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民:双脚丈量世界 助推“一带一路”
作者:微信文章10月14日文化与传播学院在北三教C201召开了以“双脚丈量世界,助推‘一带一路’”为主题的讲座,由王喜民教授主讲,2点15分全体学生入场完毕。
王喜民教授,河北栾城人,先后任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现河北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副台长。近几年将采访触角伸向国外,现已踏访地球七大洲226个国家(地区)和南极点、北极点,且边行走、边采访、边写作。出版多部佳作,可谓是我们新闻学子的标杆与榜样。
行走路线图出版著作
讲座开始,掌声如雷。王喜民教授一句“宁可死在路上,不愿躺在床上”让我们深思,给我们教育。王教授的脚步开始于中亚,游访西亚、南亚、东南亚,走进“一带一路”紧随习近平主席步伐。王教授从习近平主席的话、“一带一路”讲起与国家实事相连,与人民百姓相息。举例讲解带我们了解世界,分享他的足迹与见闻。
部族酋长,每战每胜,中日友好见证
走进尼泊尔中印合作水电站,海拔极高,水电富足。
采访遇海拔高缺氧,死海遇海拔低醉氧难题,但这就是新闻采访会常常有的问题,是我们新闻人常遇见的,也是必须克服的。
此次旅行与采访,王教授对“一带一路”与“命运共同体”感受颇深,从中国出发,从世界出发,方能有大格局、高眼界、宽胸怀。
王教授分享他在战乱国家的见闻。从不稳定战乱的国家中讲述和平的可贵。更深深感受到国内的和平与祖国的强大。
在也门,需装聋哑人,一进也门关,危险四伏,搜身数次,走700多公里,方达战区,王教授不惧危险采访难民,为人民揭示真相,以身立新闻人的榜样。
中国模式享誉全球,深感中国力量。中国非洲等多个国家,中国建筑数不胜数,中国援助随处可见,中国发明惠及世界人民。中国在世界的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展现淋漓尽致。
王教授在叙利亚
坦赞铁路
王教授现场解答,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们深感其人格魅力,有趣的灵魂。是有追求让他精神矍铄,尽管教授年已70,仍健步如飞,健康依旧。
① 王教授与学生互动
② 生活写照
听完讲座,我们受益匪浅,获益颇深,王教授的介绍与讲解精炼富有哲理,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方向吹散迷茫,更坚定了我们对新闻专业学习的信念,争做一个合格新闻人,做人民的传声筒,为百姓的反映镜!在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官方微信:renwenE-Book
投稿/加入我们:2796171990@qq.com
文字:杨梦鸽
排版:李靖
责任编辑:王晶
摄影:王晶 杨梦鸽
图片制作:李靖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