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7-8 13:29

关税期限将至,马斯克再搅局,美国经济真要无视风险?

作者:微信文章



在新一周开局之际,全球资本市场的目光再度聚焦于川普的关税政策走向、马斯克的新政党行动,以及美国经济在多重压力下的韧性与隐忧。本期整理聚焦未来一周可能引发市场波动的核心变量,结合多家权威媒体的报道与多维分析,带来值得关注的核心脉络与背景。



【一】川普关税大限逼近:关键一周如何收场?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川普面临的所谓“90天对等关税暂停期”将在7月9日(周三)到期。按照此前安排,若未达成协议,暂停期结束后,美国将对数十个国家恢复4月公布的10%至70%区间的高额关税**。

截至目前,美方官员透露,或将在8月1日设定新一轮最后期限,但7月9日仍是关键点。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确认,白宫计划在最后期限前完成多项贸易协议。然而,川普在核心领域(如钢铁、汽车)拒绝让步,且明确表示已准备向全球170余个国家逐步发函确定新税率。

近两周,川普在内政与外交多有动作——从签署《大而美法案》,到推动以色列与伊朗达成停火,辅以超预期的6月非农数据(新增就业超预期14.7万)。这为他在谈判桌上积累了新的筹码。白宫与市场普遍预期,若谈判停滞,7月9日或将成为波动放大的新触发点。
【二】马斯克“美国党”效应发酵:特斯拉股价再遭重创




过去48小时,马斯克(Elon Musk) 宣布正式组建 “美国党(American Party)”,称将在未来12个月全面投入国会选举,力争众议院与参议院均有席位。这一行动直接引爆资本市场。

彭博社报道指出,特斯拉(Tesla)股价周一盘初即下挫8%,创下6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年内累计跌幅已扩大至28%。威廉·布莱尔(William Blair) 分析师 Jed Dorsheimer 将特斯拉评级下调至“持有”,指出“在公司最需CEO专注核心业务之际,马斯克的政治野心已转化为对公司市值与股东信心的实质性风险”。

更具潜在冲击的是,马斯克此举被外界解读为与共和党(尤其是川普阵营)的进一步彻底分裂。知情人士透露,围绕其是否正式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FEC)**提交文件,目前并无实质性进展,网络流传的所谓党派注册文件已被证实为伪造。

马斯克与川普的决裂不仅动摇了右翼支持群体,也令部分核心客户群对特斯拉品牌的政治中立性产生疑虑,抵制声浪蔓延至欧洲,或长期影响其全球市场份额。
【三】“决裂”背后的另一层:马斯克在中国的地缘价值或被削弱




相较西方舆论对马斯克与川普的博弈聚焦于美国内部博弈,华尔街日报今日另辟蹊径指出,这场“决裂”正无形中削弱马斯克在中国的政治筹码。

报道透露,马斯克过去几年凭借特斯拉对中国电动车产业的“技术示范”与规模效应,获得了来自地方政府的大量优惠及政策激励。然而,随着中美关系升温至敏感期,马斯克与川普关系的恶化,正在被北京视作“其地缘政治价值的递减”。

更关键的是,知情人士称,今年1月,东大国家副主席在华盛顿会晤马斯克时,曾明确提出希望其在中美关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马斯克未予积极回应。如今,东大对马斯克示好的意愿也在下降,特斯拉在东大主打的全自动驾驶软件获批进展依然滞后,而国内竞争对手份额持续上升。
【四】经济学人:“美国经济如何躲过关税冲击?”




关税大限与地缘博弈之外,最令全球经济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高企的关税税率(实际税负已升至12%,为近百年来最高)与外部动荡压力下,美国为何并未出现大规模物价失控或全面衰退?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今日发文坦言,尽管川普自4月2日宣布“解放日关税”以来,外界普遍预测关税将推高成本、冲击消费、引发滞胀,但截至7月,美国失业率维持低位、标普500指数重回历史高点、零售价格尚未显著上行,企业更多选择吸收成本而非转嫁消费者。

与此同时,川普政府推动的大而美法案与库存周期的相互作用,让美国短期经济动能得以维持:2022年以来,美国GDP维持**年化2%~3%**的增长区间,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表现突出。

然而,经济学人亦提醒,一旦库存消耗完毕、企业无法继续“自行消化”关税成本,叠加消费信心微弱下滑迹象,美国经济仍有阶段性滞涨风险,未来12个月,如何走出“关税回旋”与“财政刺激”叠加的双刃剑考验,将是华尔街与白宫都必须正视的命题。



本周,关税“最后通牒”与马斯克的“政治新棋”,正与美国经济的真实韧性交织成一张复杂的网。 对投资者、观察者而言,7月9日及其后续的延长期,将决定川普“解放日关税”是否全面落地,抑或再次按下延后键;而马斯克能否平衡好企业家与政治玩家的双重角色,也势必持续影响特斯拉及其股东的信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税期限将至,马斯克再搅局,美国经济真要无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