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学院东软教育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缅甸留学生王月亮的跨文化求学路
作者:微信文章在普洱学院东软教育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缅甸留学生王月亮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一段扎实的求学之旅。从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到获得多所高校研究生录取资格,她的故事展现了坚持与跨文化交流的力量。
1. 线上学习的特殊起点
2020年,疫情打乱了王月亮赴华留学的计划。通过普洱学院的网络课程,她在缅甸家中坚持学习:一边帮家里干农活,一边通过屏幕听课。老师放慢的语速、同学分享的笔记,成为她克服时差和网络问题的助力。
2. 校园实践中的成长
来到普洱学院后,王月亮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三下乡"活动中,她教村民用直播销售茶叶;在短视频比赛中,她记录了当地民族商户的互助故事。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成为教师的愿望,"希望能把数字化知识带回缅甸"。
3. 用努力赢得机会
四年间,王月亮坚持每天学习,将易错汉语语法整理成册,详细比对研究生院校信息。这份努力让她获得了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的预录取资格和奖学金。"我想研究中缅贸易信息管理,未来教缅甸学生用数字化工具促进合作。"她这样描述自己的目标。
4. 搭建语言教育的桥梁
王月亮计划未来开发一款中缅双语学习APP,让语言学习更高效。她表示:"教育能连接两国文化,我想成为其中的一座小桥。"
王月亮的故事是普洱学院东软教育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众多留学生生活的一个缩影。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坚持与梦想的力量,也展现了普洱学院作为国门大学在推动中缅文化交流、培养跨文化复合型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王月亮的成长纪实不仅是对她个人奋斗历程的记录,更是对普洱学院东软教育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教育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也为后来的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树立了典型,发挥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助推学院学风进一步提升,取得更好的进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