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特朗普关税围堵转口贸易 周春生教授解析企业风险与应对之道
作者:微信文章美国关税政策再起波澜。北京时间7月8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向逾百个国家发出关税通知信,首批涵盖14国,包括日本、韩国等美国传统盟友,以及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此外,孟加拉国、南非、塞尔维亚等发展中国家亦在名单之列。
根据信函内容,信函特别指出,将对“为规避高额关税而转运货物”(goods transshipped to evade a higher tariff)的行为予以更高税率惩罚。分析人士认为,该表述指向近年来通过第三国完成中美间商品出口的路径,即所谓“转口贸易”模式。
目前,仅与越南达成的初步协议已透露部分细节。据特朗普在社交媒体披露,该协议中包括对越南直接对美出口商品征收20%关税,以及对经由越南转运的商品征收40%关税的条款。协议全文尚未公布,但已对区域供应链产生广泛关注。
周春生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副院长
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01
区域影响波及中企海外布局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副院长、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周春生指出,此轮关税通知具有较强指向性,其重点并非仅限于双边贸易,而是意在干预现有区域贸易结构,限制第三国转运成为中国商品出口美国的“通道”。
“越南之所以率先与美国达成协议,主要因其对美出口依赖程度较高。”周春生表示,2024年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高达1200多亿美元,占越南全国GDP的1/4以上,出口结构的单一性使其在应对美国关税政策时谈判空间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与美国的协议可能为其他国家提供“模板”。周春生称,柬埔寨、泰国等国若陆续与美方达成类似安排,将对区域供应链形成系统性扰动。“这不仅涉及各国与美国的双边安排,也将对中企的海外制造布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02
东盟关系再平衡 企业应对待定规则
近年来,东盟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中越南、马来西亚等国承担着中国产业链延伸、转口及加工组装等多重功能。中方也在RCEP框架下与东盟多国深化了贸易便利化合作。
周春生指出,随着转口路径面临监管升级,企业应高度关注各国政策取向及关税规则变化。“关键问题在于原产地认定标准是否趋严、如何界定‘实质性转型’与‘避税性转运’,这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应税义务。”
他建议,企业在现有布局基础上,应同步推进原产地合规管理与投资结构调整,包括在目标市场成立合资公司、提高本地生产比例、实现本地注册等。与此同时,轻资产模式、多点冗余布局将成为未来降低关税与政治风险的重要策略。
03
全球贸易政策波动性上升
在特朗普宣布延长关税暂缓期仅截至8月1日,多国进入贸易谈判期,周春生认为,当前阶段,企业不仅需要关注并解读条文,更要关注中国可能有的反制措施,并且警惕“非正式协议”、“模糊性规则”在未来执行中的不确定性。
“未来,灵活性将成为企业全球运营的基本能力。”他举例,若不确定某市场政策走向,企业可优先选择租赁工厂、短期用地等方式,降低长期资产沉淀风险。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周春生认为,中国企业全球化大趋势仍未改变,但出海目的地、合作模式、战略节奏正处于动态重估期。“企业家不仅要对眼下政策有充分准备,更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具备应变与容错机制。”
04
企业全球化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面对不确定性加剧的全球贸易格局,构建更具柔性的供应链体系和运营体系正成为中国企业的战略要务。周春生指出,企业不仅要在制度博弈中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更要在组织层面完成对全球环境的深度认知与结构性适应。
在此背景下,周春生介绍,长江商学院推出的“东盟-RCEP领航者项目”正是在当前复杂格局下为企业家打造的前瞻平台。该项目聚焦于区域经济合作、产业链重组、地缘政治等关键议题,超越传统商学院课程范畴,通过组织企业家赴东盟多国实地调研,推动理论洞察与一线实务的深度融合。
“东盟是很多企业全球布局的第一主阵地,长江商学院将助力中国企业家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形成稳定判断力,识别长期机遇,在多变中谋定而动。”周春生表示。
东盟-RCEP领航者项目
中国企业家出海东盟的“能力圈+朋友圈”
点击图片了解课程独特价值
如您对长江EE课程感兴趣,欢迎拨打
400 700 8558-2高层管理教育电话
咨询或长按二维码扫描添加企微咨询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长江商学院E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