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战保增丨破纪录!“一带一路”枢纽再提速
作者:微信文章7月16日,随着2043次列车准点从霍尔果斯站准轨场驶出,一个新的纪录诞生了——霍尔果斯站准轨单日交接列车从21对突破至22对,“一带一路”枢纽口岸的列车交接能力再攀新高。
霍尔果斯站党委坚决落实集团公司月度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学精神、战暑运、保安全、增效益”活动落实落地,加强口岸站交车组织力度,做好中哈沟通联系,固化宽准轨高标交接模式,不断提升口岸站组织能力。
为了实现突破,车站全面梳理总结今年6月日均交接19.5对时高频次接发、高水平组织的经验做法,排查整治运输组织难点堵点,锚定日均20对的目标,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压缩非作业时间。7月以来,车站已实现日均19.8对交接,为此次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准调度是效率提升的关键。车站积极协调集团公司调度部门,预先掌握到达班列的基本信息,结合班列类型、报关模式等情况,提报车流组织顺序建议,确保车流衔接顺畅。同时,在每周施工维修天窗期间,采取“窗前多接入、窗后快交出”模式,将天窗对列车交接的影响降到最低,保障了天窗当日19对交接的底线。
跨境协作的强化也功不可没。通过协调哈方优化票据译制和审核流程,单列班列票据审核时间压缩15分钟,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的审票效率分别提升25%和17%。借助中哈会晤机制和双方副站长日沟通机制,结合线路利用、卸车等情况,商定每日交接内容,加大整车类货物交车力度,实现了棚车每日交出一列、钢材及设备每两日交出一列。加速站内宽轨入境班列卸车组织,提升哈方机车周转效率,为其境内换装提供充足空车支持。
站内高效协同同样重要。紧盯出境票据预审核,入境班列报关查验,装卸车,换装库取送车作业等关键环节,顺畅车站生产组织循环,稳定出境车流接续,紧密衔接班列换装,实现运输组织的高效有序。同时车站与海关、边检等联检部门实现信息深度融合、密切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智慧口岸“相关项目建设,推行“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落地运用,将海关监管与边检查验嵌入铁路作业流程,不断提升宽准轨交接的整体效率与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7月1日试运行的“列车在站运行状态检测识别系统”,作为“智慧口岸”建设的重要成果,替代了部分人工核验工作,有效为现场作业人员减负。其高效精准的检测能力,为列车快速安全投入后续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间接助力了交接量的提升。
截至目前,今年经霍尔果斯站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已达5495列,同比增长26.6%;口岸过货755.4万吨,同比增长20.7%。
下阶段,霍尔果斯站将继续推进落实 “学战保增” 活动,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持续深化 “智慧口岸” 建设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赋能口岸运输发展,为服务 “一带一路” 建设、推动国际经贸交流合作注入更强大的动力。
- END -
编辑:杨利业
校对:王议晨
二审:李泽乔三审:宋迎钦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