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7-15 07:04

陆家嘴周报(3)加关税?麻了...

作者:微信文章
一、宏观层面:全球与中国经济的“滞胀+通缩”双重压力

1. 美国关税战升级


新一轮关税:特朗普7月9日后再度升级关税,涉及韩国、东南亚、加拿大等,平均税率或升至15%-20%。

市场反应钝化:短期市场“免疫”,主因:企业提前囤货(3-4个月库存);采购地调整、成本压缩等缓冲机制;关税影响传导滞后,预计三季度末开始显现,影响美国通胀、零售盈利与美联储降息节奏(或推迟至年底甚至2026年)。关税成本通过供应链逐步传导至终端,2025年Q3-Q4或冲击美国零售与通胀
2. 中国通缩与“反内卷”政策


核心矛盾:长期通缩源于供给过剩(“内卷”),7月1日中央财经委会议释放“供给侧改革2.0”信号。产能过剩供大于求是根本矛盾。

与2015-18年差异:产能性质:本轮以先进产能(民企主导)为主,非落后产能(国企为主);政策工具:更依赖行业自律(非行政一刀切),执行难度高需平衡环保、地方政绩与市场需求,避免一刀切;需求侧约束:政府杠杆率高(>GDP 100%)、地产刺激空间有限、外需承压(出口前置+关税+全球贸易下行)。政策信号: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协调产能、稳定价格”

经济节奏:上半年GDP或超5%(政策前置+出口抢跑),三季度或跌破4.5%,需等待9-10月数据触发新一轮政策。
二、行业层面:供给侧改革进展与挑战

1. 传统上游(钢铁/水泥)


钢铁:减产目标3000万吨(低于预期的5000万),因出口增长抵消反倾销影响;执行灵活(按环保标准差异化减产,截止12月31日),钢厂当前盈利下减产意愿低。

水泥:2023年11月方案落地,2024年查超产需补缴指标(2倍罚金),2026年起严控超产;预计2025年减量20%-30%。
2. 新能源(光伏)


过剩现状:2024年前5月装机198GW(占全年70%),下半年需求或仅80-100GW;硅料库存超30万吨(满足下半年全国需求),全行业亏损(龙头亏现金流)。

改革难点:民企主导、集中度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环节),自律减产难落地;地方政府2022年后招商引资项目需保护,退出阻力大。

政策信号:政府决心强,但执行周期长,短期依赖需求回暖。
三、市场策略:短期谨慎,长期布局A股


短期(2025Q3-Q4):GDP增速或回落至4.5%以下,通缩压力持续。

长期(2026年后):若改革顺利+需求端配合,或迎来通胀回升与资产价格修复。

股票市场配置策略基调:2025年6-9月震荡市,侧重防御与结构性机会。

A股优势:估值滞后(年初至今涨幅<5%)、政策托底(国家队资金待命)、抗关税风险。

港股风险:地缘政治、流动性紧缩预期。

风险提示

关税滞后冲击美国通胀与消费

国内需求复苏不及预期(地产/消费政策效果有限)

行业自律减产执行不力(如光伏、硅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陆家嘴周报(3)加关税?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