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限60天!美三重压力急求谈判,中方强硬开出条件
作者:微信文章据权威消息人士透露,近一个月来,美方通过外交、经贸等多渠道密集与中方接触,希望重启关税谈判。这一动向与特朗普政府近期连续释放的“中美正在接触”信号形成呼应,显示出美方迫切的外交姿态。
经济数据“跌”声一片,关税反噬效应显现: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GDP环比年化萎缩0.3%,创两年多来最差表现。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通胀超预期反弹与资本市场动荡形成叠加效应:4月8日至21日,美股三大指数累计下跌超8%,美元汇率触及三年低点。301关税到期倒逼行动:美国对华301关税将于7月6日迎来首个四年复审期限,若未采取行动,部分关税将自动失效。这一时间窗口与11月美国大选周期重叠,迫使特朗普政府必须在“政治姿态”与“经济现实”间寻求平衡。国际反制下的孤立困境:美国4月9日宣布对多国暂缓实施“对等关税”,被解读为应对欧盟、东盟反制的妥协举措。而中国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正在重塑美方技术封锁的实际效果。
中方的“谈与不谈”智慧中国商务部明确表态:“美方单边加征的301关税违反世贸规则,应全部取消”。这一立场确立了谈判前提——美方须先展现实质性诚意。关键博弈点:关税清单范围:美方寻求选择性调整消费品关税,中方要求全面取消不合理关税技术管制松绑:华为禁令、半导体出口限制等非关税壁垒仍是核心障碍协议执行机制:历史经验表明需建立有效约束条款中国通过深化RCEP合作、完善关税排除延期机制,已为谈判积累更多战略筹码。市场信号与未来推演4月25日特朗普释放降关税信号后,美股应声反弹2.3%,美元指数回升0.8%,显示市场对缓和的期待。但分析认为若美方继续言行不一,乐观情绪难以持续。
三种可能情景:
有限妥协:取消部分消费品关税,换取农产品采购扩大(概率45%)
阶段性休战:棘手问题推迟至美国大选后(概率35%)
谈判破裂:技术封锁持续,中方反制升级(概率20%)
主动权在我,谈与打皆可应对专家观点强调,美方频繁放风暴露其战略焦虑。中国凭借产业链优势、14亿人口内需市场及多边合作布局,已构建应对变局的战略纵深。无论谈判走向如何,中国都保持着“谈则平等协商,打则奉陪到底”的战略主动性。关注我,揭示你不知道的热点真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