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ii 发表于 2018-1-4 17:37

encantado 发表于 2017-11-3 23:57
人工智能有很多领域,其中中国人做得比较成功的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上的文章,以中国姓名的作者作 ...

虽然是kaiming的脑残粉,但是更喜欢他之前的工作,个人观点,近期的更偏向填坑的工作。。。尤其是最近的marr prize。。。

国人在cv领域做出成绩的,有high impact 大多数都是国外工作求学的,国内的学术水平还是很有限的,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encantado 发表于 2018-1-6 17:59

本帖最后由 encantado 于 2018-1-6 17:06 编辑

dudii 发表于 2018-1-4 16:04
看到这里也是醉了。。。
国内发出来的一流论文,在顶会上屈指可数,绝大多数都是灌水的,原创性很差,大 ...
我也觉得你应该是醉了,才至于这样胡说八道。

我只说 AI 及其相关学科,别的我不了解。


----------------------------------
首先是数据:

这是 csrankings 上2017年全世界科研单位的人工智能顶会排行榜,具体是什么会议都一个个列出来了。你看看前几名里面都有哪些学校?这个叫屈指可数?
http://csrankings.org/#/fromyear/2017/toyear/2017/index?ai&vision&mlmining&nlp&ir&world

近几年几个计算机视觉顶会的文章网页,可以全文下载。你看看里面有多少国内的单位?
http://openaccess.thecvf.com/menu.py

几个顶级期刊的主页,点进去都不用再找,直接分两列,左边是近期文章,右边是热点文章。你看有多少中国人的名字?要是想看作者的具体单位,鼠标再点一下文章名,再点一下“Author”就可以了。
PAMI: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34
TNNLS: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5962385
TIP: http://ieeexplore.ieee.org/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83


----------------------------------
接下来是个人观点:

什么叫灌水?什么叫原创力差?这些会议,期刊,每篇都是经过至少两个顶级专家审稿,有的多到四五个,再加上编辑检查的。这么多人认为是好文章的,那它确实是好文章的可能性也会大些。东西不就是这么一点点做起来的么。如果做出来之后大家一窝蜂抛弃原来的东西,转而都来用你的东西,还齐声叫好,问你啥时候有后续产品,这还不说明问题?你还要什么样的原创性?神经网络它也不是 Hinton 这帮人原创的啊。横向对比一下,大多数博士毕业的时候,手上可是一篇这样的文章都没有,多少教授一辈子都没有几篇这样的文章。面试大公司,有没有这样的文章已经是一个重要标准了。你一个人说这些文章水,有意义?

是借这轮 AI 的风潮?有一定程度,但就算没有这个风潮,这个趋势也不可避免。此外,外界看到的这一轮风潮从这几年才开始,而在此之前的几年,中国的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就已经明显上升,到现在已经是质的变化了。在 csrankings 网页上,也可以看到过去的数据。在这个行当里,所有的顶级期刊和会议,已经有一半左右的作者来自中国,他们在中国完成从小学到至少本科的教育。可以说中国现在依然缺乏最顶尖的人才,但非常优秀的人才已经很多了。最顶尖的那些人,除了美帝,几乎到处都没有。中国是不是依然落后?是,但这只是相对于美帝而言。要不要继续积累?要,非常需要。

和出国学习有关?是有关。在这一点上,这和德国这边这个行当的很多教授都去美国,瑞士留过学很类似。

最佳论文是填坑?何恺明的最佳论文奖就算是填坑,至少也是万人瞩目,发表之后大家都赶快用。你怎么不看看以往的其它最佳论文?有多少 Marr 奖能有这么大的影响,你举个例子?

至于说我提到的那几个公司(我说的不是“创业公司”,只是说 BAT 之外的公司),他们不需要向你证明什么,毕竟产品和文章都有,而且都做得很好。而且你的这些观点言论...我想他们也会觉得惊悚。再横向对比一下,比如德国的 IT 创业公司,又有多少原创性?有多少拿得出手的产品?我有幸和一个得过德国创业奖的初创企业合作,他们的产品...我丝毫不觉得能对商汤科技之类的造成任何影响。


----------------------------------
结论:

主观看法和现实差别很大,在德国生活久了恐怕尤其这样。所以在自身经历之外,需要参考具体数据,并进行横向对比。在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比如你我)的自身经历尚且不丰富的情况下,尤为如此。

dudii 发表于 2018-1-6 23:01

本帖最后由 dudii 于 2018-1-6 22:37 编辑

encantado 发表于 2018-1-6 16:59
我也觉得你应该是醉了,才至于这样胡说八道。

我只说 AI 及其相关学科,别的我不了解。

每篇都是顶级专家审稿。。。好醉好美好,其实好多好多审稿人都是博一的学生,ac手里50+篇文章,根本没有时间看。nips的那个有名的test您可以去看下,就可以看到当前ml大热下,顶会审稿有多random。另外想回国的国人都在灌pami,cvpr文章贴上supp直接投的,现在做东西很少人去看pami了,直接follow arxiv的。tip之类的,真的有点搞笑,审稿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折磨。。。

也许您在德国久了在自身经历之外,我真没觉得我和国内的同行有多少“时差”,交流合作一直在做。
ai不敢谈,我当然希望国内的cv水平越来越好,但是现实是有水平的人真的不多,国内大学的顶级cv教授,顶级cv实验室,貌似一个叫不出来(除了港中文)。顶会pc,ac要基本是cv届的牛人,貌似看不到几个国内大学的人和所谓的科技公司“bat”人的身影。商汤落地的产品一直在期待但是还真没有印象,他们倒是很能跑benchmark很能圈钱,去年ijcv asian的年会入场靠他们人脸识别,结果很多人都是被“肉眼”识别进去的。

dudii 发表于 2018-1-6 23:20

想起iccv和一个韩国同行聊天。
人家自豪的说,first author里10%的韩国人,我们韩国算是ai强国。
反问之,多少是韩国自己学校/科研机构做出的东西?
韩国人愣了一下,说,即使在国外求学做出来的,也应该算韩国的ai实力。

我觉得国内的很多年轻学者这点做的很好的,认知到差距,一直在努力,提高原创性,但是很多时候迫于其他压力,不得不灌水。
反倒是碰到过在国外做相关工作的有些国人(不是真正去做 core research的)会莫名的自豪感爆棚,挺有意思的现象。

encantado 发表于 2018-1-7 00:34

dudii 发表于 2018-1-6 22:01
每篇都是顶级专家审稿。。。好醉好美好,其实好多好多审稿人都是博一的学生,ac手里50+篇文章,根本没有 ...

看了几遍,我想我大概知道你前前后后是什么意思了。“您”字不敢当,我不过就是你说的怀着某种目的灌pami的人,我也基本上知道你是谁了:ku: 果然大家风范,佩服。

顶会PC,AC和顶刊的总编,编辑,这些差距就和十几年前文章的差距一样,当时看上去遥不可及,但是一步步都会缩小的。我与其说是自豪感爆棚,不如说是对这边某些机构科研气氛和拼搏精神的恨铁不成钢。

另外那个商汤的人脸识别,我去年在 ICCV 上也见到了。当时的效果,感觉正确率是很高的,一下从侧面把我认出来了,而且帮我认出了站在我旁边的几个大牛{:2_231:}

dudii 发表于 2018-1-7 01:29

encantado 发表于 2018-1-6 23:34
看了几遍,我想我大概知道你前前后后是什么意思了。“您”字不敢当,我不过就是你说的怀着某种目的灌pami ...

{:5_309:} 惊悚了,居然被看出来
我也相信差距会越来越小,水平会越来越好的,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有能力和理想的人回去了。

leelight 发表于 2018-1-7 10:31

个人感觉,高精机械,燃油汽车,化工制药,工业自动化领域IT,难民产业,机器人(?),这些德国还能领先个20年吧。
如果中国能把传统汽车工业基础质变一下,工业自动化标准统一下,以后也没德国什么事了。
我现在也爱看德国人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以前看心里比较郁闷,现在看是暗爽。心态很重要。

Mephis 发表于 2018-1-26 15:04

居然看完了。。。。

glowworm 发表于 2018-1-28 12:45

德国有技术,有人才,但是跟中国相比没有很全的工业(汽车,军事,精密仪器等行业除外),整个欧洲的市场也没让德国有什么好处,主要是语言和文化都太不相同。欧盟的效率也低,每个国家制定法规之后还要欧盟再都点头(好像是这样的?)

看看欧洲没有自己的google,youtube,whatsapp,facebook,amazon就知道了。像saturn,bauhaus这种的虽然也不错,但是随着未来的互联网变革我不确定他们能长期占领欧洲的市场。

资金方面他们不喜欢金融。。。投资小企业的非常少。。。失败了就是失败了。。。可怜的小企业。。

总之,技术,人才外流美国。
工业,比不上中国强大的制造体系。
市场和资金,还是美国,中国的牛。。

kokia 发表于 2018-1-30 18:51

德国拜尔买了孟山都 卖卖转基因

56978 发表于 2018-1-30 20:06

德国最牛的AI公司是哪家?

auslanderinzg 发表于 2018-1-30 21:21

近来膜拜高人的

苏州好人 发表于 2018-2-17 23:24

本人不才,从国内还是邮电局的时候就参与到国内的通信大发展时代。还稍微知道一点现在的intent到底是个怎么回事。
所有的东西都是要有一个基础的,没有基础的东西,你建的空中楼阁再漂亮也没有用,另外钱这个东西并不是基础。
中国人不笨,建造空中楼堂馆所这些个享受的东西都不差,但现在没有了做基础的心境了。材料基础学跟德国日本比差得不是一点点,那些拿来吹牛的ppt还不如把莱茵金属做的炮管好好弄弄,还有简单的最基础的要保家卫国的枪弹发射药好好搞搞。不然那么漂亮的空中楼阁还是人家来了一踹门就塌了。

qintianming 发表于 2018-2-23 15:25

Joey96 发表于 2017-11-8 17:01
只举一例:10年前德国工业大型齿轮箱两巨头之一在国内卖某型号立磨齿轮箱单台超过120万欧元,同一型号两 ...

确实,还是在慢慢追赶的,只不过传统制造业,特别是高端的制造业,要求还蛮高的。要有好的工程师,培养好的技术工人,我觉得再用20年,30年追赶到德国制造业水准的80%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呢,国内的基本上凡是向钱看,很难沉下心来老老实实琢磨工艺,设计问题,还有制造业升级还没完成,工程师就因为待遇低开始流失,仅代表个人意见啊

风一般的白痴 发表于 2023-9-5 00:35

这个帖子始发于2017年,弹指一挥间,当时所探讨的10年之后,从今时今日(2023年9月5日)看来,也就是3年之后的事情。最近也以"旅行者"身份看了不少展会:
科隆游戏展上,中国游戏厂商米哈游和游戏科学迅速崛起,微软XBOX财大气粗,法国育碧虽年事已高,但尚能饭否,而德国游戏公司绝迹于江湖;
柏林电子展IFA上,海尔美的继续攻城略地,海信TCL对欧洲市场虎视眈眈,荣耀手机大放异彩,大疆无人机门庭若市;韩国三星也包下了南门的整个场馆,布展水平,还是展示的产品都可称一流而有新意;反而是传统德国品牌展馆这里,西门子,博世,美乐,Liebherr这里,完全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产品;
法兰克福自行车展Eurobike,倒依然是欧洲品牌的天下,仔细了解得知,原来是中国自行车类产品进口欧盟要被征收接近50%的反倾销税;
接下来,今天开始,是真正的关键时刻,在这届慕尼黑车展上,看看特斯拉,国产电动车,和德系电动车,到底能够呈现一个什么样的产业竞争格局。


德国的媒体和自媒体都在不断的探讨目前德国正在进行的“去工业化”趋势,高企的能源价格,不稳定的地缘政治,落后的科技产业,严重缺乏的高素质人才,使得一些德国企业不得不离开德国,甚至有的也将研发基地放置在美国或者中国。这些年唯一的亮点在我看来就是Biontech在mRNA平台技术上面的突破了,在生物科技领域给德国高端工业稍微留存了一点颜面。

现在,7年之后,我再问大家,德国华人各行业精英们,根据你们在各行所知,在3年之后,相对中国,德国制造还能在哪些领域拥有竞争优势?机械制造,电子设备,汽车,化工(包含材料科学),能源,通信,制药,消费品,农业,金融保险证券,工程建筑,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未来德国路在何方?

当时在这里回答过这个问题的小伙伴们,你们当时的想法在今天已经兑现了么?你们是否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新的朋友们,你们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未来竞争力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