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7-11 01:39

看土木学子如何走向国际大舞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作者:微信文章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

努力向上尤为重要

燃希望之炬火

跨越山川湖海

奋斗是他的底色

自信是他的风采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以来,对沿线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类中外企业合作加深,各国人民往来渐趋密切,各种产业形态蓬勃发展。今天,小木有幸邀请到毕业于我院工程管理专业、现于乌干达工作的王硕学长为我们分享其求职工作中的点点滴滴。

王硕,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24届毕业生,现就职于中交一公司集团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工作地点为乌干达;

大学期间曾担任校房地产兴趣研究协会会长,院科创竞赛综合部副部长,第十五届华侨大学支教团成员。曾获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志愿者,院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恩德培机场扩建项目的工地上,维多利亚湖的微风带着湿润的气息。00后小伙王硕,这位来自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2024届毕业生,正熟练地处理着合同文件。一年前,他跨越万里,成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司)海外事业部乌干达项目经营部的一名“新兵”。褪去初来乍到的陌生,他的眼神里透着超越年龄的坚定与从容。



信念 • 突破心障 重塑认知

“‘完美’不是起跑线,而是奔跑的姿态。”面对镜头,王硕分享了他求职路上最深刻的领悟。他曾和许多同学一样,对土木工程就业的理解停留在“施工员”与“坐办公室”这两种情况。专业分流时偶然接触的信息,特别是短视频平台上展现的国际工程咨询、基建投资分析师等广阔天地,瞬间拓宽了他的视野。“那一刻才明白,就业选择不是从既定菜单里打勾,而是要在迷雾中绘制属于自己的地图。”海外工程的梦想,悄然生根。



然而,高薪海外岗位常有的学历门槛也曾让他犹豫。他加入了考研大军,却在题海中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顿悟”。“在考场上放下笔的那一刻,我完成了一次人生的‘成本核算’。”王硕坦言,“用三年时间换取文凭溢价,真的比在实战中锻造核心竞争力更划算吗?”这个关于时间与成长的“核算”结果,让他毅然转身,全力拥抱春招战场。“尽力一搏,去亲自感受下未见的风景。”这成了他打破心障、重塑认知后的行动宣言。



实践 • 信息破局 主动出击

从考研落幕到春招启幕,时间紧迫。王硕没有盲目海投简历,而是展开了一场高效的“信息破局战”。他混迹行业社群、私信资深从业者、深度挖掘高校就业公众号的每一个角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位海外工程前辈的指点下,他整合有效信息,精准筛选目标企业。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通过公众号信息辗转联系到一位HR,主动发起了一场电话面试,成功地将简历“送”到了关键决策者面前。那些散落在网络角落的信息碎片,最终被他拼成了打开海外梦想之门的钥匙。



海外筑梦 · 以诚相待 不负韶华

如今,在乌干达的项目部,王硕负责计量结算、合同签署、系统上报等专业工作。谈起这份远离故土的工作,他眼中闪烁着光芒:“当飞机降落在维多利亚湖畔,看到恩德培机场改扩建项目的雏形,我忽然读懂了基建人特有的浪漫。”项目上同龄伙伴不少,下班后的篮球、健身是调节身心的良方。Uber叫车、VISA支付等便利设施,让这个湖畔工地充满挑战却不失现代生活的温度。



对于海外工作的特殊性,这位年轻的00后展现出难能可贵的清醒认知。“我们享受独立卫浴、健身房等标准化生活配套,就要理解并遵守严格的因私外出管理;赞叹维多利亚湖的壮美落日,也要坦然面对偶尔罢工的水电系统。”他特别强调,央企外派本质上是“集体作战”,安全红线必须时刻铭记于心。“与其一味幻想‘诗与远方’,不如在规律的工作中沉下心来修炼心性。”王硕的语气沉稳而有力,“能让维多利亚湖见证我们中国建设者的足迹,这本身就是最独特、最值得骄傲的青春纪念。”



从破除“完美主义”心障,到主动出击信息破局,再到扎根非洲工地,王硕的每一步都印证着新时代中国青年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特质。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上,像王硕这样的年轻建设者们,正用他们的智慧、勇气和汗水,丈量世界,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Q&A

01    Q:请问学长选择出国历练的初心是什么呢?
A:我认为自己选择海外工程的初心归纳总结下来可以基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为了突破信息差,事实上土木人的职业可能性远比想象中辽阔,当国内普遍在讨论“提桶跑路”时,我了解到海外工程借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时段,想要去亲身经历和体会一下。

其次,想要培养一下国际视野,锻炼下第二语言。海外工程给了我一条不需要留学就能身处异国,和国际接轨的路,同时身处第二语言环境,能够快速提高外语水平,对自身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可能性。

最后,我始终认为参与到国家大势的布局中去,就是所谓的时代红利,如果深入一带一路政策去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商务部近五年对外援助项目清单中的项目数量是非常可观的,身处这一轮基建洪流中,自身的职业发展将大有可为。选择海外工程,本质上是在土木专业与“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上卡位。

02    Q:请问跨文化工作环境对学长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A:目前最直观的影响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是英语已经从一门学科变成了我日常交流的一种工具,在英语的听说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二是受当地人乐观的心态影响以及对祖国先进发展的深一步认识,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了,当地人Hakuna Matata的处事哲学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我认为自己变得更加松弛了。

03    Q:请问学长在“一带一路”国家工作有没有一些心得体会?是否会感受到祖国对于“一带一路”国家所提供的帮助?
A:最大的体会是一带一路国家还处于大力发展时期,但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去往当地谋求发展的国人数量仍在逐年增加,我国和当地的合作力度也在逐年加大。至于祖国对一带一路国家所提供的帮助,从到达当地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感受了,当地最好的基建设施,基本都有着中国的影子,车辆行驶在平坦的中国标准的高速路上时,自豪的情绪油然而生。

04    Q:请问学长在就业方面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学弟学妹们?
A:就业,升学,考公都是一种选择,而选择不分对错,只有基于自身情况下的合适与不合适。希望大家在做这次选择时,能够保持客观和理性,删减所有社会规训的杂音,直抵内心真实的诉求。无论选择哪个方向,我只能建议大家尽可能的再多收集一点信息,信息越充足,越能帮助你接近合适的方向。我们如今站在全球化的风口,信息收集能力就是新时代的工程测量仪——它丈量的不仅是职业可能性,更是一个年轻人突破认知边界的勇气半径。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团委学通社宣



图文|王   硕
编辑|王   凯

校对|陈郑焰燊

初审|阮羿佑

复审|王百公

终审|陈竹林

.

5

2

0

2

小木



传送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土木学子如何走向国际大舞台,助力“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