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是不是故意的
我有两个熟人,都是理科生,一个在某市的KAUFHOF当销售,一个在免税店当店员。都是从事和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为什么一个的工作签证通过了,一个工作签证被拒了。如果只能从事和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应该两个都拿不到才对啊。求分析 因为一个人职位描述能说服外管局,另一个人说服不了。跟外管局没关系,跟自己有关。 跟你有关系么? 想不明白啊 {:5_314:} 本帖最后由 harryzs 于 2016-5-17 09:19 编辑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
欢迎来到德国!
Welcome to Germany!
Willkommen in Deutschland!
这就是德国的公务员办事的风格,没有为什么。 kaufhof是大企业,估计说服力强点。 也有可能是是工资的问题 schlüssel 发表于 2016-5-17 08:58
也有可能是是工资的问题
一个办事员刚度假回来,心情好,一挥大笔,通过!另一个刚和家里吵架闹离婚,心里特不爽,正好来个出气筒,拒签! 学理科的找不到工作。要么成绩太悲剧,要么语言太悲剧 Memphis 发表于 2016-5-17 09:08
一个办事员刚度假回来,心情好,一挥大笔,通过!另一个刚和家里吵架闹离婚,心里特不爽,正好来个出气筒 ...
正解 这个还真没有规律可循,跟办事员,工作性质以及工资水平都有关系。通常如果是大企业雇佣的话,会更有说服力。 是你自己被拒了吧 跟工资有关
被拒的工资低了 可能也就差个几百欧
新合同上工资高一点
把福利写清楚 年假多少天 年终奖是0到1个月的工资 等
合同正规是很重要的 这也是大公司和小店的区别
人家一看就有判断了
重做再试一次 这种事情大多都是拼人品的,不能用逻辑硬套上去
比如今天为啥下雨?为啥就出去买饭的时候下雨???就那么10分钟为啥就下雨??为啥啊,为啥啊,为啥啊,想不明白想不明白想不明白 学理科去做售货员,很好奇雇主是怎么想的,似乎只有中国雇主才会不那么在乎所学专业吧。
其实原因很简单,Kaufhof是德国大企业,他的销售要求Akademische,Arbeitsamt是能相信的。免税店是中国人开的小店而已,售货员需要Akademische,你觉得会有人信吗。现在很多城市的Arbeitsamt可能不会纠结于是否专业相符,但是至少要是符合Akademisch层次的工作。如果连这点都不作要求,那到仓库扛包,在饭店洗碗,都能拿工作签了。 很简单,写的工作内容不一样,地区不一样。
比方说学电子的,去kaufhof卖电子产品,肯定没问题。卖衣服就有问题了。 拿到的那个公司给开的证明给力呗 办事员心情+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