位女性评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原因!因为,每个人其实都需要救赎! 恶心 恶心 莫娘的想法太理想话了,不知道有养虎为患一说,如果真的有她想的那么好,这个世界早就太平了,中东那边就不会像一锅粥 恩 好又来一个跪舔的ID 这个国家被一个牧师的女儿和一个真牧师把持着,大家都祈求上帝去吧 本帖最后由 Linux_Handy 于 2015-12-14 10:18 编辑
sanny 发表于 2015-12-14 08:56
莫娘的想法太理想话了,不知道有养虎为患一说,如果真的有她想的那么好,这个世界早就太平了,中东那边就不会像一锅粥
你觉得一个能在自己恩师落难时第一个站出来提议把他踢出党派,为了学术上能被帮助而和一个叫Merkel的人结婚的投机分子,会是什么理想主义吗? sanny 发表于 2015-12-14 08:56
莫娘的想法太理想话了,不知道有养虎为患一说,如果真的有她想的那么好,这个世界早就太平了,中东那边就不 ...
你也是太善良了,竟然相信这种政客是理想化!!! 不管她过去如何,现在的她,正带领德国走向自杀。她的救赎,只是拿德国八千万老百姓的生存和安危,来救赎了她自己的声望。如此的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奇葩 本帖最后由 umzug2013 于 2015-12-14 11:58 编辑
谁出钱?发给作者发的工资? 以救赎为名的卖国行为 sanny 发表于 2015-12-14 08:56
莫娘的想法太理想话了,不知道有养虎为患一说,如果真的有她想的那么好,这个世界早就太平了,中东那边就不 ...
“理想”!
她还能活几年?不计后果地给自己搜脂瓜粉,涂抹全身!! 造的孽是要后来的人承受着。。。
象她这样没孩子(断子绝孙)的主不用担心“祖上不积德” !!! 国内公知就好这一口! 没有勇气看正文。题目就已经把人熏倒了。 本帖最后由 堇色 于 2015-12-14 13:18 编辑
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置自己国民的切身利益于不顾,如此的自私任性,如此的随心所欲,要一国的人民和家庭,不,是要整个欧盟里的无数家庭为她不切实际的”崇高理想“买单,她是整个欧洲的掘墓者,她一定会遗臭万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