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7-10 18:59

关税大棒又起,美即加征50%铜关税,影响几何?

作者:微信文章
今天下班之后,又被关税刷了屏,没忍住,想写一篇文章喷一喷。“8 月 1 日起,所有进口铜将被征收 50% 关税。” 当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轻描淡写地抛出这句话时,全球铜市场瞬间炸开了锅。纽约期铜单日暴涨 13%,创 56 年最大涨幅,而 LME 铜价却因库存被 “虹吸” 至美国而暴跌。这场看似保护主义的 “阳谋”,实则正在撕开美国经济的三道致命伤口。

一、关税 “潘多拉魔盒”:从钢铝到铜的历史轮回

美国对关键金属加税的套路并不新鲜。早在 2018 年,钢铝关税曾让美国钢铁行业短暂 “回血”,却导致下游汽车、建筑等行业损失 7.5 万个岗位。如今故技重施,铜关税的 “副作用” 只会更猛烈。
1. 供应链的蝴蝶效应

美国 48% 的铜依赖进口,其中 50 万吨来自智利。当贸易商为规避关税将 50 万吨铜紧急运往美国时,LME 库存骤降 2/3,非美地区铜价已出现 “恐慌性溢价”。更讽刺的是,美国铜库存即将突破 200 天消费量,而这些高价囤积的铜最终将由美国企业买单 —— 就像当年钢铝关税让美国消费者为洗衣机多掏 90 美元一样。
2. 新能源革命的拦路虎

铜是电动汽车、风电设备的 “血液”。国际能源署警告,2035 年全球铜缺口将超 30%,而美国此时加税无异于给绿色转型踩刹车。特斯拉内华达超级工厂的电池生产线,每辆车需用 83 公斤铜,关税将直接推高成本约 1500 美元。更致命的是,美国本土铜矿产量仅占全球 5%,即便力拓投资 15 亿美元扩建犹他州矿场,也无法在 2032 年前填补缺口。


二、美国的 “司马昭之心”:产业空心化的遮羞布

特朗普声称关税是为了 “重建美国铜产业统治地位”,但数据揭露真相:2024 年美国铜产量同比下降 3%,精炼能力落后于中国 75%。这场关税闹剧,本质是掩盖产业政策失败的 “政治表演”。
1. 制造业回流的谎言

美国商务部的 “232 调查” 以 “国家安全” 为幌子,却暴露了深层焦虑。中国在全球铜矿投资中占比近半,掌控着从采矿到精炼的全产业链。当美国企业被迫高价采购本土铜时,中国铜加工企业正将产品转至墨西哥加工后转口美国,这种 “曲线救国” 反而巩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2. 盟友关系的试金石

智利作为美国最大铜供应国,对关税反应耐人寻味。总统博里奇直言 “应通过官方渠道沟通而非社交媒体”,暗示对美国决策随意性的不满。更尴尬的是,加拿大矿业协会警告,关税将 “损害美国制造业”,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早在钢铝关税时就痛斥其 “伤害下游产业”。
三、中国的破局之道:从被动接招到主动出牌

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中国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1. 出口结构的华丽转身

2025 年上半年,中国铜出口量同比激增,6 月单月出口 15.77 万吨创历史新高。这并非简单的 “量增”,而是从初级产品向高附加值加工品的转型。江西铜业等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将铜箔、精密铜管等产品出口至东南亚,再转口美国,既规避关税又赚取溢价。
2. 全球资源的战略布局

中国正加速在非洲、南美布局铜矿。刚果(金)的 Tenke Fungurume 矿项目,中国企业持股 68%,年产能达 24 万吨。这种 “资源换基建” 模式,不仅保障供应安全,更将中国标准嵌入全球产业链。
3. 技术创新的降维打击

当美国在关税壁垒中自我陶醉时,中国已在铜替代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比亚迪研发的 “无铜电机” 将铜用量减少 40%,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逐步替代铜缆。这些技术变革,正在重塑全球能源金属竞争格局。
结语:到底谁在裸泳

1930 年《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引发的全球贸易战,让美国出口暴跌 60%。如今铜关税的 “复刻版”,同样无法逆转经济规律。当美国消费者为新能源汽车支付更高价格,当美国企业因成本飙升将生产线迁往海外,这场 “保护主义实验” 的最终输家,或许早已写在历史的剧本里。

真正的产业竞争力,从来不是靠关税垒起来的高墙,而是技术创新的护城河。中国用三十年时间从 “世界工厂” 转型为 “创新高地”,正是对这种短视政策最有力的回应。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时间,终将站在更具远见的一方。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交流!关注我,不迷路。往期精彩:【秋招】“芯片寒冬”中的一把火,FPGA/IC免费简历辅导、项目包装(获取方式见文末)【基础】Verilog基础篇之 生成块【秋招】解决北京户口 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提前批/实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税大棒又起,美即加征50%铜关税,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