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博士祭酒 于 2016-6-20 14:35 编辑
文章来源:腾讯今日话题——用常识解读新闻
文章时间:二〇一五年九月
导语:利亚难民危机仍在持续。九月十四日下午的新闻会上,
德国宣布将暂时恢复与奥地利接壤地区的过境检查。这被视为德国人终于顶不住了。
而德国总理默克尔先前对待难民的开放态度,也被很多中国网友嘲笑,
认为是圣母癌发作,迟早自食苦果,并转发了大量所谓德国因收留难民遭殃、
甚至七岁女孩被难民强奸之类的消息来佐证。德国人收留难民,真的是过度圣母心了吗?

针对叙利亚难民的很多说法都是偏见,乃至污蔑,
不少国人因对难民有看法而讽刺德国人圣母,在德中国人尤甚!
叙利亚难民危机,本是一场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但很多人在对溺亡的三岁叙利亚小童表示同情的同时,也认为收留难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持有这个观点其实无可厚非,毕竟这可以视作无序世界对有序世界的侵蚀,不带来问题是不可能的。但若认定难民只会带来灾厄,对其抱有各种偏见,则不但缺乏依据,甚至是很可恶的行为了。
不幸的是,这确实是不少国人的看法(当然也不只是国人),近日有很多德国人因收留难民而遭殃的说法在社交网络上广泛流传。这种情况尤其存在于留德华,即在德中国人的网络社区之中。甚至有德国媒体也留意到了这一现象,称很多在德华人开始对收留难民有所质疑,在社交媒体上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的评论——以后出门要小心了、德国圣母癌发作了,而在德中国人对难民的评论则是你们齐心合力毁了你们的家园,然后再腆着脸去毁别人的。德国媒体得出的结论是,面对大量德国民众和政客张开双臂迎接难民的姿态,留德华们的主流态度是:这是德国人的圣母情节,讽刺地称其为白圣母。
但所谓七岁女孩被难民强奸等德国人遭殃的说法,基本上都是不实消息
这几天流传的德国人因收留难民而遭殃的消息,包括七岁女孩在公园被强奸、女学生临晨被强奸、慕尼黑老城区二十八岁中国女生被难民强奸未遂等等,但基本上都只在社交媒体上流传,主流德国媒体几乎没有类似的报道。德国主流周刊网站九月十二日反而发布了一条消息称,德国一名三十一岁女子因在脸书上散布一名难民在对一少女实施强奸后将其一只耳朵割下的谣言,现将面临法律诉讼。报道还明确声称,在德国社交网站上常有用户发布不实消息和谣言,随着在德国某些地方的大量难民的安置,此类不实消息和谣言变得更多了。
的确如此,之所以德国主流媒体没有报道社交网络上那些危言耸听的消息, 并不是因为政治正确而不敢报道,这是因为一查证,基本都是谣言或者夸大或者未经证实的消息。
最典型的就是【七岁女孩被难民强奸】这条谣言。实际上这个谣言的原型是,今年八月初德国有个七岁女孩在公园被性侵了,有说法称作案者看上去是来自北非的人,不过警方更相信作案者是一个说流利本地德语方言的人,后来警方还抓到了一个二十二岁北非突尼斯青年,但当事人和目击者都说这个人不是作案者。然后呢,这件事情被一个美国右翼网站翻炒包装,报道为可怕,欧洲穆斯林移民强奸七岁白人女童,然后在流传过程中变为七岁女孩被难民强奸,并出口到中文社交网络大范围流传。这就是这则社交谣言的来龙去脉。
其他消息也基本类似,如女学生临晨被强奸,找到原始报道就会发现作案者根本就无法指向难民,很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治安案件。
对叙利亚难民的很多说法,都是无知引发的偏见
除去难民就是潜在的强奸犯这种指控外,对于叙利亚难民,不少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偏见。比如认为叙利亚难民素质低下,去了德国只会添乱等等。殊不知,叙利亚难民的教育程度其实相当不错,百分之二十一上过大学,百分之二十二有高中毕业证。要知道,德国拥有大学文凭的,本身也不过百分之二十多而已。
还有很多人看到难民在逃难过程中的情景,认为他们并不是想象那么困难,到达德国与默克尔合影的难民居然用的是苹果手机,更是引发了质疑:这些难民生活条件明明不错,为何还跑去德国偷福利?这实际上是对德国福利制度不了解。虽然德国对难民会发放救济金,但如果难民想长期留下来,肯定是不可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二〇〇四年德国哈尔茨改革之后就规定,福利和工作是挂钩的,失业者必须登记,由国家职业介绍所帮找工作,找到了如果拒绝做,福利大减。之所以有些难民明明经济情况还不错还要来到德国,是因为要逃避战争,而且他们确实也想经济移民。
事实上,叙利亚人也并非不勤劳,在约旦、土耳其的难民营,叙利亚人积极找工作,是有不少报道的。想当然认为叙利亚难民好吃懒做,把他们跟富裕的海湾国家居民相提并论,也是无知引发的偏见。
说德国人圣母癌发作,也是一种想当然
不能否认的是,德国人收留难民,肯定会对本地社会构成多方面的挑战,能容纳多少难民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所以难民一下涌入得过多时,德国前日恢复边境检查是可以理解的,不能想当然认为这是自打嘴巴。同样,对于德国收留难民是否做好了充分准备,可以商榷,但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认为收留难民就是德国人和默克尔圣母癌发作,爱心泛滥、对德国一定会造成伤害,也是想当然。
欢迎移民和收留难民,是德国多年来的传统
在很多国人看来,默克尔这次大开德国大门,宣称今年要收留八十万乃至更多的叙利亚难民,根本就是脑袋发热,甚至不少人觉得她是被美国人忽悠瘸了。殊不知欢迎移民和收留难民,是德国多年来的传统,德国也是欧盟中执行都柏林难民公约最好的国家。二〇一四年在德国境内生活的外国移民数量达到一千〇九十万,创下历史纪录,德国境内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人带有移民背景,这些移民中,有百万以上就是从难民转化过来的。二〇一四年,德国就收容了多达二十万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赏。今年的国际难民日上,德国总统高克还宣称,为多达六千万的全球难民做些什么,是德国的责任。所以,德国这次欢迎难民,并不是脑袋发热,肯定是有社会基础,并有所准备的。
德国也有自信能够让难民融入
并且,德国对收留难民做的准备,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仅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也有实际的措施。二〇〇五年德国就规定,所有德语欠缺的外国移民必须参加德国的融入学习班,否则将危及自己的居留权。整个学习约六百五十个课时,而最后考试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人能一次通过。难民想要移民到德国,当然也要经过这些步骤。
德国对移民难民还有很多其他的培训课程,在德国联邦教育部长万卡看来,德国的教育培训体系是高效、能够抵御危机的,她对此也充满信心。 事实上,贝塔斯曼基金会近年的一份调查报告就显示,在德移民融入社会的情况好于人们的普遍认识。该报告显示,百分之九十具有移民背景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在事业上有所发展。百分之四十一的男性认为,清理房间、烹饪和子女教育均为生活伴侣的共同任务。绝大多数受访者愿将自己的下一代送至全天幼儿园和全日制学校。这说明不管移民是来自什么地方信仰什么宗教,大多数都接受了德国人的价值观。
德国人也测算过,接纳难民在经济上有好处
国人之所以欢迎难民,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经济上有好处,因为德国人生育水平不佳,要想维持人口和经济活力,接纳移民是必须的。于是收留难民反而成为经济增长的契机。在整个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欧联合银行欧洲首席经济师桑特就表示:二〇一五一六年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有望实现百分之〇点二五的增长。他的理由是德国政府增加了在安置难民方面的开销。安置照管一名难民大约需要一万两千欧元的开销,桑特说,这将总共增加五十四亿欧元的财政开支,约占二〇一五年财政预算的百分之〇点二。这相当于一项小的刺激经济政策。
意大利裕信银行德国首席经济师里斯也表示,到二〇二〇年德国在大量移民的注入下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被推高一点七个百分点,相当于五百亿亿欧元。德国政府此前估测今年德国将总共接纳八十万难民,今后每年可再接纳五十万。里斯说:如果我们假设每两个难民中就有一人一段时间内可以找到工作,那么随着劳动力的增长,德国经济增长得还会更高。这对未来几年德国经济增长来说是一个机遇。
事实上,按德国官方统计,目前德国国内存在五十七万个职位空缺,很多企业内部空缺的职业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难民潮可以给德国提供很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比如工程师、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等。而且,德国不仅仅需要工程师,也需要比如医疗护理人员这样的非高学历劳动力,这些领域的人手更是短缺,非常适合难民。
嘲笑德国人的人道主义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反而会被德国人看不起
德国人之所以在收留难民时迸发出热烈的热情,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不了解的人确实会很费解。这首先来自于对纳粹大屠杀的反思,因而对现在的难民抱有份外的同情。另外一个少有人知道的,是德国人自身的惨痛回忆。在二战中,虽然德国是侵略国,但二战结束后,德国人也遭到过很悲惨的报复,美英苏三国的波茨坦会议最终决定把波兰的版图向西推移两百公里,并开始更大规模地驱逐遣返德国人和德意志族人。截至一九四七年遣返行动正式结束,从前德国东部领土上被驱逐或逃亡的德国人为七百十万人,从波兰中部地区被驱逐的德意志族人为一百十万,从捷克斯洛伐克被驱逐的为二百九十万人,从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被驱逐的合计为七十万人。这合计上千万人的大驱逐,让这些德国人流离失所。
德国总统高克在今年国际难民日时就表示,希望那些对于当年难民和被驱逐者的回忆,能够让人们对当今的受害者多一些理解。他说, 面对全世界约六千万的难民, 德国和欧洲正在面临新的挑战。难民政策不仅是内务政策,也是外交政策、安全政策与发展政策。不让难民溺死于地中海、给他们安全庇护是欧洲各国的道德义务。

收留难民,既是人道主义,也是制度自信
如今世界,很多人对移民问题都抱有很深的恐惧,但这种恐惧并没有太多的道理,只要有好的制度,移民的情况是能变好的。经济学家曼昆就称,很多学者认为,移民之所以先前过得不好,是与政策结果息息相关的。就算是穷苦的人,来到一个制度好的地方,也可以为自己和家人挣得一个更好的生活。
讽刺德国人圣母癌,反而会被德国人嘲笑
中国人的讽刺受到了德国媒体的抨击,在这些针对难民来德、充满意识形态碰撞的讨论中, 不乏恐惧、偏见以及对事实的一知半解和扭曲。
而主流德国人是怎样的呢?在德国各地举牌欢迎难民到来、民众自发募捐并且组织欢迎会等活动的当下,想在德国主流社交媒体上,看到大量如此鲜明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评论是难以想象的。在脸书上,得到德国人大量转发的是这样一些评论——这是一个人们有钱去看海伦娜菲舍尔(德国民歌天后)演唱会的国家,这里当然有钱接济难民,以及呼吁人们设身处地、从难民角度出发看待问题的帖子和文章。
结语:徳媒批评称,在难民普遍生活艰辛、处境尴尬的当下,同为外来移民的在德华人怎会有如此反应?确实值得玩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