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轻轨到民心相通,中越“一带一路”合作里的绿色惊喜
作者:微信文章四月的红河两岸,木棉花开得正艳。
近期,国家领导人赴越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越南《人民报》发表的署名文章里,特别提到中国企业承建的越南首条城市轻轨,河内轻轨2号线,这条穿梭在越南首都的钢铁长龙,方便了市民的日常出行。
清晨五点半,越南首都河内的天空刚透出微光,轻轨2号线已迎来匆匆乘客。这条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后落地的标志性项目,于2021年正式投入运营。
全线长约13公里,设有12个站点,列车行驶全程仅需23分钟;出行全程用时比汽车出行快将近1小时,既节省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时间,也缓解了沿线交通压力;沿线商铺因轻轨带来的客流,租金悄然上涨。这种改变,正是中越务实合作在民生领域结出的硕果。
列车行驶在越南河内城市里的轻轨吉灵-河东线上
中越两国自1950年建交以来,友谊之树早已枝繁叶茂。2008年,双方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合作进入快车道。
特别是2023年,两国宣布携手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标志着两党两国关系迈入了新阶段。
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达2606.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中国连续20多年稳坐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宝座,而越南也自2016年起成为中国在东盟的“头号贸易搭档”。
中越这些年的合作升级,既有传统友好的根基,也有“一带一路”倡议的浇灌。
“打开门是越南,走两步进东盟”——友谊关口岸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河内轻轨2号线,中国企业在越南高端制造领域也大展身手。
国药集团所属国药国际旗下公司VCP药品股份公司(VCP)产品,在越南市场覆盖率高达95%,占有率也达到25%,成为当地医药市场的重要力量。
西部陆海新通道开通金昌至越南老街的公铁联运班列,让金昌的化肥首次直接出口东盟,为农业生产送来及时雨。
(金昌—河口北—越南老街)国际公铁联运班列首发
中越边境的凭祥综合保税区,作为友谊关口岸的核心区域,更是承担起“中国最大水果进出口陆路通道”的重任,每天车水马龙,载着两国的新鲜水果互通有无,让老百姓的果篮子越来越丰富。
俯瞰凭祥综合保税区
还有能源领域也很亮眼。2010年左右的时候,越南长期面临缺电挑战,经常需要从国外进口电力。
2018年,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投运了越南永新燃煤电厂一期BOT项目。这是中国企业在越南的首个BOT电力投资项目,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
项目采用两台620兆瓦超临界机组,应用了23项节能减排技术,年均发电量约80亿千瓦时,有效缓解了越南南部的用电紧张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永新燃煤电厂一期BOT项目
这之后,随着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我国光伏产业凭借其全球首位的制造端产能和领先的技术水平,在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中央企业风、光、水全面发力,为越南提供了高标准输电服务。
▶ 中国电建承建的越南金瓯35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是目前越南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
▶ 东方电气的水电设备装机容量在越南水电市场占比12.6%左右;
▶ 国机集团于2022年1月签约参与越南和平水电站扩建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完成全部机组商业发电。
而且,从2022年到2025年,南方电网通过云南、广西等多条路线向越南北部出口约40亿千瓦时的电量,有效缓解了越南的电荒局面。
越南地处东南亚中南半岛东部,北接中国,西连老挝与柬埔寨,东临南海,阳光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加之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大批中国光伏企业落户。
像天合光能在越南布局的全产业链生产基地,从硅片到组件实现闭环生产;晶澳科技在越南北江的5GW超级工厂,创造了当地光伏产业单体投资纪录。
这些项目不仅带来先进技术,更培养了大批本土技术人才,形成“中国投资+越南制造”的双赢模式。
位于越南南部胡志明市的天合光能至尊分布式光伏项目
前年,越南《人民报》题为《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 开启携手迈向现代化的新篇章》的文章中提到——
“中国企业在越南建成海外最大的光伏产业集群,投资建设的光伏和风能电站为越南的能源转型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这些年越南凭借着中国企业的投资布局,在光伏乃至新能源领域上的发展都有了相当大的进展。
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截至2024年),含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光伏组件出口量已经占全球总出口量的1/3,主要销往美国和欧盟,而越南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已突破5%(马来西亚是4%,泰国是2%)。
越南平富省禄宁县550兆瓦光伏总承包项目
然而,近期美国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反补贴税,给在越南投资的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一定挑战。
但中国企业迅速应对,通过在美国本土建设产能、拓展中东和欧洲市场、加强技术创新等方式,有效化解了关税壁垒带来的压力。
越南政府也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2023年5月,越南政府批准了《2021-2030年及远景2050年国家电力发展规划》(PDP8),计划投入1347亿美元用于电力发展。
该规划设定了到2030年50%的民用住宅安装屋顶太阳能的目标,并计划到2025年实现商业用电量约3350亿千瓦时,2030年约5052亿千瓦时。
这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我国光伏企业在越南的投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硅片到组件实现闭环生产,能够对越南的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帮助。
中越“一带一路”合作,如同那奔腾不息的红河,滋养着两岸土地,也滋养着两国人民的心田。它不仅是两国友好关系的见证,更是区域乃至全球合作的典范。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越两国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合作、贸易畅通等关键领域的发展。
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中越两国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更为区域和全球的经济一体化、治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文章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日视频推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