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4-5-20 09:06

茶博会 | 首届“一带一路”茶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峰会举行

作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5月18日下午,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期间,首届“‘一带一路’茶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峰会”在杭州市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国际商会指导,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浙江省药食植物活性成分与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WDEF沃达福数字茶业中心主办,杭州茶视界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浙江省中药资源创新与转化中医药重点实验室、茶居地球(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领导致辞

茶和世界,共享发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仲灿作开场致辞。张会长对于举办科技化与国际化并重的论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茶是中国标志性的饮品元素,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近年来中国茶频频亮相外交舞台成为与世界对话的介质,面对这样的文化背景和国家背书,作为中国茶企中国茶产品,如何真正在国际市场、世界舞台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真正融入世界竞争格局,是党和政府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的领域,也是茶界有识之士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方向,中外各界人士能够在杭州,在茶博会共同发起探讨,共襄发展愿景是一件大好事,起到了对科技赋能茶产业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的引领作用。



实现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论坛主办方主管部门浙江大学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邵明国在阐述发起举办本次论坛的目标和愿景时谈到“一带一路”战略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赋予茶产业的时代机遇,希望可以通过茶科技的硬实力和茶文化的软实力,合力激发茶产业的无限可能,进而实现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茶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中华茶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的媒介。本次“一带一路”茶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峰会的举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重要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决策部署,有效落实省市区各级政府有关茶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期待与会嘉宾能充分利用该平台,深入交流、广泛合作,共同探索茶产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之路,推动茶科技产业的国际发展,为茶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新动能。



践行“三茶统筹”共筑“茶香通道”



本次论坛在浙江省国际商会的指导和支持下,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浙江省贸促会、浙江省国际商会应国华副会长对境内外莅会代表表示了欢迎。他在致辞中提到,近年来的浙江茶企积极拥抱“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利用茶博会等国际性平台,千方百计拓市场、促发展。在当前数字经济和科技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茶科技创新成为了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为茶产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表示,希望各位专家、企业能通过本次会议,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在沟通中凝聚共识,让实践真知汇聚成推动茶科技国际化发展的磅礴力量。浙江省国际商会也将继续与以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茶企开展深入交流合作,促进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茶产业的交流合作、茶科技的创新发展,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走深走实,共同构筑国际“茶香通道”。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特命全权公使蒙泰哈·杰莫女士也为本次论坛发来了祝贺视频。



近年来,我们茶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力推进,茶产业经济和茶文化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及交流也日益广泛,但中国茶在国际市场上有品类少品牌,总体售价多年来没有得到很好的突破,这些问题依然是当前茶产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品出圈、品牌出海,真正实现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主旨报告

此次论坛邀集诸多重量级嘉宾发声,他们从各自的科研领域、工作领域对如何应用科技的力量助力中国茶产业真正实现国际交融发表了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

全链条规模化升级,助力产业“出海”



中国茶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先生发表了对于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思考和建议,他在主旨演讲中特别指出了茶叶发展过程中的产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他表示,要拓展茶产业的发展空间、着力全链条规模化升级、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要构建从第一产业到第二、第三产业的一体化茶叶全产业链。通过第一产业加工生产各类茶叶,借助第二产业的茶科技提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并开发多样化的新型茶叶产品,进军第三产业发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茶旅游。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强化品牌意识,提高科技竞争力,优化国际贸易渠道,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升级助力产业“出海”,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茶资源跨界应用实践与思考



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中华供销合作总社茶叶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研究员杨秀芳女士对茶业市场发展进行了全局剖析,从茶叶发展、茶叶深加工产业两大领域解析,阐明深加工是解决茶资源过剩的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茶叶精深加工领域年消耗茶叶原料30万吨左右,是当前环境下,实现茶业可持续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重要策略和手段。同时,杨秀芳还从茶产业跨界应用领域切入,分别从技术、政策等实际应用的角度,为茶业发展创新转型指明了方向。



现代生物科技赋能“茶+中医药”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领军人才、浙江省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开国银先生则从“现代生物科技赋能‘茶+中医药’”这个角度给大家做了别开生面的分享。从医学古籍的角度介绍了茶叶的药用价值,从“治未病”的含义解释中医药健康理念,强调“标准化、科学化、国际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紧密关系。报告中,开教授还探讨了通过现代生物研究挖掘中医食疗宝库,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的可行性。他认为,将茶叶与药食同源产品配伍,开发多样化的具有中国特色茶保健品将是未来茶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开教授从中医配伍的减肥茶、胃黏膜保护提取物与西药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阐明了药食产品开发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希望跨行业深入研究合作,将中草药与茶叶科学配伍,加快产业化进程,在大健康领域占有更大空间。



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现状与提升



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危赛明先以多年从事中国茶出口的经验和积累,为大家做了《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现状与提升》的主旨发言。他从2023年全球茶叶产量及贸易量、中国茶叶出口现状、中国茶叶进口现状、提升中国茶出口竞争力路径对策四个角度,深入浅出为我们剖析了茶产业“出海”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最新数据为支撑,条理清晰的指明了中国茶产业出海方向。提出了多个提升中国茶出口竞争力的路径对策,列举出营销体验落地的方向,强调国际品牌打造要遵循产品标准化、包装标准化、价格平民化、质安保障化的要求。



中国茶,与美好生活同行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姜爱芹女士用诗意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美好的产业未来。从消费者诉求出发,姜爱芹强调功能诉求和精神满足的融合,指出“值得感、新意义和新内涵”是新时代消费者对于产品可感知价值的追求,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必将引发产品和品牌的价值重构。“喝茶是一种浓缩了中国人身份认同的生活艺术”,姜爱芹动情地表示,中国茶不仅是消费者信任的健康饮品,也一定会成为更多人喜爱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中国茶品牌在科技创新引领下,正处于从产品力到品牌力的转型升级过程中。随着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将会是未来中国茶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国际声音

加深两国合作,共同提升亚洲茶叶品质



此外本次论坛还邀请到越南总领馆代表何伟标先生、上海阿根廷总商会主席艾伟平先生两位境外嘉宾做了他们的主题分享。何伟标先生从越南茶产业发展的同样愿景和目标,提出在中越两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的合作规划下,加深两国茶产业的进一步交流和合作,共同提升亚洲茶叶品质,打造亚洲茶叶品牌,借助茶科技的力量,实现对亚洲高品质茶叶和科技化茶产品的世界畅想和世界形象。



依托中阿友好,助力茶叶创新



“中国通”艾伟平主席以一口流利的中文发表了对于中阿两国农产品贸易的情况分析,以及两国之间对于茶文化交流的希冀,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元素在阿根廷经济、文化和生活中随处可见,阿根廷人也对中国有了更全面、积极的认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起了中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中国街,不仅有中文牌楼,街道路牌也标注有中文。显然茶叶不仅可以成为中阿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而且可以真正成为文化载体,2022年阿根廷加入了“一带一路”大家庭,因为他认为现在正是中国茶叶开拓阿根廷市场的最好时机。



政企学研签约仪式

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引领,更离不开科技的助力,已然成为业界共识,集聚科研的力量、产业的力量、市场的力量,释放茶叶的新质生产力,也在本次论坛中取得了硕果。



由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药食植物活性成分与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组建的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浙江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药食植物活性成分与健康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传承创新工作站今天正式挂牌,三方同时与西双版纳州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多方联合推进的首个茶科技国际产业发展中心即将在西双版纳州落地。西双版纳州常务副州长罗景锋出席了本次签约活动。



今天同步挂牌的还有一带一路国际茶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化实践基地,多方协力资源共享为中国产业出海搭建起更多更好的平台。



本次论坛还邀请了上海阿根廷总商会艾伟平主席,中华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技术委员会主任、浙江茶业学院执行院长张士康,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浙江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开国银、浙江大学农业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舒旭云、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育敏以圆桌论坛形式进一步探讨交流,为科技引领茶产业“一带一路“扬帆海外而谋篇。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茶产业发展,需要深入贯彻“三茶”统筹的理念和方向,以文化赋魂,以科技赋能,去融通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消费理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大家纷纷表示,中国茶产业在国际化路径中充满挑战更充满希望,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好时代,在文化自信的大好背景下,再插上科技的翅膀,中国茶产业必然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来源:NewTeaEra
责编:Chloe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W6HjMWNmicOI3x5HANrqibticVBicmy5XEgsI4ZIeCL9cRiaX0cBTXZaluzDrQibiaB2QP8SEvKXSHoVPXBfzAs32qSaw/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拓展阅读聚焦 | 习近平的“茶之道”第一观察 | 习近平总书记妙论“中国茶”关注 | 践行“三茶”统筹发展重要理念 必须尽心尽力当好“五个者”
本会动态 | 中国茶学习报告会(第一期)在杭州举办
本会动态 | 本会学习报告会(第二期)在杭州举办科普 | 航天员在太空如何喝茶?
王岳飞 | 茶叶保健知识知多少?聚焦 | 两位院士谈健康喝茶


更多茶资讯,敬请点击关注:

本会官方视频号: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后可点击“关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W6HjMWNmicOJ5DL4AVVgnu7S43qfovs7TY9RflUy8ncH3ibzMAKg8YhDE19UiaibscFc21Q1EbiaBbK7DQP4TM4sd4w/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茶博会 | 首届“一带一路”茶科技产业国际发展峰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