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3-7-28 12:39

德国公布首份"对华战略",整个欧洲已陷入危机,未来将取决于中国

作者:陈虎点兵
当地时间的7月13日,德国政府发表的首个“全面对华战略”,据说为德国政府有史以来发表的第一个全面对华战略文件,显示德国政府对中德关系非常重视。



从新闻中可以看到,所谓的全面对华战略推迟了数个月的发布,原因是内阁存在较大分歧。据说,德文版本长达64页,尽管篇幅较长,核心内容是德国政府在文件中所提到的一句话,即希望确保与中国的经济合作更加公平、可持续和互惠。进一步阅读下去,味道就有点不对了。

在这份战略文件中,德国政府提到:“中国是德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但中国对欧洲的依赖不断下降,德国对中国的依赖近年来却不断上升。”

针对这种情况,德国政府表示:“我们无意阻碍中国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并表示德国并不追求对华经济的“脱钩”,但迫切需要“去风险”。具体来说,德国政府敦促在华德国企业加强风险分析,并计划调整对华出口管制清单。

对于德国而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从长期来看,中国已连续第六年成为德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美国、欧洲的其他国家都没有成为德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中国连续6年为了德国的单一贸易伙伴。



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数据,仅2022年上半年,德企在华投资就达100亿欧元,达到了一个创纪录的水平,说明德国企业家对中国市场的判断也是向好的。

既然都是向好的,为什么还要"去风险",为什么还要所谓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呢?西方媒体上大多数的评论是,德国政府的内部存在分歧。

在文件刚发表不久,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战略"为中德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德国政府将继续与中国合作,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气候保护上。

朔尔茨接着表示,我们的目标不是要与中国"脱钩",但我们希望在未来避免 “严重的对华依赖”。通过"中国战略",我们正在回应正发生变化并采取更具"进攻性立场"的中国。对我们来说,以下几点依旧实用。"中国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德国的合作伙伴、竞争者和系统竞争对手"。



再比对一下,德国政府的另一些人的表述,就会发现差距很明显。同一天。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所",介绍了"中国战略"的基本内容。

贝尔伯克表示,"中国已经改变了,因此我们也需要改变对中国的态度。近年来,中国日益成为德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但也在地区层面上变得越来越自信"。贝尔伯克重申,德国并非与中国"脱钩",只是想把"风险"降到最低。

在这个地方,贝尔伯克举了俄罗斯的例子,德国曾经犯了一个错误,在燃料供应方面更多的依赖俄罗斯。现在德国要避免同类的错误。宣称"德国需要使本国的经济关系多样化,这是为了保护德国自身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



朔尔茨和德国外交部长的说法明显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也正是因此,德国媒体报道称,在对华政策方面,本届德国联邦政府存在分歧。总理府坚持对华合作,经济部和外交部不断鼓吹所谓的“对华依赖”。

如果把另外的一件事拉进来比对一下看的话,就会发现没有这么简单。

当地时间12日,在一场以气候变化问题为主题的北约公共论坛活动上,冰岛的外交部长吉尔法多蒂尔坦言,虽然大家在讲到对华依赖的时候都说要"去风险",但实际上他本人压根就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所谓的"去风险"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用吉尔法多蒂尔的原话讲,我相信不只是我有这种感觉。



这位冰岛外长的说法在论坛上也引起了热议。法国的企业家网络大V阿诺德·贝特朗的说法是: “西方太疯狂”。当你都不知道"去风险"是什么意思的时候,你怎么能同意"去风险"呢?让4.5亿欧洲人接受一项根本无人揭晓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政策,想想都觉得疯狂。这就只是一个口号而已。



所谓的纠结和拧巴远,不只存在于德国政府内部的分歧和对"去风险"一词的认识上。在德国政府的这一份"中国战略"当中,还发现了涉及网络安全和台海问题的内容。文件声称德国反对"单方面武力改变台海现状",因为军事升级也会影响德国和欧洲的利益。

这话最早是从美国嘴里说出来的,现在德国"鹦鹉学舌"又把它放到了"中国战略"这一重大的官方文件当中。由此就可以进一步看清这份纠结和拧巴究竟来自哪里。



一个西方网友的回复说到了根子上,是这么写的:"我认为欧洲正处在一场重大的身份危机中。一方面他们致力于维持与美国的附庸关系,从中获得了平庸的安全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傻,他们其实清楚长远的未来取决于中国。"。

都说肉食者鄙,西方网友实际上把这个事看得说得更明白。并不是说西方的政治家们傻,而是这位网友说出了他们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公布首份"对华战略",整个欧洲已陷入危机,未来将取决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