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4-8 10:43

【中国航天日】用古诗词致敬中国航天,星辰大海、永不止步!(为孩子收藏)

作者:微信文章


随着神十三返回舱成功着陆

航天英雄摘星归来

今天我们迎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

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



2022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海报

52年前的今天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启了中国航天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的征途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367375267511402499
微视频|叩开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

今天让我们用最美好的诗词

致敬中国航天事业和中国航天人

星河璀璨

让我们一路向前



中国航天日的由来



2016年3月8日

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

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

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

旨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

科学普及航天知识

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

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中国航天人 见证星辰大海✦

“启动!点火!”

1970年4月24日

随着阵阵巨响划破夜空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拖着巨大的火焰

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直冲云霄

拉开了中华民族

探索浩瀚宇宙的序幕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

曾让无数中国人热泪盈眶

因为大家知道从独自研制到发射

这一切都来得太不容易

与“东方红一号”卫星一起飞向太空的

还有一曲悠扬的《东方红》

那是宇宙第一次听见中国声音

当年许多人都守在收音机前

屏息凝神地收听乐曲

那个激动人心的场景

那段动人的旋律

至今依然无法忘记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并在舱内并列展示了五星红旗和联合国旗帜(摄于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大屏幕)。新华社记者 赵建伟 摄

2003年10月15日

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

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航天员杨利伟

是浩瀚太空中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在太空舱内

他手拿联合国旗帜和中国国旗

自豪地向全世界展示

——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一段历时20多个小时的太空遨游

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

飞天梦想化为现实

也让无数人记住了

杨利伟这个名字



2013年6月20日上午,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2013年6月11日至26日

搭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3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

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着陆

在轨飞行期间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

成功进行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

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

许多孩子有关于太空的梦想

从这里开始萌芽

2018年12月8日

探月工程嫦娥四号发射升空

2019年1月3日

“玉兔二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开启了人类首次

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月球的背面是什么样?

玉兔二号发回的影像

揭开了长久以来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2022年4月16日上午

被称作“感觉良好”乘组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

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

顺利结束“太空出差”

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

为中国航天迄今最长一次

太空载人飞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180多天的太空之旅

从太空出舱

到首次在轨通过遥操作完成

货运飞船与空间站对接

从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太空漫步

到3名航天员创下中国航天员

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纪录

航天员们完成了一系列科学研究

刷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纪录

航天员太空出差,再探苍穹,延展探索的边界天宫课堂两次开讲,妙趣横生,揭晓失重的秘密女航天员王亚平出舱活动更是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367648429209812995视频|天空出差三人组

✦   用古诗词打开中国航天✦

古往今来

无数文人墨客写下了对宇宙的浪漫想象

当“宇宙之无穷”映入眼帘

当“手可摘星辰”不再夸张

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

成为现实

浩瀚宇宙见证着中国人的浪漫





















更多文章精选:
重磅!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

新书推荐 |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数学学案设计》:落实“双减”政策,助力教学改革

【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课”不容缓!中考复习资源限时免费领!

【科普】如果发现家人或同事感染了新冠,自己该怎么办?

速看!江西中小学线上教学视频收视指南

【攻略】参加集中核酸检测,个人攻略来了!

【科普】为何近日无症状感染者增多?与确诊患者有何区别?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编辑:吕艳

▌审核:肖丽香

▌来源:人民网、中国教育报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等资料版权都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谢谢。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

请点一下“在看”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航天日】用古诗词致敬中国航天,星辰大海、永不止步!(为孩子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