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longtimeago
发表于 2016-5-2 13:08
Gone7055 发表于 2016-3-11 19:38
我几岁的时候有次发烧半夜尿床了。我跟我妈一起睡。她揪起我来就打,问我以后还敢不敢再尿床。我嘴上说不 ...
你妈真是的, 她怎么和一个生病小孩子计较.
我也半夜尿过床,我妈从来没有在语调上重过一点来责备我.可能这就是虽然我妈打我打得多,也打得狠,但是我们的关系一直都很亲密的缘故.
dolcid
发表于 2016-5-2 22:05
圆白菜 发表于 2016-4-28 15:35
我家最近非常难搞 3岁多了,估计也是一个叛逆期。 那天被他爸逼着罚站,但是哭天喊地的啊,我们一个楼都快 ...
小孩越来越有自主意识了,很多事都要自己来,我家刚2岁,什么事都要掺乎一下,我就让他搞,不过就是大人事后辛苦点,要替他收拾残局。。他参与过后,满足了,就没事了。
现在每天能很自觉的把自己的玩具收起来,家里很多事其实就是要让小孩参与进来。慢慢的,他们会知道家里的事要一起分担的。
yellowbee
发表于 2016-5-3 12:59
最近也在了解子女教育,推荐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摘抄:
善良的父母往往能造就善良的子女,优秀的子女往往拥有让人尊重的父母,他们做人成功,他们言传身教,他们宽容大度,他们诚实坚毅。庸人和伟人的差距很大,而二者的父母其实都是普通人,所不同的是,一个注意了身教的细节,一个没有注意到。
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做父母的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己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小孩子是好游戏的,是好模仿的,是好奇的,是喜欢成功的,是喜欢野外生活的,是喜欢合群的,是喜欢别人赞许的。
小孩子生来都是好的,即使不好,也是父母影响他的,不是他的过失。
大来学得不好,这又是环境的影响,教育的效果。小孩子实在不负什么责任的。
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的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
不仅言语行动,你要以身作则。就是你的态度,你的思想,也要以身作则。你是一个悲观的人,看事物都用悲观的眼光去看,那小孩子的态度也一定是悲观的;若是你的态度是乐观的,那小孩子的态度也会乐观的。
好动是经验的原动力,是知识的发动机,我们要让小孩子去运用双手,睁开双眼,张开耳朵,与大自然、大社会发生接触,获得具体的经验。
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只喜欢两桩事,一桩是吃,一桩是玩,玩比吃还重要。
Gone7055
发表于 2016-5-7 21:38
Longlongtimeago 发表于 2016-5-2 13:08
你妈真是的, 她怎么和一个生病小孩子计较.
我也半夜尿过床,我妈从来没有在语调上重过一点来责备我.可 ...
我妈呢,就是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人家有的她也都得有,也无所谓爱不爱的。这不有了我吗,但是本身性格又没有耐性带孩子,所以小时候我是天天挨打的。她老了嘛,看人家都当爷爷奶奶的,她也羡慕的不得了。后来有了外孙女,可是还是不会带孩子,虽然不打她,但是会说她小白眼狼什么的。小孩3岁了,跟她一点也不亲。我回国第一次见我小孩,2个小时后就黏上我了。我一走她就问她妈,小姨呢小姨呢?把我妈羡慕死了,就不懂为啥小孩第一次见我就跟我这么亲。其实你只要耐心跟她一起玩陪她就好了。小孩子的感情是真实的,说真的我妈这样的人真的别要孩子,其实对小孩健康成长影响很大的。
lj7435919
发表于 2016-5-7 21:56
社会心理学里面说打娃娃最终效果真的不好,因为娃娃只会在家长不在的时候继续闹
但是不晓得真假,因为没娃
社会心理学还说,经常被批评的娃娃容易有低自尊,导致在某些道德上不对的事情,更容易犯(反正我是差生,做这些无所谓)
虽然社会心理学不能全信,曾经我也认为孩子必需要打才能教好,但是看书的时候,有件事提到了,是我没想到的,说很多家长都是说着一面,背着一面,比如讲信任讲沟通,家长其实都不能自己遵守,直接导致自己孩子不信任
叛逆期肯定和家长控制欲强有管,自己是切身的体会
其它的家长看法,只是道听途说,没有娃,无法深切的理解作为家长的感受
polo
发表于 2016-5-8 10:58
我应该是属于没有叛逆期的。从小到大都是邻居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家人很少打我。记得的一两次都是因为不专心学习。即使不被打,小时候也特别怕我爸,我的同学朋友亲戚也都怕他。可能是不敢叛逆吧。
apple4lei
发表于 2016-5-9 13:11
我有過叛逆期但未被打過,其實打也沒用。
我兒子從小很乖現在也進入叛逆期常讓我發飆,不過冷靜下來細想也有好處,這是正常的生理過渡期,過兩年就會好的,正如兒子自己說:"我現在是叛逆期到17歲會變回正常!" 他完全知道這事{:8_479:}
Longlongtimeago
发表于 2016-5-10 10:09
Gone7055 发表于 2016-5-7 21:38
我妈呢,就是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人家有的她也都得有,也无所谓爱不爱的。这不有了我吗,但是本身性格 ...
你姥姥姥爷那时代的人是不是不会很和孩子亲近,所以造成你妈妈这样的?不是说原生态家庭对parenting模型影响比较大么?
不过很多年轻父母能努力尽力不受原生态家庭的影响,找自己的parenting模式. 我觉得有了孩子后,又是另一个机会一起和孩子成长.
Gone7055
发表于 2016-5-10 21:36
Longlongtimeago 发表于 2016-5-10 10:09
你姥姥姥爷那时代的人是不是不会很和孩子亲近,所以造成你妈妈这样的?不是说原生态家庭对parenting模型影 ...
我姥姥姥爷他们太久远了,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带孩子的。我猜我妈应该也是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什么爱,我们小的时候她总是抱怨我姥姥。我妈看我没有回国的打算,觉得伤心,说她后悔她妈妈老的时候她对她不好,没怎么照顾她,也是讲给我听的吧。过去社会发展缓慢,一代一代的代沟可能没那么大,对父母子女关系影响不大。现代社会发展那么快,70后的人不懂80后,80后的人不懂90后,现在90后的人都不懂00后了。如果现在父母还不跟着时代一起走,总是停留在自己那个时代的世界里,以后孩子可能就真的走了再也不回来了。{:5_383:} 我在读高中大学的时候跟我妈分享过教育子女的问题,她说我读了书了,就瞧不起人了。她们都是没读过书的人blablabla。。。后来我跟家人沟通就越来越少了。反正我一向我行我素,做的都不是他们喜欢的,现在30多了她仍然认为我在叛逆期,不听话。
Longlongtimeago
发表于 2016-5-11 12:12
Gone7055 发表于 2016-5-10 21:36
我姥姥姥爷他们太久远了,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带孩子的。我猜我妈应该也是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过什么爱,我 ...
你说得对啊. 而且妈妈辈的那些人都这个年纪了, 要改变肯定不能了. 如果理念不一样, 沟通起来肯定不容易.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我现在就是和我妈说实话, 直来直去, 我和我妈说,现在我们就是要保持良好的母女关系, 那些烦我的话(有些话题我特别不喜欢我妈唠叨)就不要说了,讲了没有什么效果(我已经这么大了,也不想改变),反而影响2人关系,大家多说些开心的事情,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好的. 好在,这点我妈最后听进去了.
我觉得很多家庭里,老人老了以后,反倒和子女关系改善了. 可能年纪大了心有戚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