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7-4 05:36

“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学术动态|2025年6月

作者:微信文章
“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学术动态

2025年6月



      2025年6月核心期刊重点关注世界多极化下的数据治理、《对外关系法》的完善、习近平涉外法治思想的价值与建设、“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发展、区域间发展情况、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价值及人才培养等议题。



01

《世界多极化的数据治理与WTO合规审视》

赵宏瑞(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部部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政法论丛》2025年第3期







内容提要:中美俄欧的数据治理,既含共性又有个性。共性体现为WTO《电子商务协定》共识,个性源于世界多极化。中国倡导数据命运共同体,从东亚、到“泛亚”发挥着影响力;美国的数据治理从自由走向威慑、走向霸权,但日渐收缩形成“小院高墙”般的“区域孤立化”;俄罗斯立法数据主权,以“断网测试”反制美网霸权;欧盟高举隐私权“大旗”,注重“数据保护”。中国宜于深化“泛亚”数据法治合作,加固亚欧的数据联结,细化全球数字文明方案,推动形成有序、合规、“多元一体”的全球数据治理体系。

02

《<对外关系法>安全规范的体系性审思》

何志鹏(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教授)等

《社会科学》2025年第5期







内容提要:在中国发展与世界演进的交汇期,我国面临的安全风险和挑战愈发复杂严峻,安全问题已然成为涉外法治建设中的核心命题。《对外关系法》安全规范作为我国涉外安全规范发展历程中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一方面为涉外安全法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体系性的引领,另一方面与国际安全法治形成双向互构,全面展现了其在加强国家涉外安全法治建设、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方面的关键作用。当前,涉外法治建设方兴未艾,在推进涉外安全法治体系建设与完善过程中,《对外关系法》安全规范应进一步明确调整对象,逐步将非传统安全问题纳入规范范畴,健全涉外安全领域的配套实施性立法,促进涉外安全法治建设走深走实。

03

《习近平法治思想对涉外法治的原创性贡献》

黄进(武汉大学教授)

《法学论坛》2025年第3期







内容提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对涉外法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作出贡献。 涉外法治作为国内法治与国际法治的纽带,兼具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性质。故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过程中,应强调顶层设计、通盘筹划。在涉外法治建设中,既要从战略的高度加快涉外法治工 作布局,也要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的建设,更要在尊重国际法的基础上明确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立场。因此,一方面,应推动法治思维和方法在国际法领域的运用,助力中国自主的国际法知识体系构建。 另一方面,应加强高 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融通转型,重视国际法学的教育与学科建设,为涉外法治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04

《涉外法治体系建设论纲》

刘仁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院教授)

《法学论坛》2025年第3期







内容提要: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应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基于涉外传统领域、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实践需求,构建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实施体系、坚实有力的涉外法治服务和保障体系,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涉外法治话语体系。为此,应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统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方向,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利益的关系,通过国家机构之间的协同配合、法律规则的有效衔接,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建立涉外法治工作的大协同格局,并力求形成包括本体论、运行论和价值论在内的涉外法治体系理论。这既是健全涉外法治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中国国际法自主知识体系、增强中国国际法学研究自主性的关键之举。

05

《丝路电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孙洁晶(山西大同大学副教授)

《商业经济研究》2025年第11期







内容提要:发展丝路电商是推动跨境电商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有力抓手。本文将“丝路电商”合作备忘录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动态双重差分模型,对丝路电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丝路电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 政策协调有利于强化丝路电商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正向调节效应。据此,本文建议稳步扩大丝路电商“朋友圈”,加强服务贸易伙伴间的政策协调,建立服务贸易合作平台,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06

The Geoeconomic Impacts of China's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on Iran: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Mohammadreza Mohammadi (Islamic Azad University), Mohammad Sadegh Sohrabi (Islamic Azad University), Saeed Rabiei (University of Geneva)

Discover Global Society, Vol. 3, Issue 1, 2025.







内容提要: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被公认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挑战性的基础设施发展项目之一。中国纯粹的经济合作模式已鼓励许多沿线国家参与该项目。“一带一路”对包括伊朗在内的沿线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地理位置优势,伊朗是历史丝绸之路上连接东西方、通往欧洲的桥梁,在文化、经济和战略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可在科技、交通、能源和投资等领域参与这一中国倡议。该倡议对伊朗地缘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其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全面考察了中国“一带一路” 倡议对伊朗地缘经济的影响,分析了该倡议为伊朗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经济与战略意义,旨在解答伊朗在 “一带一路” 中的定位及该倡议对其地缘经济的影响等问题。研究发现,“一带一路”的成功实施可加强地区经济合作,重振伊朗的地缘经济地位,使其在非西方合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并为德黑兰提供规避西方制裁的机遇。但文章也探讨了潜在挑战,如对中国经济依赖度上升及环境负面影响等,并就如何优化“一带一路” 带来的机遇、缓解相关挑战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伊朗在“一带一路”中占据核心位置且拥有战略地理优势,却尚未充分受益于该项目的红利。

07

A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Compound Talents in Business English in Colleges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Ying Lei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Forum, Vol. 3, Issue 5, 2025.







内容提要:随着 “一带一路” 倡议的深入推进,市场对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现有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求,存在跨学科知识融合不足、创新创业能力薄弱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融合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深化产学研融合,解决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单一、培养内容与方法滞后等问题。本研究聚焦于如何通过跨学科知识整合与引入国际职业技能认证体系,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及小语种技能。最终,通过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在商务英语领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为“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人才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往期推荐

“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学术动态|2025年5月



《“一带一路”法律研究(第10卷)》目录



《“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征稿启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即可购买《“一带一路” 法律研究(第10卷)》







本期编辑:陈昕蔚       审核:张继红

阅读原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带一路”法律研究学术动态|202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