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案例展播 | 以ESG驱动“一带一路”能源高质量发展
作者:微信文章国家电投上海电力于2013年启动土耳其胡努特鲁电厂项目,2018年7月份场平开工,2019年9月份浇筑主厂房第一罐混凝土。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上海电力始终秉承ESG理念,将环境、安全、治理等理念融入前期设计、工程建设、生产运营全过程,全力克服疫情等挑战,一路攻坚克难,一路闯关夺隘,真信、真干、真成,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先后于2022年6月份、10月份实现投产,并利用厂区屋顶、空地、边坡等建设光伏项目,建成火电+新能源混合电站。自投产以来,连续两年发电利用小时超过8000小时,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取得了良好经营效益,同时在能源保供、抗震救灾、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积极担当作为,其中抗震救灾相关事迹仅在央视就报道了9次,得到了土耳其能源部和当地民众等高度肯定。历年来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奖等荣誉。
环保为先,建设海龟宜居家园
作为“ESG”的第一个字母,“环境”是关键一环。由于工程现场位于土耳其自然保护和国家森林公园总局于2009年10月颁布的《海龟保护通则》中规定的海龟筑窝区,是濒危动物绿海龟的产卵地,每年5到9月份,绿海龟来到这里的沙滩上产卵。胡努特鲁电厂为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营造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制定实施《海龟保护施工管理规定》,优化施工设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为尽量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上海电力大力推广应用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在脱硫、脱硝、除尘、废水处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总投资超过了7亿元。如结合当地夏季平均相对湿度小于80%、平均气温小于32℃等情况,经过多次优化设计,将原项目一次循环冷却水方案优化为“烟塔合一”二次循环冷却水方案,冷却塔高175米、热力抬升高度250米,烟气物通过冷却塔热力抬升后排放,使烟气在高空中得到了充分的扩散和稀释,大大降低落地浓度,建成了国家电投首座境外没有烟囱的发电厂。同时,采取二次循环方案,在降低排水量、控制排水温升等方面成效显著,海水取水点推远了近1千米,排水量大幅降低为一次循环方案的1.7%,排水温升由原来的7℃降到小于1℃,大大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为保护海龟生活环境,胡努特鲁电厂把输煤栈桥和引接道路创新设计为大跨距桁架桥方案,直接跨越属于第一类和第二类海龟保护区的沙滩部分,使海龟产卵地得到了良好的保护。此外,在海龟产卵期间,胡努特鲁电厂采用长波长光源,控制亮度和散射,以及停止现场施工、组织志愿者清理杂物等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海龟产卵、小海龟返回大海的影响。2020年以来,当地海龟保护专家多次前往检查发现巢穴和小海龟数目均有增长,对电厂采取的保护措施给予高度肯定,并得到了土耳其国家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报道。
融合发展,促进能源供应安全与结构转型
在胡努特鲁电厂建设过程中,上海电力秉承国家电投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战略愿景,结合当地用电紧缺局面,以及厂区内太阳能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光伏电站建设的情况,在推进火电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筹划,全力推进光伏项目开发,建成一期21MW、二期26.9MW光伏项目,成功打造火电+新能源融合式能源大基地,也是该国装机容量最大的混合电站项目。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338.6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约10179.4吨,减少污染物排放约27789.6吨,实现了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中国设备“走出去”在土落地升级,在切实提高电力供应保障能力的同时推动当地能源结构转型。自开工建设以来,胡努特鲁电厂在带动就业、服务社区等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如大力雇佣当地员工,每年土耳其籍员工始终维持在600至850人之间;如疫情期间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防疫物资、扶贫帮困等方式,营造了良好周边关系;如依托项目建设及运维,通过传帮带等方式,目前已培养了360多名土籍电力专业人才,将为当地电力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勇于担当,抗震救灾彰显中国力量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卡赫拉曼马拉什省连续发生7.8级、7.6级两次特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上海电力胡努特鲁电厂距离震中仅110公里,在地震发生后,一方面,上海电力从国内抽调技术骨干万里驰援,另一方面,电厂迅速开展隐患排查和应急抢修,迅速消除了氢气系统、卸船机系统等故障,保证了电厂的连续安全运行,也成为阿达纳省区域唯一一家保持连续运行的发电厂,保障了震后灾区的用能需求。
在抢修保供的同时,胡努特鲁电厂全力配合开展抗震救灾行动。当获悉中国国家救援队抵达阿达纳机场,由于无法携带大量救援物资,救援队需要当地中资企业帮助准备救援方木和医疗夹板等情况后,迅速组织员工联系当地木材商和加工厂等单位,多方争取,与时间赛跑,最终完成了全部救援方木的切割和装车工作,同中国国家救援队一起将救援物资送到抗震一线。此外,胡努特鲁电厂自发做好受灾员工家庭的救助工作,比如了解到有的员工家中房屋已经完全不能居住,立即腾出厂区员工宿舍、职工活动室等进行安置,并提供食堂就餐、医疗药品、生活物资等,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生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关怀”。
展望未来,上海电力将聚焦“一带一路”,深入开展ESG行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项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能源清洁转型、带动能源产业发展不断做出新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