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5-7-24 04:44

【化工专题】关注新一轮中美关税谈判对LPG国际贸易流的影响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上方关注 获取更多研究内容

Hengli Futures

关注新一轮中美关税谈判对LPG国际贸易流的影响

——2025年6月乙丙丁烷进出口数据汇总

1、我国LPG进口来源国变化体现关税战后国际贸易流新格局



1、美国持续寻求中国需求损失替代国,加拿大趁机反哺中国

美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LPG供应国,自关税战以来,已损失掉大部分中国需求,5-7月期间美国对华出口量已经降至历史低位。为了稳定其出口总量以防在高生产下丙烷憋罐,美国近月来不断加大对于亚洲其他国家的出货量,包括日本、韩国、印尼以及印度。其中日本、韩国作为美国LPG的长期客户,在关税战以前也在不断接收美国货,但在5-7月期间不断加大美国进口量,6月二者合计接收150万吨LPG,而在7月预计将达到180万吨左右。而印尼和印度作为美国的新买家,为寻求降低对等关税,缩小与美国的贸易逆差,近月来改变其采购来源至美国,导致美国对其发货量逐月递增。

加拿大作为北美地区另一大供应国,自5月以来,逐步削减对日本供应量,转供中国。在5-6月期间,稳定对华发货,月均输出20-25万吨LPG给中国。然而,加拿大当前出口能力相对有限。据统计,加拿大在2018年以前都无对外出口LPG记录,直到2019年开始,逐渐维持对日本的稳定供应,近年来输出量虽逐年递增,但其月度出口量从未超过30万吨。预计后续加拿大对华输出量将稳中有升,但月度出口量难破30万吨大关。

2、印度、中国需求地位切换,不改中东高输出格局

中东地区作为世界上除美国外的另一大LPG供应地区,原本的贸易链条已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原本印度作为其最大的出口国,当前为寻求关税减免而转移自美国进口。而中国原本就因关税战影响从美国转向中东进口,更是直接将这部分多出的中东供应吸收,导致中东地区对于中国的出口量不断提升,在6-7月已完全超过印度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需求国。中国的高需求甚至抵消了中东地区因淡季带来的出口下滑,支撑CP价格。叠加即将到来的传统性燃烧需求旺季,预计官方CP价格将相对强于FEI。

3、中国需求多元化:降低对美依赖度的同时,成为中东第一买家,并增加非主流货源

6月由于美国LPG到港量的大量减少,导致整月LPG总进口量较前期明显缩减,共进口267.40万吨(-21.38%,-21.22%)。6月自美国进口LPG仅有31.73万吨,对比5月的132万吨大幅减少了100万吨的美国LPG。由于美国货源在11%的关税下仍无价格优势,叠加关税可能给市场带来的不确定性,6月进口量已降至2020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但由于美国库存的大幅上升,叠加前期伊以带来的地缘溢价彻底出清后,FEI整体价格维持偏弱走势,其货源经济性逐渐显现,导致中国在7月对其进口量有所回升,预计将提升至70-80万吨左右。

为规避未来宏观政策可能给供应链带来的冲击,近几个月以来,中国不断减少美国LPG进口量,增加“非美”供应国,如中东、加拿大、澳大利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非洲国家的进口比例,并于近期反超印度成为中东第一大需求。但中国能从非主流输出国(剔除美国、中东)拿到的LPG货源补充是有限的。

在6月,我国自中东进口180万吨LPG,较5月大幅增长40万吨(+29%),其6月供应总量约占中国进口总量的67%,预计中东可以稳定为中国提供较大量LPG。而加拿大虽能稳定供应但出口上限难超30万吨/月,月均供给量维持在25万吨左右。其余几国如澳大利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体量均较小,每月仅能供应共20万吨左右LPG给中国。也就是说中国除了能自其余供应国每月稳定拿到50万吨左右的LPG外,其余体量均需自中东补充。

4、国际政治诉求,促使印度、印尼增加对美需求

当前世界上LPG贸易格局较以前发生较大变动,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国家都受到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扰动。其中印度、印尼通过改变其LPG采购来源,不断加大进口美国LPG的力度,以求缩小与美国贸易逆差,达到降低关税的目的。美国在四月时公布对印度进口产品征收26%关税,当前印度关税情况虽暂无官方结论,但市场传言印度已经承诺将从美国进口10%的液化石油气,未来其关税设定将在10%~15%之间。而此举也将导致印度进口的中东LPG比例进一步被挤压,这部分因印度需求减少而释放出的额外供应,预计将更多地流向中国市场。

对印尼来说,原本其产品出口美国面临32%的关税,而当前印尼与美国已达成贸易协议,将关税从32%降至19%。而印尼也将对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降至接近0,并将其对美国商品的采购和投资额增加至340亿美元。此协议未来将为印尼带来更多的美国LPG,因为美国LPG出口到印尼将享受0关税的待遇。

至7月印度将接受超过70万吨的美国LPG,而印尼也将稳定每月接受约20万吨美国货。

综合来看,美国的超高库存虽然给其价格带来下行压力,但美国的亚洲新买家们依旧会加大对美LPG进口量的情况下,FEI价格相对存在支撑。

5、下一轮中美关税谈判评估

对于8月新一轮中美关税谈判,我们认为其结果无论好坏均无法对LPG价格产生更强冲击,原因如下:

1) 如果双方关系缓和,我国LPG市场大概率维持自中东大量进口,其余自加拿大、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国家进行补充的现状。除非美国货价格优势非常大,可能会视情况加大美国货源进口。此种状况依旧以支撑CP价格为主,对FEI价格无法起到利好作用。

2) 如果关税谈判不顺利,我国LPG货源多元化格局将更为极端。因我国在近几月中,货源切换高效,早已将关税战前对美国货源的60%的超高依赖度降至20%以下。若去掉最后的对美20%依赖度,最差也差不过四月时将FEI打到超低位置的极端状况。

2、7月乙烷到港减量,但8月将迎来集中到港
乙烷在6月共进口48.21万吨,较上月持平,进口量全部来自美国,6月进口情况暂未受到美国乙烷出口许可证影响。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 (BIS) 曾发布对美国乙烷出口许可证的要求,导致6月中美国对外出口环节受阻,虽后续有一部分船只改道印度,但6月中美国对外输出总量依旧偏低,仅有72万吨左右,其中目的地为中国的乙烷仅为21万吨左右,这部分情况将在7月乙烷进口数据中体现。

而在7月2日时,美国政府已经正式取消了此前对其向中国出口乙烷施加的限制,导致前期积压乙烷集中出口,预计8月时乙烷将迎来一波集中到港,整体突破50万吨。而后续在美国Nederland码头扩建项目正式投产启用后,美国乙烷出口能力将再创新高,届时将进一步加大对外输出。



3、丙丁烷进出口数据一览




_
杨怡菁

从业资格号:F03090247

投资咨询号:Z0016789

郭瑾雯

从业资格号:F03124046

_


关于我们:

1.原油油品、芳烃、轻烃和数据量化四个团队,主要成员均在交易所及其他权威评选中获奖。

2.专注能化商品套利和保值,炼厂效益管理,贸易期现结合优化,海内外化工纸货和进出口套利,期权策略及含权贸易应用等。

3.油品团队实践成品油和海外油品为核心的期现套利;芳烃团队专注石脑油-芳烃-PTA-聚酯产业链利润框架;轻烃团队构建油/煤/气及烯烃侧交易策略;量化团队通过前沿技术提升整体投研水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工专题】关注新一轮中美关税谈判对LPG国际贸易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