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下的投资策略
作者:微信文章关税烽烟扰四方,
内需稳局似金汤。
莫惧一时风浪起,
静待云开见曙光。
——关税战吟
一觉醒来,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给日韩及南非等14国发信函、威胁征税;此外,他又延长了“对等关税“暂缓期至8月1日。隔夜美股全线大跌,三大指数均创6月中旬以来最差单日表现。在美上市的日、韩概念股惨遭重创。
表面上看,选股的概率就跟猜硬币一样,上涨和下跌的概率各占一半。实际上,普通散户由于技术、信息、经验等方面的局限性,正确判断股价方向的概率总是低于50%(有人通过大数据分析结果为大约为45%,这也是大多数散户炒股都亏钱的根本原因)。而如果通过研究,发现某个板块在特定情况下上涨的概率远高于50%,那就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资,让你赚钱更有 “底气”。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在关税战背景下,哪些板块会受到影响。
一、防御性板块——你的投资“防弹衣”
关税战一打起来,出口企业那叫一个“愁”,可内需型行业相对来说就没那么慌。毕竟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幻,咱们老百姓该吃吃、该喝喝、该买药看病还是一样不耽误。
例如医药行业,国内需求一直旺盛,尤其是那些有独特药品、研发技术先进的企业,就算国际形势紧张,国内的医院、患者也不会少买它们的药。不过,药品集采之类的政策也会影响药企的利润,所以咱得精挑细选,看看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研发管线里的“宝贝” 多不多。
二、关税“特供”受益股——别人挨揍你捡漏
神奇的是,每次关税大战都有一些意外赢家:
国产替代概念:外国货贵了?正好买国货!(某半导体公司突然收到大量“爱国订单”)。
跨境电商:关税调整就像迷宫,总有公司能找到漏洞(某物流股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战略资源板块:中国对稀土等战略出口实施管制, 资源定价权提升和新能源需求增长受益。
农业与粮食安全:美国 对中国农产品加征关税推动国内粮食种植需求增长, 粮食和种子技术等企业通过提升自给率获得发展机遇。
三、“危” 中寻“机”,寻找被错杀的优质股
关税战引起市场恐慌的时候,有些股票可能就被投资者“误伤”了,价格暴跌,但它们本身质地优良,只是短期被情绪带偏了。这就需要咱们有一双“火眼金睛”。
比如某出口型的高端制造业企业,它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就因为关税战导致市场对其出口前景担忧,股价大幅下跌。但仔细分析后发现,它在积极拓展新兴市场,而且成本控制得当,利润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这时候,要是能以一个低价买入,说不定在市场情绪恢复后,它就能带着咱的收益一路狂飙。
找到这些股票,就像在自助餐厅发现别人都没注意到的隐藏美食区。
四、跟着政策指引走,找准方向
面对关税战,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或者支持新兴产业,那政策可是“大招” 频出啊。比如对某些出口受阻的产业进行补贴,或者鼓励一些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咱就跟紧政策的尾巴,瞅瞅哪些产业被政府捧在手心,那可就是咱重点关注的对象。
例如新能源产业,国家一直大力扶持,关税战下更是希望它能成为咱们经济的“顶梁柱”。这时候,新能源汽车相关股票是不是就值得咱们琢磨琢磨?像那些电池技术不断创新、市场占有率还在蹭蹭往上的企业,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大黑马”。不过也别光看表面,得深入研究企业的财报、市场前景,要是发现它光靠政府补贴活着,那可得赶紧“撤退”,这企业说不定哪天就“掉链子”了。
五、在信息迷雾中保持清醒
关税战期间,各种消息比奶奶的微信谣言还多,如何辨别?
1. 关注官方公告而非推特口水战(某总统的夜半推文不算数)。
2. 看企业实际行动而非公关说辞(说“影响不大”的可能正在厕所哭)。
3. 区分短期波动与长期趋势(别把临时关税当永久)。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