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ia
发表于 2016-1-18 21:51
如果德国人生安全都不保了 浮躁 地沟油什么算什么保命第一
vermieten1
发表于 2016-1-18 22:00
kokia 发表于 2016-1-18 20:51
如果德国人生安全都不保了 浮躁 地沟油什么算什么保命第一
那是啊,这也是底线啊,不过应该你还没被威胁到人生安全,不然应该已经撤了吧哈哈
vermieten1
发表于 2016-1-18 22:01
vorig 发表于 2016-1-18 20:46
这个我是能理解的。对我而言,德国已经是我的第二故乡了。虽然我是准备回国的。但是我不能就此否认我对德 ...
我能理解真准备回国的或者已经回国的往往会惦记起德国的好来来了,毕竟人都有感情的
kokia
发表于 2016-1-18 22:09
vermieten1 发表于 2016-1-18 21:00
那是啊,这也是底线啊,不过应该你还没被威胁到人生安全,不然应该已经撤了吧哈哈
说要撤的 有几个卖房子 卖地的阿 只要有工作 有几个真正撤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1-18 22:14
vermieten1 发表于 2016-1-18 20:26
既然你做好回国的打算,那何必太在乎德国和德国人变成啥样啊,我不太理解啊,像我们这种不想回去的才会 ...
我不理解你为什么对中国人追求财富那么大的负面看法
这总比追随什么邪教好吧?
而且,你自己个人不也是选择了在一个物质丰富富裕生活保障度高的国家生活吗?
如果,你选择在深山老林里过着简朴苦修的生活,我还可以理解你的这种态度
但你一边享受着高质量的物质财富,一边看不起别人追求它,
我实在看不明白
无可救药
发表于 2016-1-18 22:19
居然又回到回不回国的老生常谈上面去了。其实有本事可以争取外派的职位离开德国嘛
QCheng1
发表于 2016-1-18 22:21
本帖最后由 QCheng1 于 2016-1-18 21:23 编辑
kokia 发表于 2016-1-18 21:09
说要撤的 有几个卖房子 卖地的阿 只要有工作 有几个真正撤
绝对有。身边好不少人已经作其它打算,其中就有准备卖房子回国的。
当然每家情况不同,更多是观望。铁了心呆在德国的已经不多了,至
少也为下一代打算其它后路了。
八国联军回马枪
发表于 2016-1-18 22:25
回国感受,这个社会病了 送交者: 雨中飘荡的回忆[布衣] 于 2016-01-17 11:56 已读 23027 次 大字阅读 圣诞回国一趟,和以前相比,这次回国之行给我一种强烈的虚浮感,中国像是一座没有地基的架子楼,一米一米地加高,一块一块地粉刷,稍有风吹草动就乱晃。 我小叔做地产承建的,一个沿海三线城市,去年一年一笔买卖都没有,房子卖不出去,钱收不回头,开发商欠他的钱,他欠下面的钱,5000多万的债务压着,每 天都睡不着觉。因为压力大,甲状腺出了问题,长了一个瘤子,请北京的专家开飞刀,幸好是良性的。小区一直在建,但是没有入住率,到了晚上每户的灯都是黑 的。 相比三线城市房地产的萧条,一线二线的房价增长迅猛。我哥哥在上海安了家,06年买的房子,90几平,70万。现在这房子已经涨到450万了,因为有了孩 子,双方父母偶尔去住住带孩子,我哥想要换个大点的,2014年看中了一套130几平的,当时价格是400多万,他自己的房子当时300万,因为有100 多万的差价,所以一直在权衡,等去年准备下手买的时候,有了新政策,多了很多税,平白无故比原先的差价又多了几十万,然后就不买了。现在基本不动换房子的 心思了,130几平的房子已经卖到了600多万,而且还在涨。周边城市例如苏州的房子涨幅也很大,一天一个价,都造成了小范围的恐慌,拿着钱想买房子的人 变得神神叨叨的。 反腐看似有成效,是正义之举,但也不是那么回事,真正受冲击的都是基层公务员,没了福利没了奖金,正规收入很低。表妹在上海虹口区检察院,每月的工资 6000多,额外奖金福利几乎没有,这么多收入完全不能支撑生活开销。二舅是三线城市里的区委办主任,仍旧是各种应酬,大半夜都有狐朋狗友一起吃喝玩乐, 茅台照喝不误。我问二舅难道没有因为反腐而稍微注意一点吗?二舅直说“你不懂啊”。 姨父是上海长征医院的医生,但是不受领导待见,每天累得够呛地上班,下班还要去动物房做实验,还要写标书,回家还要熬夜写论文,每年30几万收入而已,到 现在都评不上副教授。医院里一个学生说的真人真事,这个学生的导师是个女的,女医生的老公是副院长,那女的看中一辆车,70几万,打电话给院长老公,下午 直接从老公办公室拎着一箱子钱去买车,就是这么有魄力。姨父说,上海华山医院(也可能是新华医院,我分不清名字了)的骨科主任,年收入2000万。反腐根 本没有什么成效,该贪还是贪,贪不了的还是贪不了。反贪反而激发了国内的浮躁,一种仇富仇官的情绪四处蔓延。在国内亲历了股市熔断暴跌,周围很多人都在炒股,有钱没钱都在炒,有的证券公司更是推出了配资业务。人们争先恐后投身股市,却赔得精光。不禁感慨,普通人有钱干点什么不好? 国内开车直接是疯狂模式,变道不打灯,随意变道,互相挤,狂按喇叭,不按规定让行。很多行人随意穿马路,电瓶车抢道,车不让人,人不让车。稍微适应几天之 后我也变得野蛮,自己察觉变得野蛮之后有点羞愧,但是真的没办法,否则根本开不了车。跟朋友小聚一下,有时候去的是一般的馆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吃着吃 着,旁边桌子上的人就旁若无人地抽烟,高声喧哗。在国内坐公交,人们永远先坐靠走道的位置,有别人来了他们也都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侧一下身,放别人挤进去, 从来不会自己主动往里挪一下。公交地铁永远是靠抢位子,老的小的一窝蜂挤上去,腿脚屁股并用,不够坐了也硬用屁股挤出一个位子来。地铁上的人都是异常冷漠 的,冷漠到厌恶,但凡有点挤了,看你的眼神就是嫌弃厌恶,非常不情愿。好像地铁有魔力,可以把友好变成不友好。 还有说得最多的空气污染,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但是全民关注度很让人不安。中小学动辄就因为重度污染停止户外活动,出门随处可见戴着各式口罩的人们,捂得只剩两个眼睛,实际上可能并没有什么卵用。 国内的浮躁还表现在全民虚荣,直接导致物价虚高。随处可见的水果6,一个打工的店员也是水果6,可能一个手机就要花掉2个月的工资。三线城市的商场衣服价格都上了4位数,随便一件薄薄的就要几千,牌子也没听说过,一个乡镇卫生院院长的老婆身上穿的都是1万多的皮草。 很多很多的,临回欧洲的时候有了一种逃离的感觉,当飞机降落的时候,心情舒畅。这样的中国,真的没法回去了,也回不去了。
八国联军回马枪
发表于 2016-1-18 22:26
地铁上的人都是异常冷漠 的,冷漠到厌恶,但凡有点挤了,看你的眼神就是嫌弃厌恶,非常不情愿。好像地铁有魔力,可以把友好变成不友好。 还有说得最多的空气污染,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
vermieten1
发表于 2016-1-18 22:27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1-18 21:14
我不理解你为什么对中国人追求财富那么大的负面看法
这总比追随什么邪教好吧?
而且,你自己个人不也 ...
我感觉我说的跟你不是一回事情,我不是说不让国人追求财富,而是我呆惯了德国会不习惯那样节奏的生活,你又会说德国以前没富裕之前也是这样的,好吧就按照你说的,我就是不喜欢返回那种社会原始积累时候状态,我更喜欢待在现在这个样子,但我又没拦着大家愿意回去追求,我要等实在呆不下去了才走,我看不少人也是这样打算的
Leannbaby
发表于 2016-1-18 22:44
Taylorzhuang 发表于 2016-1-16 21:07
说真的我觉得德国生活不是一般的无聊 起码在国内三五两天就约吃饭喝酒唱k 而这里过得跟养老一样
老吃饭喝酒唱k不觉得无聊吗?
fusion
发表于 2016-1-18 22:58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1-18 21:14
我不理解你为什么对中国人追求财富那么大的负面看法
这总比追随什么邪教好吧?
而且,你自己个人不也 ...
财富毕竟只是个数字,只有把它换成东西才有价值,但是国内可能在一定财富内还是不能换到自己的想要的东西,可能德国有些东西不用很多财富就能换到,目的达到,过程就不重要了。追求财富是个过程,不是目的。当然也有比如梅婆这类的已经把追求权力作为目的了
fmage
发表于 2016-1-18 23:02
一眼就看透,发这样的文章其目的就是:在国内不爽了,写文章发泄,借此来证明留在德国生活的正确。
国内,德国各有各的好。作者的亲戚们在国内还是过得不亦乐乎,只不过在他面前发发牢骚,他就信以为真了。呵呵。只有我们这种人才会在德国和中国之间来选择,国内的人只会骂国内的不好,让他真的移民国外,恐怕80%都犹豫了。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1-19 00:05
本帖最后由 澜风抚袖 于 2016-1-18 23:10 编辑
fusion 发表于 2016-1-18 21:58
财富毕竟只是个数字,只有把它换成东西才有价值,但是国内可能在一定财富内还是不能换到自己的想要的东西 ...
那国内就是需要通过追求财富才能换来那些在别的地方不需要很多财富就能换到的东西
所以,国内的人就需要适应那种环境
应该把财富理解成资源,而不是数字
人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一种天性,所以,我觉得国内的人活得挺明白的,
先把资源追求到手,再说别的美好生活,因为资源可以换美好生活
当然可能有不少人在追求的过程中有不法行为,损人利己,那是不对的,但追求的目标本身没问题吧?
再回头说,在某些国家一些不需要很多财富就能换到的很多东西
至少,作为外来人,也是有代价的,也就是说,也是先付出代价才能在这里享受这种便利的
所以,其实也是先追求(符合某个条件,被允许使用这里的社会资源),
才有今天这个不需要付出很多财富就可以享受的生活的。这不也是一种舒适生活的追求吗?
我不觉得我们在德国生活的人那么不物质啊,因为德国本来就是全世界物质保障很好的国家之一。
但同时,在这次难民潮发生后,这种自以为低代价、低付出的生活也露出了它的弊端
因为我们都没有足够的准备,竞争力的准备,资产的准备等等,以为一生下来可以那么平静有保障的过
所以,其实我们手上的资源并不多,当因为环境改变,需要我们从新选择的时候,
其实我们并没有多少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做新的选择
而国内那些要不有钱,要不有才的,他们选择可以去的地方比我们多
甚至,他们对国内的适应力比我们强,留在国内对他们说,不是问题
而我们可能就一边担惊受怕,一边裹足不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才是中国人的生存精髓吧
fusion
发表于 2016-1-19 00:13
本帖最后由 fusion 于 2016-1-18 23:27 编辑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1-18 23:05
那国内就是需要通过追求财富才能换来那些在别的地方不需要很多财富就能换到的东西
所以,国内的人就需 ...
最后一句其实适用于任何地方,有人在安逸的情况下一样能保持斗志状态,但不必要用出来而已,对我来说,做事做到自己满意就好,什么叫自己满意,就是明天要死了的话这件事我会怎么做。另一方面也无大求大欲,但并不代表适应不了周围变化。国内有的奋斗其实很盲目,碰到真正的危机像无头苍蝇一样,所以我觉得在人而不在环境
yonalu
发表于 2016-1-19 00:41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1-18 23:05
那国内就是需要通过追求财富才能换来那些在别的地方不需要很多财富就能换到的东西
所以,国内的人就需 ...
对,我发现很多在这里呆久的人好像不能提钱,提钱就虚荣, 对钱特别不屑,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1-19 10:28
fusion 发表于 2016-1-18 23:13
最后一句其实适用于任何地方,有人在安逸的情况下一样能保持斗志状态,但不必要用出来而已,对我来说, ...
所以我一直说,德国中国生活方式(不涉及政治这些)好不好,其实更多是个人感受,
没必要用个人感受代表全德国或者全中国
“国内有的奋斗其实很盲目”,但我觉得德国不少人根本没目标(这种人在国内也有),
其实什么都不想,连目标都没有,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说到盲目的人,哪个社会都避免不了。像现在德国的难民政策,德国政府在我们看来,也是盲目地乐观,
一厢情愿地希望难民会像他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没办法,没有社会,每个人都是明智的。
我非常不赞同,主动选择德国生活的人认为他们不追求物质。
其实,德国是全世界范围内物质质量和保障都非常高的国家。
从大到小,德国普遍使用的产品质量都比大多数的国家好,甚至好很多。
就算在我们看来,德国不花什么钱的好水质好空气,那也是因为德国人均占有比全球人均高很多的资源,
可以把自己的部分资源出让,让别人帮自己生产必需的产品,让污染不发生在自己家。这个又关联到资本
的权利和操作。。。其实,就是资源占有越多获得美好生活的可能性越高
所以,进入德国这个系统,就自动提高了个人的资源占有度
这绝对和物质有关
只是大家生活在这里,周围的人都过着相似的生活,感觉不到差别而已
我不相信,如果大家第一次来到德国,看到物质上样样比国内差,还会有很多人选择来这里苦读,然后留在这里
vermieten1
发表于 2016-1-19 11:25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1-19 09:28
所以我一直说,德国中国生活方式(不涉及政治这些)好不好,其实更多是个人感受,
没必要用个人感受代表 ...
mm你说了这么多德国的好就是很多人不想回中国的原因,因为德国这样的社会环境是代表中国以后发展的目标,为何我要急急忙忙选择返回原来相对落后的状态呢,当然除了这个傻叉政客的难民政策不知道给德国未来带来什么样的灾难,但现在再等等看,等到呆不下去了那也只能回去,对我而已现在还没到那个临界点
Herstwasser
发表于 2016-1-19 12:33
本帖最后由 Herstwasser 于 2016-1-19 11:36 编辑
原帖被到处转载,国内论坛也看到了,抱怨中国的帖子在各个地方看样子都很有市场。感觉活的真是水深火热的,个人认为这种机会主义者,在哪里都不会有归属感,也不会热爱那个地方。
vermieten1
发表于 2016-1-19 15:11
Herstwasser 发表于 2016-1-19 11:33
原帖被到处转载,国内论坛也看到了,抱怨中国的帖子在各个地方看样子都很有市场。感觉活的真是水深火热的, ...
机会主义者,那你干嘛来德国的,哪个地方适合自己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吧,一般人也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只是你觉得现在国内更高德国没落了所以想回国,那人家能说你其实也是机会主义者吗,
Herstwasser
发表于 2016-1-19 15:41
本帖最后由 Herstwasser 于 2016-1-19 15:10 编辑
vermieten1 发表于 2016-1-19 14:11
机会主义者,那你干嘛来德国的,哪个地方适合自己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吧,一般人也是水往低处流人 ...
机会主义者不会甘蔗两头甜的,当能力超强者除外,那种人在哪都无所谓。越是机会主义者,能力一般,往往顾此失彼。个人即不觉得德国有多好,也不觉得中国有多糟。
vermieten1
发表于 2016-1-19 16:33
Herstwasser 发表于 2016-1-19 14:41
机会主义者不会甘蔗两头甜的,当能力超强者除外,那种人在哪都无所谓。越是机会主义者,能力一般,往往 ...
不懂你想表达的意思,是说你自己不是机会主义者,所以只觉得中国一切都好而德国啥都不好吗,看来我们之间交流需要个翻译呵呵
Schwarzer_Tee
发表于 2016-1-19 17:07
澜风抚袖 发表于 2016-1-18 23:05
那国内就是需要通过追求财富才能换来那些在别的地方不需要很多财富就能换到的东西
所以,国内的人就需 ...
在这次难民潮发生后,这种自以为低代价、低付出的生活也露出了它的弊端
因为我们都没有足够的准备,竞争力的准备,资产的准备等等,以为一生下来可以那么平静有保障的过
所以,其实我们手上的资源并不多,当因为环境改变,需要我们从新选择的时候,
其实我们并没有多少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做新的选择
感慨,就是这样。来德国过日子,就是图德国社会的安稳舒适。结果安宁一旦被打破,就慌了,不知所措。
从好日子回苦日子,难啊。
八国联军回马枪
发表于 2016-1-21 11:00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送交者: wwwyu[★★★★超级大富豪★★★★] 于 2016-01-19 23:34 已读 10356 次 大字阅读 扫描果酱二维码
关注楼主新动态
【美国每年都有数万人死于各种枪击案,而2016年伊始,这样的厄运又落在了一名年轻的中国女孩身上。16日,一名年仅19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遭到美国女司机枪杀,引发当地华人和留学生愤怒,也引发了中国网络上关于种族歧视的讨论。本文作者常年旅居海外,与各国人士均有大量接触,根据自己的经历与观察,谈谈各国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授权观察者网刊发,以资读者参考。】
我认识世界各地的人,和阿拉伯人、非洲人交往完全没有融入问题,他们在见到你第一面的时候就接受你。而一些白人则是内心有种族歧视。从白人国家来的人,有大部分是有种族歧视的,他们歧视的不是华人有没有才华,不是歧视华人是游客或学生,而是种族歧视。先看个新闻吧,下面这个链接是英国的球迷在比赛结束之后把黑人扔出地铁,禁止黑人乘坐地铁,在视频里他们理直气壮地高喊 “we are racist”,在视频里他们边把黑哥扔出地铁,边说”fxck off“。之所以理直气壮是因为英国人认为种族歧视是对的。英国首相也说了要调查此事,但是,视频里明显是所有的英国人都在喊,不是一个人,是所有的人。
这就是2015年2月的事:
大家想象一下吧,在国内的哪个城市,你会被地铁车厢里的所有人扔出来,同时对你说“fxck off”。这个真的是国内没有的。种族歧视在英国是犯罪,为什么视频里的英国人都说“we like it”,因为他们真的认为下面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正确的。
什么是种族歧视
在中国的时候,也没有遇到过种族歧视,所以当出国之后一开始遇到种族歧视完全不明白遇到了什么情况,在不断地被西方白人歧视之后,我花了很长的时间考察西方各国,进行相关阅读。
种族歧视的理论依据是1870年由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继续阅读下文之前,必须明确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完全错,比如东亚人的智商比白人高,比日耳曼人高。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北欧的日耳曼人是优等人种,因为他们在寒冷的气候中进化,迫使他们发展出高等生存技巧,在现今时代表现为热衷于扩张和冒险。另外,相对于非洲的温暖气候,自然选择在寒冷的北部以更快的速度、更彻底地淘汰体格软弱和低智力的个体。大日耳曼主义者还论证,如果动物在体能和智力上适应其所在地气候,那么人类也是如此。这些思想得到当时的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全力支持,其中包括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此人是达尔文理论的早期捍卫者,并得到“达尔文的看门犬”的绰号。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除了白人之外,其他的人都不是人,是没有进化好的类人猿。白人中以日耳曼人最严重,虽然希特勒死了,但是日耳曼人经过希特勒的洗脑,种族主义的妄想症一直没有痊愈。
白人认为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直立人的脑容量是700ml,智人是900ml,日耳曼人以及其他白人是1400ml,然后你自 己 baidu 黑人和阿拉伯人的脑容量。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点击查看大图
所以日耳曼人认为他们(英国人也是日耳曼人)征服世界是因为他们在进化的最高阶,他们是人或者超人,其他的人不是人,是介于大猩 猩和人(日耳曼人)之间的类人猿,没有进化好。他们觉得自己金发蓝眼睛是进化的更高阶段。所以人(白人)是不可以被大猩猩搞的——在西方各国,之前的法律明确规定其他人种不可以和白人通婚(自己 baidu)。中国人的脑容量不是比日耳曼人大吗?是比他们大,但是他们还是把中国人归为有色人种,认为中国人是猴子。说实话吧,其实中国人在西方比黑人更受歧视,白人不敢明的歧视黑人,因为黑人会反抗,但是白人敢明的歧视华人,因为华人不知道什么是种族歧视也同时不反抗。下面美国最高法院在19世纪的一个判决中,判决书中认为黑人不是人。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书档案里可以查到的。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1960年代,美国的白人和黑人
被英国人彻底灭绝的塔斯马尼亚人,白人认为塔斯马尼亚人是 negro 从非洲迁徙到澳洲的一支: 有哪些留有影像资料但是已灭绝的动植物? - jinning li 的回答
在英语里 chinese 和 negro 是一个意思的,是一个骂人的词。negro 在中文里翻译成“黑种人”是翻译上的错误,英语里 negro 和 ”尼安德特人“是一个意思,指的是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史上的一个分支。negro 的意思是一种皮肤黑黑的,脑容量在1250ml 左右的类人猿,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尼格鲁人“。尼安德特人已经在地球的历史中灭绝了,白人用 negro 称呼黑人也差不多和”尼安德特人“是一个意思,指的是 negro 会和 尼安德特人一样从进化史上消失。
所以如果你用”negro“和黑哥打招呼,被打死都是活该。
nigger = negro
自己可以回顾的,美国电影里骂中国人的时候不用 idixt,dxnkey,bastxrd 等词的,直接用" You, Chinese. Chinese"。翻译到中文就是:“你这个又穷,又挫,又矮小的来自中国的类人猿。类人猿。“英国和美国等国还编出歌曲和押韵的诗歌来骂中国人:下面各种报道中用到的 Chink 在英语里就是 yellow negro 的意思。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下图,饮用水隔离饮用,除了白人之外都是有色人种,华人和黑人是一类的,类人猿。而且直到今天华人仍旧比黑人更受歧视。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白人国家的种族歧视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我把世界各白人国家的种族歧视进行了一下划分,仅供参考:
第一档,最严重的国家,当地人绝大多数在内心中把其他人种不当人,主要是雅利安人或准雅利安人居住的国家:挪威(案例 Anders Behring Breivik,这个挪威人冲到当地的夏令营,杀了 70 几个非日耳曼裔小孩),瑞典,丹麦,德国,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这三个是英国的一部分,虽然是凯尔特民族,但是受英国的影响,也非常严重。但是爱尔兰共和国的人就很好),英格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意大利北部(意大利北部被日耳曼人的一支,伦巴底人占领,伦巴底人后来和当地人同化。而意大利南部被阿拉伯人占领过,所以相对比较友好,不在此列)。英格兰人,是央格鲁 撒克逊人,央格鲁,撒克逊是日耳曼人的两个部落,在公元6到9世纪迁徙到了现在的英格兰。英国人自己移民过去的殖民地,美国,加拿大,澳洲,都是日耳曼人国家。美国200 多年来的总统,除了奥巴马,其他的都可以归结为日耳曼人。其中,除了胡佛,艾森豪威尔(德裔。也是日耳曼人),肯尼迪(爱尔兰裔),其他的都是日耳曼人中的央格鲁 撒克逊人。
第二档,种族歧视很严重的国家:中欧各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第三档,种族歧视很普遍的国家:美国(美国是移民国家,早期移民的美国白人一般不接受并且歧视华人或黑人, 但是新近移民的白人中的一些就比较容易接受其他人种)。美国的德裔和日耳曼裔仍旧非常种族歧视。美国比欧洲的一些国家好是因为它有其他移民。但种族歧视现象仍不鲜见:2015年6月,美国仍旧在发生白人施行的种族杀戮。另外,2013年,在美国,一天晚上,一个黑人女孩车坏了,到附近边上的居民区寻求帮助,敲了一家白人房主的门,白人房主开门之后发现她是黑人,非但没有给予帮助,反而直接开枪把她杀了:路透社的新闻链接
第四档,种族歧视比较小的国家:西班牙,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这三个国家人口很少,非常穷,工资只有英国的三分之一,物价却和英国一样贵,比如立陶宛全国有30%的人口移民国外。移民的友好程度会上升)。波罗的海三国在人种上也和日耳曼人,其他白人有不同。
第五档,种族歧视几乎没有的国家:法国和希腊,还有芬兰。芬兰不是北欧国家吗?芬兰是北欧国家,我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大多数芬兰人都很友好,后来读了芬兰的历史才知道原因。芬兰人的祖先是突厥人的一个分支,马扎儿人,这个分支建立了芬兰,然后和其他民族同化了,看上去长得像西方人。因为不是日耳曼人的国家,所以种族歧视几乎没有。法国的地域歧视比较严重,和我国差不多,但是法国几乎没有种族歧视。法国人是我所见过的白人中种族歧视最少的。
除了法国、希腊、芬兰之外,其他的白人国家都或多或少的有种族歧视,包括南美的阿根廷。
补充一下法国为什么只有地域歧视而没有其他白人国家的种族歧视。法国是所有白人国家里在入籍的时候唯一不要填种族这一栏的,你去任何白人国家都要填这个,美国也要填种族。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是匈牙利人,萨科齐的父母早年逃到了法国,然后在法国生出了萨科齐,然后这个匈牙利人(匈牙利人可能是匈奴人或突厥人。匈奴和突厥是蒙古高原上的两个部落,原先是同一个基因的)成为了法国总统。这个就像一对其他种族的外国夫妇跑到中国,生了个孩子,之后这个孩子当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法国的种族歧视消除的很彻底是因为法国不统计种族和各个种族的数量,事实上是法国不允许统计种族和种族数量的。法国政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国家有多少黑人,阿拉伯人或华人。法国小孩从小就不知道人是有种族之分的,长大了就不会再接受了。
1882-1943年,美国、加拿大等其他白人国家禁止华人移民美国和其他白人国家,《排华法案》是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它是美国的法律。加拿大的国会也通过了相似的法案,其他的白人国家也有相似的情况。所以华人的人口有一段时间是负增长的(见下表):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具体的受到种族歧视的经历
笔者英语非常流利,为人非常友好善良。唯一的区别是戴眼镜的时候看上去像中国学生,我本来就是中国人,但是,不戴眼镜的时候长得和白人一样,所以由此体会到了不同。对白人歧视有色人种是建立在广泛和深入的接触之后的。我每天都不停地接触西方人,几乎和每一个见到的人交谈,从国会议员,内阁部长,到各国央行官员,美国总统的竞选班底、军官、普通士兵、政党领袖、普通公司员工、法官、亿万富翁,北约驻阿富汗最高文职长官、学生、教授、学校领导,基督徒,非基督徒等,西方各个层面各个阶层。白人表面上是很友好的,短时间接触看不出来的,顶多只能感觉到这种礼貌很奇怪,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他们真的不喜欢华人。
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个我认识了1年多的朋友来跟我打招呼,我们平时关系就不错的,然后我们就开始聊天了。聊天中她说,她去过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去帮助那里的人,在那里做志愿者,然后她问我我是哪里来的(我因为白而且脸长得像欧洲人)。我想,柬埔寨你都去了,我天朝大国说出来还不吓死你。于是我告诉她我是中国来的。她听了之后深吸了一口气,向后退了一小步。她的这个举动把我吓坏了,因为以前也有人因为我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他们就再也不和我玩了,见面之后只和我打招呼了。时间长了才知道,英国人表面上是很客气的,但是他们在说话之前绝对打量你的种族,然后选择和你说话的方式。他们到第三世界国家去做志愿者,觉得自己是去施舍的,其实他们不喜欢那些地方的人。给个相应的实例,开头给的那个视频里的黑人从地铁车厢里被英国人扔出去之后,英国警察就调查了,找到了相关的人,英国警察发现,把黑人扔下车的几个人之一是一个50岁的英国男性,以前是警察,现在这个英国人是 “is currently a director with a human rights organisation - the World Human Rights Forum”。他承认他参与了此事。
有个中国同学硕士毕业之后花了1年又6个月才找到了工作(他们那届唯一一个留下来的)。工作地点在伦敦,为什么要强调伦敦呢,因为伦敦已经是英国最包容的地方了。然后上班了,上班之后发现,单位里除了去过东亚、东南亚的几个人之外,所有人都不和她说话。以前有个室友是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的白人),有一次问他,你觉得英国人是不是种族歧视。他说是的。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一次他在路上走,上来两个英格兰人要打他,他说:为什么要打我。两个英格兰人告诉他,因为他是(长得像)波兰人(斯拉夫人)。他说,我哪里是波兰人了,我是澳大利亚人,你们听,我的口音是澳大利亚口音(一种很奇怪的口音)。(澳大利亚以前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狄更斯 在《远大前程》里有这样一段发生在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对话。“诶?你不是被流放去了澳大利亚了吗?” ”是啊,我在半路上(那个时候去澳大利亚要几个月)逃跑了。“ 澳大利亚虽然在英国人看来是充军的地方,但是被流放的英国人也比斯拉夫人要好。) 于是,那两个英格兰人说,原来你是澳大利亚人。然后就没有打他,让他走了。对待白人都这样,想想他们内心是怎么看待华人的吧。
有一次在苏格兰大街上走,上来两个苏格兰人,问我:“where do you come from?" 我挺开心的,因为那时在苏格兰已经一年多了,第一次主动有人和我打招呼,平时我主动说”hi“ 什么的,别人别说回了,一般都是头也不转,眼睛也不会眨一下——他们看见华人,就像你看见自己的鼻子大脑会主动忽略一样。于是当时我很高兴地回答:"China." 然后他们说:“Go back to China." 当时真想揍他们,其实如果是在国内我早打上去了,但是我当时意识到他们比我高大(苏格兰人比英格兰人高大),他们是两个人,真的打起来警察来了我也搞不定警察,所以我忍了。但是读完硕士之后我怎么样都不愿意在那里读博,那里给我留下的是恐惧,离开苏格兰之后,我有整整一年出于条件反射不敢相信别人(白人)是友好的。苏格兰人种族歧视到什么程度:他们为了不和华人有任何接触,在大街上,地铁里等公共场所,深怕触碰到华人或被华人触碰到,总是不停地对华人说:”sorry“ ”Excuse me." 他们对白人是不说的,或者到了伦敦也没人对华人这样。去了苏格兰你就能感受到了。对于苏格兰的这种情况,我一开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读了印度的历史文化,知道了缘由。
一般中国人出国都是和中国人待在一起的,我么除了和中国人在一起,还想了解西方的文化,想了解西方为什么比我们好。于是主动和白人接触。在英国也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英国人60-70%表面上都很友好。但是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才发现那根本不是中国文化里的友善,而是礼貌,更确切地说是接近中国文化里习俗——表面热情地打招呼是英国人的习俗。英国所有人中,95%都不喜欢中国人。英格兰人表面上最会装了。其他国家的人,比如苏格兰人,德国人,如果歧视你或不喜欢你,就不睬你;喜欢你的就对你笑笑。英格兰人不喜欢你也对你笑,后来才总结出了假笑和真笑的区别。搞得我以为他们可以和我做朋友,结果付出了很大的交际成本。英格兰人难道不能真实一点吗?虚假的姿态是要付出社会成本的。有一次晚上出去玩,上来几个陌生人跟我打招呼,看上去很友好的。然后突然其中一个人用中文对我说“你好”,我回了一句"hi",然后那个人对同伴说,“I think he is Chinese." 他的同伴听了之后就都走掉了。这就是种族歧视,别人一般不会在听了”he is Chinese" 之后骂你,打你(这个要被判刑的),但他们之后的言行绝对是一种侮辱。
Williams Jason
格拉斯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在读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送交者: wwwyu[★★★★超级大富豪★★★★] 于 2016-01-19 23:34 已读 10356 次 大字阅读 扫描果酱二维码
关注楼主新动态
【美国每年都有数万人死于各种枪击案,而2016年伊始,这样的厄运又落在了一名年轻的中国女孩身上。16日,一名年仅19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遭到美国女司机枪杀,引发当地华人和留学生愤怒,也引发了中国网络上关于种族歧视的讨论。本文作者常年旅居海外,与各国人士均有大量接触,根据自己的经历与观察,谈谈各国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授权观察者网刊发,以资读者参考。】
我认识世界各地的人,和阿拉伯人、非洲人交往完全没有融入问题,他们在见到你第一面的时候就接受你。而一些白人则是内心有种族歧视。从白人国家来的人,有大部分是有种族歧视的,他们歧视的不是华人有没有才华,不是歧视华人是游客或学生,而是种族歧视。先看个新闻吧,下面这个链接是英国的球迷在比赛结束之后把黑人扔出地铁,禁止黑人乘坐地铁,在视频里他们理直气壮地高喊 “we are racist”,在视频里他们边把黑哥扔出地铁,边说”fxck off“。之所以理直气壮是因为英国人认为种族歧视是对的。英国首相也说了要调查此事,但是,视频里明显是所有的英国人都在喊,不是一个人,是所有的人。
这就是2015年2月的事:
大家想象一下吧,在国内的哪个城市,你会被地铁车厢里的所有人扔出来,同时对你说“fxck off”。这个真的是国内没有的。种族歧视在英国是犯罪,为什么视频里的英国人都说“we like it”,因为他们真的认为下面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是正确的。
什么是种族歧视
在中国的时候,也没有遇到过种族歧视,所以当出国之后一开始遇到种族歧视完全不明白遇到了什么情况,在不断地被西方白人歧视之后,我花了很长的时间考察西方各国,进行相关阅读。
种族歧视的理论依据是1870年由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提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继续阅读下文之前,必须明确指出,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完全错,比如东亚人的智商比白人高,比日耳曼人高。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北欧的日耳曼人是优等人种,因为他们在寒冷的气候中进化,迫使他们发展出高等生存技巧,在现今时代表现为热衷于扩张和冒险。另外,相对于非洲的温暖气候,自然选择在寒冷的北部以更快的速度、更彻底地淘汰体格软弱和低智力的个体。大日耳曼主义者还论证,如果动物在体能和智力上适应其所在地气候,那么人类也是如此。这些思想得到当时的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全力支持,其中包括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此人是达尔文理论的早期捍卫者,并得到“达尔文的看门犬”的绰号。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除了白人之外,其他的人都不是人,是没有进化好的类人猿。白人中以日耳曼人最严重,虽然希特勒死了,但是日耳曼人经过希特勒的洗脑,种族主义的妄想症一直没有痊愈。
白人认为在人类的进化史上,直立人的脑容量是700ml,智人是900ml,日耳曼人以及其他白人是1400ml,然后你自 己 baidu 黑人和阿拉伯人的脑容量。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点击查看大图
所以日耳曼人认为他们(英国人也是日耳曼人)征服世界是因为他们在进化的最高阶,他们是人或者超人,其他的人不是人,是介于大猩 猩和人(日耳曼人)之间的类人猿,没有进化好。他们觉得自己金发蓝眼睛是进化的更高阶段。所以人(白人)是不可以被大猩猩搞的——在西方各国,之前的法律明确规定其他人种不可以和白人通婚(自己 baidu)。中国人的脑容量不是比日耳曼人大吗?是比他们大,但是他们还是把中国人归为有色人种,认为中国人是猴子。说实话吧,其实中国人在西方比黑人更受歧视,白人不敢明的歧视黑人,因为黑人会反抗,但是白人敢明的歧视华人,因为华人不知道什么是种族歧视也同时不反抗。下面美国最高法院在19世纪的一个判决中,判决书中认为黑人不是人。在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书档案里可以查到的。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1960年代,美国的白人和黑人
被英国人彻底灭绝的塔斯马尼亚人,白人认为塔斯马尼亚人是 negro 从非洲迁徙到澳洲的一支: 有哪些留有影像资料但是已灭绝的动植物? - jinning li 的回答
在英语里 chinese 和 negro 是一个意思的,是一个骂人的词。negro 在中文里翻译成“黑种人”是翻译上的错误,英语里 negro 和 ”尼安德特人“是一个意思,指的是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史上的一个分支。negro 的意思是一种皮肤黑黑的,脑容量在1250ml 左右的类人猿,正确的翻译应该是 ”尼格鲁人“。尼安德特人已经在地球的历史中灭绝了,白人用 negro 称呼黑人也差不多和”尼安德特人“是一个意思,指的是 negro 会和 尼安德特人一样从进化史上消失。
所以如果你用”negro“和黑哥打招呼,被打死都是活该。
nigger = negro
自己可以回顾的,美国电影里骂中国人的时候不用 idixt,dxnkey,bastxrd 等词的,直接用" You, Chinese. Chinese"。翻译到中文就是:“你这个又穷,又挫,又矮小的来自中国的类人猿。类人猿。“英国和美国等国还编出歌曲和押韵的诗歌来骂中国人:下面各种报道中用到的 Chink 在英语里就是 yellow negro 的意思。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下图,饮用水隔离饮用,除了白人之外都是有色人种,华人和黑人是一类的,类人猿。而且直到今天华人仍旧比黑人更受歧视。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白人国家的种族歧视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我把世界各白人国家的种族歧视进行了一下划分,仅供参考:
第一档,最严重的国家,当地人绝大多数在内心中把其他人种不当人,主要是雅利安人或准雅利安人居住的国家:挪威(案例 Anders Behring Breivik,这个挪威人冲到当地的夏令营,杀了 70 几个非日耳曼裔小孩),瑞典,丹麦,德国,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这三个是英国的一部分,虽然是凯尔特民族,但是受英国的影响,也非常严重。但是爱尔兰共和国的人就很好),英格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意大利北部(意大利北部被日耳曼人的一支,伦巴底人占领,伦巴底人后来和当地人同化。而意大利南部被阿拉伯人占领过,所以相对比较友好,不在此列)。英格兰人,是央格鲁 撒克逊人,央格鲁,撒克逊是日耳曼人的两个部落,在公元6到9世纪迁徙到了现在的英格兰。英国人自己移民过去的殖民地,美国,加拿大,澳洲,都是日耳曼人国家。美国200 多年来的总统,除了奥巴马,其他的都可以归结为日耳曼人。其中,除了胡佛,艾森豪威尔(德裔。也是日耳曼人),肯尼迪(爱尔兰裔),其他的都是日耳曼人中的央格鲁 撒克逊人。
第二档,种族歧视很严重的国家:中欧各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第三档,种族歧视很普遍的国家:美国(美国是移民国家,早期移民的美国白人一般不接受并且歧视华人或黑人, 但是新近移民的白人中的一些就比较容易接受其他人种)。美国的德裔和日耳曼裔仍旧非常种族歧视。美国比欧洲的一些国家好是因为它有其他移民。但种族歧视现象仍不鲜见:2015年6月,美国仍旧在发生白人施行的种族杀戮。另外,2013年,在美国,一天晚上,一个黑人女孩车坏了,到附近边上的居民区寻求帮助,敲了一家白人房主的门,白人房主开门之后发现她是黑人,非但没有给予帮助,反而直接开枪把她杀了:路透社的新闻链接
第四档,种族歧视比较小的国家:西班牙,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这三个国家人口很少,非常穷,工资只有英国的三分之一,物价却和英国一样贵,比如立陶宛全国有30%的人口移民国外。移民的友好程度会上升)。波罗的海三国在人种上也和日耳曼人,其他白人有不同。
第五档,种族歧视几乎没有的国家:法国和希腊,还有芬兰。芬兰不是北欧国家吗?芬兰是北欧国家,我以前不明白为什么大多数芬兰人都很友好,后来读了芬兰的历史才知道原因。芬兰人的祖先是突厥人的一个分支,马扎儿人,这个分支建立了芬兰,然后和其他民族同化了,看上去长得像西方人。因为不是日耳曼人的国家,所以种族歧视几乎没有。法国的地域歧视比较严重,和我国差不多,但是法国几乎没有种族歧视。法国人是我所见过的白人中种族歧视最少的。
除了法国、希腊、芬兰之外,其他的白人国家都或多或少的有种族歧视,包括南美的阿根廷。
补充一下法国为什么只有地域歧视而没有其他白人国家的种族歧视。法国是所有白人国家里在入籍的时候唯一不要填种族这一栏的,你去任何白人国家都要填这个,美国也要填种族。法国前总统萨科齐是匈牙利人,萨科齐的父母早年逃到了法国,然后在法国生出了萨科齐,然后这个匈牙利人(匈牙利人可能是匈奴人或突厥人。匈奴和突厥是蒙古高原上的两个部落,原先是同一个基因的)成为了法国总统。这个就像一对其他种族的外国夫妇跑到中国,生了个孩子,之后这个孩子当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法国的种族歧视消除的很彻底是因为法国不统计种族和各个种族的数量,事实上是法国不允许统计种族和种族数量的。法国政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国家有多少黑人,阿拉伯人或华人。法国小孩从小就不知道人是有种族之分的,长大了就不会再接受了。
1882-1943年,美国、加拿大等其他白人国家禁止华人移民美国和其他白人国家,《排华法案》是美国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它是美国的法律。加拿大的国会也通过了相似的法案,其他的白人国家也有相似的情况。所以华人的人口有一段时间是负增长的(见下表):
中国人在国外受歧视吗?
具体的受到种族歧视的经历
笔者英语非常流利,为人非常友好善良。唯一的区别是戴眼镜的时候看上去像中国学生,我本来就是中国人,但是,不戴眼镜的时候长得和白人一样,所以由此体会到了不同。对白人歧视有色人种是建立在广泛和深入的接触之后的。我每天都不停地接触西方人,几乎和每一个见到的人交谈,从国会议员,内阁部长,到各国央行官员,美国总统的竞选班底、军官、普通士兵、政党领袖、普通公司员工、法官、亿万富翁,北约驻阿富汗最高文职长官、学生、教授、学校领导,基督徒,非基督徒等,西方各个层面各个阶层。白人表面上是很友好的,短时间接触看不出来的,顶多只能感觉到这种礼貌很奇怪,时间长了就会发现,他们真的不喜欢华人。
举个例子,有一次,一个我认识了1年多的朋友来跟我打招呼,我们平时关系就不错的,然后我们就开始聊天了。聊天中她说,她去过柬埔寨,菲律宾等国去帮助那里的人,在那里做志愿者,然后她问我我是哪里来的(我因为白而且脸长得像欧洲人)。我想,柬埔寨你都去了,我天朝大国说出来还不吓死你。于是我告诉她我是中国来的。她听了之后深吸了一口气,向后退了一小步。她的这个举动把我吓坏了,因为以前也有人因为我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他们就再也不和我玩了,见面之后只和我打招呼了。时间长了才知道,英国人表面上是很客气的,但是他们在说话之前绝对打量你的种族,然后选择和你说话的方式。他们到第三世界国家去做志愿者,觉得自己是去施舍的,其实他们不喜欢那些地方的人。给个相应的实例,开头给的那个视频里的黑人从地铁车厢里被英国人扔出去之后,英国警察就调查了,找到了相关的人,英国警察发现,把黑人扔下车的几个人之一是一个50岁的英国男性,以前是警察,现在这个英国人是 “is currently a director with a human rights organisation - the World Human Rights Forum”。他承认他参与了此事。
有个中国同学硕士毕业之后花了1年又6个月才找到了工作(他们那届唯一一个留下来的)。工作地点在伦敦,为什么要强调伦敦呢,因为伦敦已经是英国最包容的地方了。然后上班了,上班之后发现,单位里除了去过东亚、东南亚的几个人之外,所有人都不和她说话。以前有个室友是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的白人),有一次问他,你觉得英国人是不是种族歧视。他说是的。于是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一次他在路上走,上来两个英格兰人要打他,他说:为什么要打我。两个英格兰人告诉他,因为他是(长得像)波兰人(斯拉夫人)。他说,我哪里是波兰人了,我是澳大利亚人,你们听,我的口音是澳大利亚口音(一种很奇怪的口音)。(澳大利亚以前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地方。狄更斯 在《远大前程》里有这样一段发生在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对话。“诶?你不是被流放去了澳大利亚了吗?” ”是啊,我在半路上(那个时候去澳大利亚要几个月)逃跑了。“ 澳大利亚虽然在英国人看来是充军的地方,但是被流放的英国人也比斯拉夫人要好。) 于是,那两个英格兰人说,原来你是澳大利亚人。然后就没有打他,让他走了。对待白人都这样,想想他们内心是怎么看待华人的吧。
有一次在苏格兰大街上走,上来两个苏格兰人,问我:“where do you come from?" 我挺开心的,因为那时在苏格兰已经一年多了,第一次主动有人和我打招呼,平时我主动说”hi“ 什么的,别人别说回了,一般都是头也不转,眼睛也不会眨一下——他们看见华人,就像你看见自己的鼻子大脑会主动忽略一样。于是当时我很高兴地回答:"China." 然后他们说:“Go back to China." 当时真想揍他们,其实如果是在国内我早打上去了,但是我当时意识到他们比我高大(苏格兰人比英格兰人高大),他们是两个人,真的打起来警察来了我也搞不定警察,所以我忍了。但是读完硕士之后我怎么样都不愿意在那里读博,那里给我留下的是恐惧,离开苏格兰之后,我有整整一年出于条件反射不敢相信别人(白人)是友好的。苏格兰人种族歧视到什么程度:他们为了不和华人有任何接触,在大街上,地铁里等公共场所,深怕触碰到华人或被华人触碰到,总是不停地对华人说:”sorry“ ”Excuse me." 他们对白人是不说的,或者到了伦敦也没人对华人这样。去了苏格兰你就能感受到了。对于苏格兰的这种情况,我一开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读了印度的历史文化,知道了缘由。
一般中国人出国都是和中国人待在一起的,我么除了和中国人在一起,还想了解西方的文化,想了解西方为什么比我们好。于是主动和白人接触。在英国也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英国人60-70%表面上都很友好。但是日久见人心,时间长了才发现那根本不是中国文化里的友善,而是礼貌,更确切地说是接近中国文化里习俗——表面热情地打招呼是英国人的习俗。英国所有人中,95%都不喜欢中国人。英格兰人表面上最会装了。其他国家的人,比如苏格兰人,德国人,如果歧视你或不喜欢你,就不睬你;喜欢你的就对你笑笑。英格兰人不喜欢你也对你笑,后来才总结出了假笑和真笑的区别。搞得我以为他们可以和我做朋友,结果付出了很大的交际成本。英格兰人难道不能真实一点吗?虚假的姿态是要付出社会成本的。有一次晚上出去玩,上来几个陌生人跟我打招呼,看上去很友好的。然后突然其中一个人用中文对我说“你好”,我回了一句"hi",然后那个人对同伴说,“I think he is Chinese." 他的同伴听了之后就都走掉了。这就是种族歧视,别人一般不会在听了”he is Chinese" 之后骂你,打你(这个要被判刑的),但他们之后的言行绝对是一种侮辱。
Williams Jason
格拉斯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在读
评分完成:已经给 wwwyu 加上 500 银元!
评分完成:已经给 wwwyu 加上 500 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