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5:06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5:10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3:50
第一次看到这里课本没有立体几何我也比较惊讶。 这东西纯属是锻炼脑子加进去的,至于除了杀死脑细胞外有 ...

说到底,中国初等教育是为了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准备的,在我看来并不是好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妥协的产物。导致的结果大部分本科生不愿学习,大学本科教育的失败。
那种大学本科是人生第一名片更是无稽之谈。高考优秀表明应试能力高,或者智商高,并不代表知识高。恰恰有用的知识大部分是本科阶段学习的。

在德国如果不想学习医科这样的限制专业,ABI并不是选拔性考试。自然不用搞那些练脑子的东西。用心读本科比啥都强。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5:12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4:06
学校是不会逼孩子不踢球多做题,但是高考制度摆在那里

高考制度和奥数没一点关系, 好像奥数加分也早没了吧,我国内就是读数学系的,哪怕数学系里玩过奥数的都没几个,只有一个是奥数全国拿过名次的。 而且同学里兴趣爱好多了去了,更不用说现在国内更看重这个了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5:22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5:31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4:22
我说的奥数只是举个例子,本意是有那半小时时间踢球,还不如多做做习题多背几个单词

那是家长的问题, 你给孩子半小时玩不就完了? 家庭教育是家长的事情, 小孩没考前三名就哭爹喊娘的有,小孩完全放养的也有, 家长自己控制的度,既然你不想小孩那么累,也可以啊。 到时候高考完了直接去英联邦国家读个大学不就完了?

说到底还是家长的执念,又想小孩不辛苦,又想小孩长大了高人一等,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5:34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4:10
说到底,中国初等教育是为了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准备的,在我看来并不是好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

“中国教育”更加偏近于一种应试制度,教育本身反而成了附加承载的内容。 中国大环境下,恐怕找不出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制度来取代这种应试制度。

但中国教育还应该另外开一条途径,帮助不适应这种制度却又确实有天分的人进入高一级学府深造。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5:37

cherry0102 发表于 2016-1-7 14:22
我说的奥数只是举个例子,本意是有那半小时时间踢球,还不如多做做习题多背几个单词

奥数这东西,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家长热情高都想看看自己家的是不是神童,大多数孩子从中学开始就没有机会接触这东西了。学校和老师会选材,你不是那块料,去几次就不要你了。

41884429 发表于 2016-1-7 15:42

你说的我基本都认同。你这条路走得我觉得也很不错!没在国内工作过,虽然德国目前工作挺不错的还在上升期,不过已经着手考虑回中国的机会了,感受一下两边才好对比。有个问题,这一来一去的,从手续阿,签证等方面来说,会有困难么?

QCheng1 发表于 2016-1-7 16:06

我觉得国内的家长如今也要看的。现在条件富裕的家庭并不怎么硬逼孩子整天学习,
而且比较注重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多才多艺健康成长。条件普通的家庭则是希望孩
子能学习成绩优异,将来提升社会地位。我有个同学前些年买了上海静安区最好小
学旁边的学区房,孩子也的确很优秀,我同学盯得也很紧。她告诉我说孩子班上同
学的家庭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中产家庭,出于对教育的重视对孩子将来的期望,在市
中心的一流小学买了学区房让孩子报户口,这种家庭都是逼孩子学习还有奥数钢琴
的。还有一种就住在市中心的有钱人,这种家庭不怎么逼孩子学习的,因为他们已
经站在了社会高层,占有了很多资源,为下一代条件都创造好了,孩子读书一般些
也没关系。

多么痛的领悟 发表于 2016-1-7 16:42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6 10:30
你不要低估我党,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治理雾霾的决心和意志哦

帖子写的很真实,我也同感。说德国人际关系简单的,只能说没有混到那个复杂的层级吧。。呵呵。。 的确,作为中国人,在德国公司玩政治玩人际你真的玩不过人家的。
关于气候治理,英国当年不知道花了多久。。历史会重演的,要对我大天朝有信心,不管50年还是80年。。

多么痛的领悟 发表于 2016-1-7 16:48

fifi 发表于 2016-1-6 10:47
LZ既然在国内如鱼得水又何苦再过来呢。。。。何况现在的德国已经不是原来的德国了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会腻的。来回待,不是挺好么。
而且,人家回来德国生活也许是中国老婆意思呢,撒娇卖萌的说:你也带俺体验一下德国生活嘛。人家就是想去遭罪嘛。。。 你反问为什么回来,我不太懂。就好像,楼主天天吃鲍鱼,忽然也想吃点德国青菜了。。

Leannbaby 发表于 2016-1-7 17:34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7 11:09
对,国内中学基本靠学校的老师,这边中学依然是靠补习班。除非天才型的,一般聪明的孩子都得上补习班才行 ...

搞错了吧,国内现在幼儿园都上补习班了,上中学不补习?

熊熊家族 发表于 2016-1-7 18:08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3:12
国内一样能学, 只要父母不压制, 小孩学兴趣爱好一点没问题。就怕父母逼着小孩去学他根本不喜欢的东西, ...

这个要点赞!

妖言惑众的微信转帖拦不住啊~~~~~~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2

无极 发表于 2016-1-7 08:35
赞同 lz,   只有真正两边跑两边工作生活的人才能理解!

哈,好像只有你们俩是两头跑。本人也是跑了十几二十年了。而且是一来二去再来再去,慢慢体会吧。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4

live 发表于 2016-1-7 11:00
我之前也是对德国的中小教育充满了赞誉和幻想,认为对比国内的孩子,这边的孩子好幸福,可以“自由健康”的 ...

恶性丛林法则是什么?没经历过啊,是指什么?高考吗?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5

live 发表于 2016-1-7 11:00
我之前也是对德国的中小教育充满了赞誉和幻想,认为对比国内的孩子,这边的孩子好幸福,可以“自由健康”的 ...

真真的就是这样。所以说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在哪都不变。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5

alen3x 发表于 2016-1-7 10:05
完全同意 国内教育是被逼的 小孩自己不想考大学就卖卖肉有什么不好如果自己开心 中国家长就是会操心太多

你肯定还没孩子。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0:57

抓紧时间 发表于 2016-1-7 11:09
对,国内中学基本靠学校的老师,这边中学依然是靠补习班。除非天才型的,一般聪明的孩子都得上补习班才行 ...

这个问题讨论了得有十几年了吧,还是没变化。10岁,太早了。对男孩子不公平啊。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1:07

仙林小童 发表于 2016-1-7 14:10
说到底,中国初等教育是为了高考这种选拔性考试准备的,在我看来并不是好的教育制度,是一种妥协的产物。 ...

对于中国国情来说,高考制度已经是最公平的了吧。不然哪来的凤凰男的问题

franzi 发表于 2016-1-7 21:08

如果从孩子将来工作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最能说明问题。

我个人感觉,一般说来德国大学毕业生竞争能力绝对不比中国大学毕业生差。不过我个人感觉也不一定准,欢迎拍砖。

这也侧面说明,中国那种高压式的中小学教育最后没有起到关键作用,反而耗费了孩子的美好童年。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1:14

franzi 发表于 2016-1-7 20:08
如果从孩子将来工作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最能说明问题。

我个人感觉,一般说来德国大学 ...

中国最大的教育问题是大学!所以中学毕业出来读大学还是不错的

neuruppin1 发表于 2016-1-7 21:15

franzi 发表于 2016-1-7 20:08
如果从孩子将来工作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最能说明问题。

我个人感觉,一般说来德国大学 ...

再加一句,作为高校教师,本人确实觉得中国的大学教育非常成问题。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22:23

franzi 发表于 2016-1-7 20:08
如果从孩子将来工作的角度来说,还是比较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最能说明问题。

我个人感觉,一般说来德国大学 ...

德国小孩没压力是因为德国社会贫富差距小, 很多家庭看小孩不是那块料早早就放弃了,读个AZUBI出来一样能活,中国压力大是因为中国社会贫富差距大,所有家庭死都要让小孩上大学。只能靠高考来刷人。所以才让你有“德国小孩小时候不努力也能读大学啊”的错觉, 归根结底是德国很多小孩自觉自愿的放弃读大学的机会。

但现在的现实是德国的贫富差距也在拉大, 德国大学现在入学人数在爆炸,而且这个趋势不会改变,因为德国现在社会再走下坡路, 以后大学毕业生和AZUBI的收入差距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德国小孩也会越来越苦B, 除非家长和小孩真的无欲无求,小孩大了一辈子当KASSE都无所谓。

现在这个世界有几大事实无可辩驳
1. 全球化加速人才交流
2. 贫富差距在拉大,虽然赤贫减少了,但是有钱人更有钱,而且中产阶级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
3. 全球资源根本不够全人类一起享用

看明白大家自己决定该怎么教育小孩吧。。。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2:30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4 编辑

41884429 发表于 2016-1-7 14:42
你说的我基本都认同。你这条路走得我觉得也很不错!没在国内工作过,虽然德国目前工作挺不错的还在上升期 ...
RT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2:35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4 编辑

xianwubo 发表于 2016-1-7 13:40
推荐LZ看看德国电影,Frau Müller muss weg! 然后也许你会对德国中小学教育有个新的认识。
另外,LZ ...
RT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2:46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4 编辑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7 12:24
我又从中读出一个信息,楼主一家应该不是一线城市本地人吧。 北京或上海的中学,区重点水平以上的,都是秒 ...
RT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2:49

本帖最后由 Uldenbaturu 于 2023-7-4 09:04 编辑

klsharp 发表于 2016-1-7 13:07
我也觉得, 就从LZ说的“只要想学,都能学得会”, 就能看出LZ估计不是个学理科的,学理科的都会有清晰的 ...
RT

41884429 发表于 2016-1-8 10:16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1:30
手续肯定是相当的麻烦啊,特别如果中德合同来回换的话,社保问题得好好研究下,要不就放弃一边

这样啊,那看来决定之前还是要好好想清楚啊。顺便说一句~老乡,你好!!

明天晴 发表于 2016-1-8 10:35

hauke 发表于 2016-1-6 10:23
我就把话放着,雾霾50年内治不好!

上面评论亮了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16-1-8 10:43

Uldenbaturu 发表于 2016-1-8 01:46
我是北京土著,看着身边不少同学卖了家里的100多平大房子,然后去换30平学区房就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 ...

那信息也能对上,就算你是一线出来的,你也不在家乡工作,不然很难想象要回到德国有足够的理由。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