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引连锁反应,加州起诉特朗普,日本发出警告,美国霸权遭冲击
作者:微信文章近期,美国股市大幅回调、国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数失守关键支撑,这一连串走势背后,归根结底在于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与美国宏观前景产生了深刻质疑。
首先,美股在4月21日晚间遭遇重创,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一度暴跌2.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更是下跌近2.7%。这轮抛售潮始于特朗普总统的一条推文,直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行动迟缓”,特朗普公开威胁干预货币政策,让长期被视为独立决策机构的美联储形象骤生动摇。
与此同时,美元也未能幸免,在压力之下,据每日经济新闻,美国指数一度跌破98关口,这是自2022年3月以来的首次。换而言之,越来越多的跨国投资者开始丧失对美元资产的信心,转而寻求其他避险或收益来源。
在固定收益市场,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出现短线回落。以10年期国债为例,其收益率一度从4.5%左右回落至4.4%以下,反映出债券买盘重新活跃,投资者在股市与美元遭遇抛售时,转而增持安全性更高的长期国债,推高了债券价格,压低了收益率。
美国政府接二连三推出新的关税措施,全球货运市场随之陷入剧烈动荡,受此影响,国际航运费率持续剧烈波动,港口拥堵也愈发成为常态。中国网报道称,华盛顿发起的“关税战”正将长期以来建立的全球贸易秩序推向混乱边缘,多位供应链专家警示:面对不断升级的关税压力,精心构建的复杂供应链或将面临瓦解的风险。
行业数据显示,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到食品与巧克力生产商,都在关税政策出台后加快出货节奏或调整物流方案。短期海运合同价格迎来疯涨,本月初,从东亚港口通过短期合约将货物运往美国西岸的平均费率,较月初上涨已经超过三成,与此同时,全球主要枢纽港的船舶等待靠泊时间扩大,船舶排队比例较去年同期高出约25%。
据新华社报道,面对美方的单边加征关税行动,欧盟也在谋划反制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重申:若与美国在关税问题上的谈判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布鲁塞尔将毫不犹豫发动关税还击。近期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美国民众,对特朗普政府的加征关税政策表示不满,这无疑给美欧谈判带来更大压力。
当前,美国经济领域呈现复杂态势,制造业与服务业增长步伐明显放缓,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走低,民众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剧,这些迹象让美国未来的经济走向充满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呼吁美联储立刻降息,算是对即将来临的经济放缓发出的警告信号。
另一方面,全球贸易环境也在此时风云再起,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近日在一场经济论坛上明确表示,日本的利益不容妥协,不能放弃底线。这是对特朗普政府去年发起对日贸易战以来,一系列单边制裁的有力回击,事实证明,日本在汽车、农产品等关键行业遭遇美国高额关税打压,加速了与欧盟、东盟等经济体的多边谈判,以维护自主权。
石破茂的强硬声明,既是一种战略姿态,也是一种政治博弈,在美国“极限施压”策略面前,日本选择依托国内产业链优势,与盟友共同以退为进,表明国家核心利益绝非可随意作价的筹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