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7-14 12:57

美越关税协议下,中国转口贸易的重构

作者:微信文章
美越关税协议



一场以关税为武器的供应链围堵战。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已过去一周,但余震仍在全球产业链中持续扩散。根据协议核心条款,美国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而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尤其是中国产品)征收高达40%的惩罚性关税,越南则承诺对美国商品全面实施零关税。



图源:搜狐网(7月3日)

看似双边贸易的调整,实则剑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布局。越南作为美国第三大贸易顺差国(2024年顺差达1230亿美元),近年来承接了大量从中国转移的产能,成为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关键“转口枢纽”。而这份协议通过双重关税机制,精准打击了中国商品借道越南的规避路径。

01

三重绞索:美越协议如何锁死中国转口通道



模糊条款的杀伤力

尽管特朗普高调宣布协议达成,但越南官方随即表示多个关键细节仍在谈判中,包括“转运商品”的具体认定标准、美国对越南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以及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的解除等。这种模糊性恰恰成为美国预留的战略筹码——在实际操作中,美国海关可灵活运用“转运”定义对特定商品实施精准打击。



产业链管控升级

协议要求越南建立全链条溯源体系。据越南海关内部文件显示,美国已要求对电子、纺织等重点产品实施二级供应商追溯(即追踪至原材料供应商),远高于传统原产地证书的一级追溯要求。这种“元件级监管”模式,标志着全球贸易进入微观管控时代。



不对等开放的陷阱

越南以零关税对美国开放市场,表面获得关税减免,实则面临产业冲击。美国出口越南的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芯片、天然气、机械设备),而越南出口美国的则以低附加值代工产品(服装、电子产品)为主。这种结构下,越南本土产业面临被压制风险。

02

越南困局与中国反制:转口贸易的生死博弈



越南的困局

短期阵痛:

协议签署后一周内,越南工业区已出现供应链混乱。三星电子紧急叫停中国产摄像头模组进口,佳能工厂被迫更换马来西亚产轴。

长期依赖:

越南制造业70%原材料依赖中国进口,新关税下本土企业陷入“成本挤压悖论”:若改用高价本地材料,电子元器件成本将激增35%;若维持中国进口,则面临40%关税。



中国的反制空间

投资杠杆:

中国是越南最大外资来源国,360余家上市公司在越设厂。近期已出现投资审批趋严迹象,某光伏企业越南扩产计划被暂缓。

技术封锁:

可能限制高附加值产业技术输出,如电池材料、光伏组件等关键技术。

基础设施:

通过延缓“云南-海防铁路”升级等跨境基建项目施压。



跨境电商的“三难困境”

对于企业来说,现在面临:

——若维持越南转口,40%关税将吞噬全部利润;

——若改由马来西亚巴生港转口,物流成本降15%但航程增加7天;

——若直接出口美国,30%关税下需提价20%才能保本。

这种成本-时效-市场的三角博弈,成为行业新常态。

03

重构进行时:中国企业的三大突围战略



分布式制造枢纽的崛起

墨西哥模式:

中国车企在美墨边境城市蒂华纳建立“半成品总装基地”,将电机在中国预装70%,墨西哥完成最终组装。利用美墨加协定(USMCA)的“关税配额池”机制,成功获取“北美制造”认证。

马来西亚突围:

借助CPTPP的“区域价值累积规则”,在槟城设立电子分装中心。中国产电路板经当地软件烧录、外壳组装后,区域价值占比达52%,突破原产地门槛。



数字合规体系的构建

领先企业正打造三位一体的智能风控系统:

区块链溯源平台:

某企业跨境方案实现材料流转秒级追溯。

智能关税引擎:

某企业新推模块可模拟不同路径的综合成本(含关税、物流、认证费)。

动态规则库:

深圳某企业系统内置190国贸易协定条款,政策更新15分钟内同步。



深度本土化的必然选择

某企业在印尼的实践极具启示性:构建镍矿开采-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全产业链,本地采购率达60%。2025年一季度,此类深度本土化项目(本地化率>50%)占中国对东南亚投资的41%,较两年前翻倍。这种从“借道出口”到“属地生根”的转变,正在重构中国制造的全球版图。

04

历史性转折:重构已成转口贸易唯一出路



美国海关2025年第322号裁定已明确:“任何含中国产关键部件的商品,无论经几国中转,均可能触发特别审查”。这彻底封杀了简单转口的操作空间。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场围堵正倒逼中国企业实现质的飞跃。在墨西哥蒙特雷,某中国电动车企建立研发-生产-售后三位一体基地,研发人员本土化率达40%;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家电企业通过工业4.0改造将产能效率提升至中国母厂的92%,同时满足CPTPP原产地规则。

全球供应链的钟摆从未停止
20年前,成本导向推动制造业东移;
今天,规则重构催生产业链分布式重生。

当贸易规则被武器化,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规避而在重构。那些正在用数字技术穿透合规迷雾、用深度本土化扎根目标市场的企业,已然勾勒出新全球化时代中国制造的生存图景——不再依附于他人的规则体系,而是主动参与全球贸易新秩序的定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越关税协议下,中国转口贸易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