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2-3-21 08:37

民间故事:武举人心善,抚养继母儿子,帮他娶到两位美妻

作者:自说文史
以下故事,出自清代解鉴《益智录》,翻译时稍有改动。文中插画来源网络,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嵩山南边,住着一户人家,这家有一个少年,叫耿如梅,是个武举人。耿如梅已经娶妻丁氏,还生了儿子。耿如梅成年时,母亲去世,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位小妾,这就等于说,耿如梅多了个继母。

继母后来生了个儿子,叫耿如桂,耿如桂才满一周岁,父亲、母亲就相继去世了。此时,耿如桂还没断奶。

为了弟弟,耿如梅花钱请了一个刚生孩子的妇女,来喂养耿如桂。这种事,在古代常有,负责喂孩子的女子,就叫乳母或者奶妈。别说普通人,就是皇帝也会这样,汉武帝就有一位奶妈,还尊称她为“大乳母”。

到了晚上,耿如梅担心乳母太累,不能精心照顾耿如桂,就自己抱着耿如桂睡觉。其实他本想让妻子丁氏带着弟弟睡觉,但丁氏已经带了一个孩子,再带一个忙不过来,于是耿如梅干脆就自己照料弟弟。

小孩子闹腾,晚上常常要吃奶或者玩乐,耿如桂常常睡不好。但是,他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对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简直比对亲儿子还好。

很快,耿如桂六岁了,耿如梅请了先生教他读书写字。耿如桂很懂事,认真听先生讲课,对哥哥耿如梅也很尊敬。



又过了十年,耿如桂十六岁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忽然不读书了,每天就和几个同龄人玩游戏。耿如梅或是劝勉,或是奖励,又或是警告,但耿如桂都不听。再后来,耿如桂玩得更离谱,常常跟着几个无赖鬼混,几天都不去跟先生读书,也不回家吃饭。

耿如梅亲自找到耿如桂,教育了一番,说得声泪俱下,让他回家,耿如桂才愿意回去。

眼看这样下去不行,耿如梅就想着给弟弟说亲,找个媳妇,或许他才能安心。但是,耿如桂宁死不肯,他就要玩,所以不愿意成家。耿如梅几次给他说亲,他都拒绝了。

这一天,耿如桂头患上了风发,头痛得厉害。耿如梅请了很多郎中,拿了很多药给他吃,但是都无济于事。耿如梅很担心弟弟安危,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听说某地有位神医,能治好头风,耿如梅很高兴,大早上就起来,快天黑的时候,才到地方。但是,问了一圈人,大家都说没有这样的神医。

沮丧至极,耿如梅只好回家。路过一个山冈时,看到三个人在喝酒。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上前想问问神医在哪里。

三个人看到过来,连忙站起来,其中一人说:好哥哥来了啊!

耿如梅不知他说什么,那个人说:你用德行感化顽劣之弟,又千里跋涉,为他寻找神医,这不是好哥哥吗?只是,听说你弟弟手脚都凉了,恐怕一般的郎中治不好他了。



耿如梅一听这话,更加伤心了,哭着说一定要救活弟弟,还问三人有没有药方,或者推荐其他神医也可以。

这个人转头对那两个人说:胡兄,耿家兄弟的病,恐怕只有章兄的妹妹才能治好啊!

章兄似乎不高兴了,说:袁兄,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耿如梅一听有戏,连忙跪在章兄跟前,磕头求他救救自己的弟弟。

袁兄又说:二位兄长,你们说过,当年耿兄对你们有口惠(口头上答应的好处),这个恩惠虽然出自他口,但终究也是一种恩惠。既然受了恩惠,就得想着报答人家对不对?想着,耿兄要救弟弟,已经很危急了,咱们不应该袖手旁观啊!

胡兄又对章兄说:令妹道术已经修成了,去帮忙医治一下,也没什么事吧?

章兄回答道:小妹确实已经修炼成功,但是她一向独居,从来不见人,又怎么可能会为了一个少年书生,出来抛头露面呢?

袁兄劝道:你是哥哥,长兄如父,如果你劝她,她应该会听你的话。

胡兄也来劝,章兄却有点生气了,说:你也有妹妹,如果你妹妹能陪我妹妹一起去,我就劝我妹妹出山。



胡兄大喜,说:可以可以,我这就跟我妹妹说一声。

耿如梅一听,他们愿意帮自己弟弟,连忙磕头道谢。三人拉起耿如梅,胡兄和章兄说:你不要着急,明天我妹妹就会过去,你安心在家等待就行。

耿如梅回家后,很高兴,把路上的事跟丁氏说了。丁氏不信,还以为丈夫魔怔了,说他不是遇到妖怪就是被人骗了。

次日中午,家里果然来了两个少女,两位少女乃是从天而降,落在院子里,看起来十分美丽,简直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样。

耿如梅觉得自己不便与少女接触,就让丁氏接待。丁氏看到后,这才相信丈夫的话,她连忙请二位少女进屋。

这时候,胡小姐对章小姐说:姐姐,你如此厉害,怎么愿意来这里抛头露面呢?章小姐说:我哥哥求我来的,他都差点给我跪下了,我只好来这里。对了,你为什么来这里呢?

胡小姐说:我哥哥跟我说,如果我不来,那么姐姐你也不来。我觉得,我来不来无所谓,主要是姐姐得来。再说了,我哥哥也给我作揖,我不忍心违背他的意思,所以就来了。



丁氏听到这里,赞不绝口。因为在古代,礼法严格,未婚女子不能轻易出来。现在,两位少女都来了,确实难得。丁氏佩服二位少女的同时,也更加佩服丈夫了。

章小姐也没看耿如桂,直接对丁氏说:用红布裹住他的头,不许他看到我们。

丁氏告诉了耿如桂,耿如桂觉得奇怪,哪有治病要裹住头的呢?但此时,他却说不出话来,因为头痛让他生不如死。

耿如桂头被红布裹起来后,章小姐请胡小姐帮忙,按住他的额头,然后她向天庭处吹气。耿如桂觉得,香气钻透了脑子,说来也奇怪,他的头发之痛立马就没了。闻着香气,耿如桂意识到,给自己看病的肯定是女子。

于是,头痛好了后,耿如桂一把扯开红布,看到了二位少女。顿时,他就被两位少女的容颜吸引了。胡小姐和章小姐察觉后,羞红了脸,瞬间消失了。

耿如桂病好了,头不痛了,但他吃不好睡不好,不到一个月,又黑又瘦,跟猴儿似的。

耿如梅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说话,丁氏却说:我知道叔叔(古代女子称呼丈夫的弟弟为叔叔)得了什么病,肯定是看到人家漂亮,所以惦记人家。但是你怎么这么不聪明呢,人家从天而降,一口仙气治好了你的病,说明人家是仙女啊,怎么会嫁给你呢?



耿如桂听了后,觉得有道理,但不死心,依旧是茶不思,饭不想,每天失魂落魄。耿如梅看在眼里,忧在心里。

几天之后,袁兄来访,耿如梅深深谢过了他。

谢过了袁兄,耿如梅又说自己弟弟得了相思病,这样下去恐怕活不久。然后,他又问:上次你说,我对胡兄、章兄有口惠,我怎么不记得呢?他们我根本不认识啊,也没说过话,哪有什么口惠?

袁兄哈哈大笑,说:耿兄,你有个朋友,和你同岁,你们曾一起上山,你的朋友喜欢打猎,而你自幼心善,看你朋友要打猎,就大喊一声“山中动物,都快躲起来啊”。那一天,你朋友果然没打到任何猎物。还记得这件事吗?这就是你的口惠,如果不是你的提醒,本打算出来玩的狐狸、獐子和猿猴,肯定会丧命的。

听完后,耿如梅想起来了,他恍然大悟,这才知道所谓的胡兄、章兄,乃是狐狸和獐子。他看了看袁兄,又说:那么,据此说来,你就是猿猴?



袁兄笑了,说:是的,我就是那只猿猴。且不说这些,你弟弟现在又病了,我从中竭力帮忙,本以为能玉成美事,不过章小姐怀恨在心,肯定不会嫁给你弟弟。所以,只有胡小姐可以,你看可还行?
耿如梅却说:胡小姐似乎是仙女,恐怕也不会嫁给我弟弟吧?麻烦袁兄你再帮忙说些好话,救救我弟弟。

袁兄拍了拍胸脯,说:你放心,我肯定能说服她,让她嫁给你弟弟。

说完,袁兄不见了,过了半天,他又回来了,说:说好了,三天以后,胡兄就会把他妹妹送过来,你准备办喜事就行。

耿如梅欣喜若狂,说:袁兄,为何这么快啊?

袁兄说:当然要快啊,你弟弟病得厉害,你看看他,又黑又瘦,跟我儿子一样,还有人样吗?你把他带出去,人家还以为你是耍猴的呢!

耿如梅哈哈大笑,感觉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弟弟。耿如桂听说能娶胡小姐,已经很满足了,心情好了,他开始吃喝,睡觉也香了,病也好了。耿如梅定了日子,到时间就办婚礼。

婚礼当天,袁兄又来了,说:世事难料,我现在才相信。我回去后,章兄跟我说,他妹妹给你弟弟看病,被你弟弟偷看了,她觉得很耻辱,回家后就哭泣,还说自己不纯洁了,就算用所有的长江水洗浴,也难以纯洁了。章兄就安慰妹妹,说嫁给他就行了啊,那样就不算受辱了啊!结果,他妹妹还真答应了,现在已经送到大门口了,赶紧接回家吧!



这下,耿如梅发愁了,他跟妻子商量。丁氏连忙去告诉胡小姐,胡小姐却说:这个无妨,有个姐妹,我也不会孤独了。

于是,当天胡小姐、章小姐都嫁给了耿如桂,耿如桂简直要开心地飞上天了。

婚后,耿如桂发愤读书,进步很快。但是,他一心都在两个妻子身上,进步有限,所以几次考试,他的成绩都不理想,耿如梅暗中担忧。

胡小姐和章小姐劝道:相公,你读书辛苦,我们知道,但是你屡考不中,实在有负于伯伯(对耿如梅的尊称)的苦心,我们也有责任。现在,我们跟你做个约定,如果你考上了秀才,我们就服侍你一个月;考上举人,服侍两个月;考上进士后,服侍你三个月;如果你能在殿试中得个榜眼、探花或者状元,那时候我们再和你白头偕老。否则,咱们就此别过吧!

耿如桂却觉得妻子在开玩笑,心想:你们都嫁给我了,还能跑了不成?于是,他依旧吊儿郎当。

结果,当天晚上,两位妻子都不愿意见他;次日晚上,胡小姐不见了;第三天晚上,章小姐也不见了。



这一下,耿如桂慌了,终于下定决心读书了。不到一年,他考中了经魁(明代科举考试有五经取士之法,当时考的是四书五经,每经各取一名为首,名为经魁)。两个妻子当天就出现了,继续像之前一样服侍耿如桂。

耿如桂大喜,说:你们要是在家多好,这一年说不定都生儿子了。

两位妻子笑着说:没耽误事啊,我们已经生了儿子。说完,她们一招手,外面两个女子各自抱着一个孩子。原来,她们离开耿如桂时,已经怀孕,现在孩子都八九个月了。

耿如桂一看,两个孩子都跟自己很像,激动得泪流满面。从那天开始,他更加发愤读书,后来高中进士,并在殿试获得第二名,成为了榜眼。耿如梅得知后,也激动得哭了。
多年以后,耿如桂的两个儿子都成年了,耿如桂为他们娶妻。结果,胡小姐和章小姐作为婆婆,多年容颜不变,旁人看到后,还以为她们是耿如桂的女儿或者儿媳妇呢。



最后,作者感慨一番:

惠而在口,非实惠也,异类犹言念不置。今之蒙人实惠者,势盛则利其馀润,势衰则掉臂去,甚至为操戈,为下石,其羞此狐、獐也实甚。
大意是说:
所谓口惠,就是口头上的好处,还不算是真正的好处。可即使如此,狐狸、獐子这些异类也没有忘记,还想着报答人家。
但是现在很多人,确确实实得到了亲人或者朋友的恩惠,但是却从不思报恩,只想着从人家身上榨取利益,看到人家穷了,没权势了,掉头就走,甚至不惜落井下石,同室操戈。这些人啊,还不如獐子、狐狸,实在是枉为人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故事:武举人心善,抚养继母儿子,帮他娶到两位美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