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4-29 07:14

关税大战深刻影响中国物流

作者:微信文章

对等关税

特朗普政府首届时期(2017-2021年)的关税政策确实引发了全球贸易摩擦。

任期2.0上任不到百天,连颁三道加征关税的行政令:2月1日,签署行政令,对进口墨西哥、加拿大两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加拿大能源产品的加税幅度为10%;2月10日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4月2日签署行政令,向各国广泛加征“对等关税”。

对华,美国将在20%原有关税基础上,再叠加34%的“对等关税,致使美国对中国征收的总税率高达54%!在中国强势回应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强势发声:



假设“加征54%关税”与“征收50%额外关税”成真,将对国内物流行业产生多层面冲击。以下是可能的影响及具体表现:
一、国际海运与空运需求波动





货量下降:高关税直接抑制中美贸易量,尤其是出口导向型产业(如电子、家具、机械),可能导致集装箱海运货量减少,航线频次调整或空运包机需求下滑。

成本传导:关税叠加可能迫使部分货主转向成本更高的空运以维持供应链时效(如高附加值产品),短期内推高航空货运价格,但长期若需求萎缩则可能反向压制运费。

二、供应链重构与物流路径变化





转口贸易增加:企业可能通过东南亚(越南、马来西亚)或墨西哥中转出口以规避关税,带动中欧班列或东南亚海运路线需求上升,但中转环节增加会导致物流复杂度提高。

区域仓配置调整:为规避关税,跨境电商或制造业巨头可能加速在海外(如东欧、拉美)建仓,国内保税仓短期需求激增(前置备货),长期则可能因产业外迁而萎缩。

三、国内物流成本结构性上涨





原材料输入成本上升:美国对华钢铁铝关税推高国内制造业原材料采购成本,间接增加生产端物流支出(如钢材运输费用)。

出口物流竞争加剧:货量减少可能引发国内港口、货代价格战,但头部企业可能通过整合(如收购中小货代)提升集中度,中小企业面临淘汰。

四、细分行业差异显著





受益领域:

中欧班列:若中美海运成本优势削弱,部分货主可能转向铁路运输,推动重庆、成都等内陆枢纽增长。

东南亚专线物流:服装、鞋帽等低关税品类出口东南亚的物流需求可能激增,带动相关海运、快递专线发展。

受创领域:

传统外贸港口:如上海、深圳港的美线业务占比高的码头可能面临吞吐量下滑,需加速开拓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航线。

跨境快递:对美电商小包(如3C配件)因关税丧失价格优势,相关国际快递业务量萎缩。


五、政策应对与行业适应





国内政策缓冲:政府可能提高出口退税、补贴物流企业(如中欧班列运费优惠),或加速RCEP区域合作以对冲美国市场损失。

企业策略调整:大型物流公司(如中远海运、顺丰)可能加快全球化布局,通过收购海外物流资产(如东南亚本土快递公司)重构网络。

结语




短期内,高关税将直接压缩中美贸易物流规模,迫使行业向多元化市场和运输方式转型;长期看,可能加速中国物流企业“出海”和供应链区域化重组。

对从业者而言,关注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物流机遇,以及高关税品类(如新能源车、光伏)的替代运输方案,将成为关键应对策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税大战深刻影响中国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