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7-23 15:15

塑料占比65%?“一带一路”青年净滩赶海记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标题下「绿色浙江」可快速关注



7月21日,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三国的“一带一路”国际研学营师生走进浙江蟹钳湾滩涂赶海乐园,参与由绿色浙江组织的生态实践活动。作为第九届全国净滩公益活动浙江主会场的承办方,绿色浙江通过“净滩课堂”与“赶海体验”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将海洋保护理念融入自然教育,引导国际青年在实践中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绿色浙江环保导师以系统的讲解揭开了净滩行动的科学面纱。海滩作为陆海交互的关键生态带,其垃圾污染不仅破坏景观,更会通过洋流扩散、生物误食等途径威胁海洋生态系统。在专业指导下,学员们化身“海洋卫士”,手持标准化净滩工具,采用网格化清理法对划定区域展开地毯式清理,每一片垃圾的拾起都是对海洋的一次守护。







本次净滩行动共清理橡胶制品、塑料瓶、废弃渔具等垃圾,其中塑料类垃圾占比高达65%,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白色污染的严峻现实。学员们通过科学分类与现场分析,深刻认识到微塑料潜入食物链的隐形威胁,环保意识在数据面前愈发清晰。







净滩结束后,学员们迎来了充满趣味的赶海实践。导师团队严格遵循潮汐规律,确保活动安全性,并强调“最小干扰原则”——使用无损伤工具观察贝类、蟹类等生物,让探索与保护同行。赶海过程中,学员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大家自觉清理工具与防护装备,用实际行动践行“零污染”承诺。











本次活动以“实践为笔,科学为墨”,将环境教育与生态调查完美结合,不仅提升了学员的环保意识,更赋予了他们守护海洋的科学方法。作为研学营的重要环节,学员们还将参与绿色浙江专业外教主讲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系列课程,从理论到实践,构建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知识体系。





绿色浙江相信,青年是潮汐间的赶海人,既拾起今日的污染,也打捞明日的希望。“实践+课程”的双桨,正载着年轻一代驶向可持续发展的深海——每一次弯腰净滩,都是对未来的致意;每一声课堂问答,都在唤醒生态文明的基因。

撰稿:徐   婧

编辑:朱冰睿

初审:李   薇

二审:朱紫伊

终审:董   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塑料占比65%?“一带一路”青年净滩赶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