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纪念日,日本政坛地震!首相换人,中日关系有实质改善?
作者:航天君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9月3日,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
据日本媒体NHK9月3日报道,“日本首相菅义伟在自民党内的高层会议上表示其将退出即将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据有关数据显示,菅义伟自去年上任时约70%的支持率跌至现在30%以下的支持率,其支持率可谓是跌入了“冰点”。菅义伟“下台”,谁又将接任此职?频频更换首相的日本政坛为何如此“动荡不安”?此次更换首相之后,中日关系将“何去何往”?
菅义伟下台后,谁将继续接任
众所周知,日本政坛错综复杂,利益纠葛“剪不清,理还乱”。菅义伟宣布离任后,究竟由谁来继任还是一个问题?对此航天君结合多家媒体预测,大概有以下三种推测!
第一种猜测是安倍势力支持下的岸田文雄,岸田文雄主张亲近美国,早在“10万元补助金风波”之前,安倍就选择支持岸田文雄,虽然安倍最后选择了与自己关系更加亲密的菅义伟,但是也不难看出岸田文雄与安倍势力集团的联系。
第二种猜测是高市早苗,虽然她也是安倍忠实的追随者,但是其缺少派阀的支持,在政治经历上也略显青涩,再加之其女性的身份,似乎难以在当选首相这件事上“站稳脚跟”。
第三种猜测是,不排除退居幕后的安倍晋三重返日本政坛。不难看出,无论是岸田文雄还是高市早苗,安倍一直都处在其利益集团的核心位置。
再加之安倍考虑到如果任由岸田文雄这样的亲美分子掌握政权,日本未来的发展将牢牢掌控在美国的手中,如此一来,日本未来的发展必将处于劣势地位。
不过综合来看,对于高市早苗而言,一来其缺乏背后的政治势力的支持,二来其缺少突出的政绩,相较而言岸田文雄的可能性要大于高市早苗,而安倍此前也曾将岸田当作“接班人”来培养,此次安倍是否参加下一轮选举还处于未知状态。由此看来,关于菅义伟继位者的猜测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日本政坛复杂的状况。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30523c57d79c44548479a6cec9924b58
频频更换首相,日本政界怎么了
要对日本频频更换首相的问题追根溯源,我们需要在日本的政治体制等方面来寻找答案。
第一,日本实行“首相由内阁选举产生,内阁对国会负责”的议会内阁制,根据日本宪法的相关规定,众议院在某种程度上拥有着首相去留的决定权,一旦执政党失去众议院的支持,内阁可能会面临使其垮台的信任危机,即众议院在此问题上掌握着绝对的“生杀大权”。
然而,由于统治利益集团之间盘根复杂的关系,内阁与首相极有可能为该利益纠纷的结果“买单”。日本实行“两院均衡”的立法模式,执政党与首相“同气连枝”,一旦执政党在选举中失败,首相也将引咎辞职。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日本政界似乎总是处于震荡的状态,但其本质不过是自民党内部“左倾”与“右倾”两种力量之间的“博弈”。
第二,日本首相的下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任期内各种大事件的波及,例如,此次菅义伟的“下台”,很大程度上受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未取得此前所承诺收益的同时,又加剧了日本疫情的影响。迫于压力,更换首相也在“意料之中”。
中日关系,“何去何从”
倘若未来岸田文雄当选首相,中日关系必将进一步恶化。何出此言?
第一,从“中日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岸田文雄曾多次提及“中国威胁论”,并将中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若其当选首相,极有可能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这将使“中日关系”的走向充满“变数”。
第二,从“美日关系”的角度分析,岸田文雄作为日本政治力量中的“鹰派”长期亲美,若其上台,在美国的教唆挑拨下,中日的冲突将进一步加深,而日本对美国的依赖性加强,其将甘愿成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打手”。
第三,从“中美关系”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中日之间的矛盾可能升级,美国可能借此缓和“中美关系”以挽救经济发展的颓势。同时,美国也可能与日本联合共同打压中国。
第四,从“美俄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倘若岸田当选必将在美俄两国博弈的棋局上增加了一枚“筹码”。与此同时,俄方也将极力拉拢自己的势力,以此对抗美国,这将加剧阵营的对立。由此可见,东亚地区国家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日本更换首相的举动,在各种复杂因素的作用下,“中日关系”的走向也将扑朔迷离。
https://p26.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2a0103993e1b404b955c825a333c03e9
此外,航天君在前文中也已做了强调,今天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我们看到日本政坛的动荡,虽然我国从不插手他国内政,但日本国内政局的动荡,加上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无疑让整个东亚地区都处于不稳定之中!航天君认为,只要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一天不灭绝,日本就仍有对华挑衅,对周边邻国挑衅的动机企图!而随着美方对日本军事力量发展的逐渐松绑,美国无疑是将地缘矛盾的压力向东亚诸国转移。
重读历史,是因为珍惜和平
在以发展为主题的当今社会,我们更要学习感悟抗战精神
虽然祖国强大了,但我们身边的局势并不是绝对稳定
常言道: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只有时刻处于警醒之中,做到有备无患
我们才能料敌预先
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占据先手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