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文化代表——Netflix(网飞)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
作者:微信文章别跟我称兄道弟,我们不是一家人。
这里没有包容,只有取代... ...
△来源 / unsplsah
我的这位朋友,上一家公司破产后我们各自道别,他销声匿迹了几年。有一天突然约我吃饭,见面第二句话就是“我进了Netflix,下礼拜开始上班”。
我还来不及恭喜,他就抢先说了下一句重点:“真不敢相信,他们给的钱几乎加倍。”
薪水高、压力大
说实话听到他的薪水,即使像我这样认为“生活比工作重要”的人,当下都有一丝羡慕。
这是Netflix第一次让我惊讶的时刻。第二次是几年后,另外一位同事也跳槽过去,据说待遇和之前比加了70%!
△来源 / unsplsah
在硅谷一线科技公司挖资深工程师,用高薪很难打动人,因为市场有机制,大家薪水都差不多。因此加薪70%抢人,显然有破坏市场公平的嫌疑。
但薪水这种事,只要对方给得出、只要你敢接受,谁也管不着。
不过那位朋友后来写email给我,说压力实在太大:他们团队每年淘汰10%!评估方式,是采取组织内部全体员工匿名投票。大家互相竞争恶斗,谁都害怕掉入那10%。
又隔了两年,我再从其他朋友听到他的时候,他已经离职了——从此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 ...
前前后后,我几个进了这家公司的朋友,都待不到2~3年,也许都不是自愿的。不过即使是自愿,一定也已经千疮百孔。
毕竟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每年固定刷掉10%,请问你禁得起刷几次?
“我们不是家人”
△你是来作战的,Netflix也没有开party的习惯 / unsplsah
根据Glassdoor的统计,Netflix资深工程师平均比Google高出60%。如果上Teamblind再搜寻一下,你可以看到Netflix有人年薪高达40万美金,甚至有50万的。
——顺便一提,年薪40万在美国,差不多跟总统的法定薪水一个级别。
请先不要难过。了解Netflix内情的人都知道,即使加薪100%,都不敢随意答应进这家公司。
因为Netflix招人价值观是:一个A比两个B便宜,所以他们只要A中的A+。他们只要成功的人,而且是年复一年、不断成功的人。
高报酬的背后当然就是高压。这家公司产生一种非常特殊的佣兵文化:他们不要忠诚,只要能够作战的英雄。所以加入团队的都是为了高报酬的佣兵。
对于Netflix强悍的工作文化,创始人哈斯廷斯有很多惊世骇俗的语句,其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不是一家人 / We Are Not Family”。
他认为,家人有无限的爱与包容,可以一再容忍你的错误与失败。可是Netflix不会把你当家人,团队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把每个人都推往极限 。
“这里没有包容,只有取代。”
看成果,不看资历
硅谷没有公司敢标榜英雄主义,即使心里想,嘴巴也不敢说,只有Netflix表明只要超级英雄。
△IT企业流行的零食不限量,Netflix不来这套 / unsplsah
到了2017年,Netflix订阅人数打破一亿关口的时候,哈斯廷斯又推出Netflix更新守则。继“我们不是一家人之后”,他最新推出的标语是“别跟我称兄道弟 / We Don't Want Any Bro's”,这句话又让硅谷震荡好一阵子。
“我们这个公司的确有点怪,但你必须要学会适应。”
几个月前,我正式关掉了有线电视。因为我渐渐发现:当我有力气坐下来的时候,看的都是Netflix,我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看电视了。
Netflix这个以邮递DVD起家的公司一路以小搏大,它先打垮DVD实体出租业的霸主百视达(Blockbuster)。2007年推出串流服务之后,又一步一步压缩巨人Comcast和AT&T的市场。
现在的Netflix,已经独占全美国串流影视75%的市场。它下一步要对抗的巨人是好莱坞。这也很容易理解:一个以小搏大、一路杀出一条血路的强悍公司,对内当然也不可能仁慈,否则根本无法生存。
硅谷文化代表
就像哈斯廷斯说的“这家公司有点怪”,这种大胆妄为、以小搏大的做法,不怪到疯狂就不可能达成。
在2007年,Google刚推出街景图的时候,许多人只有一个想法:谷歌疯了!世界这么大,难道要把每一栋房子的照片都上传吗?
结果呢?十多年后的今天,全世界每天都在用街景图,世界上也找不到其他替代品。
所以,我们必须感激Google当初“疯了”。而疯狂的公司,必须要雇用疯狂的员工、敢付疯狂的薪水。
△来源 / unsplsah
其实,哈斯廷斯在那份简报里,还讲了一段一点都不疯狂的话:如果你要造一条船,不要只忙着张罗人们去砍树锯木,你要先让他们对航海充满幻想、让员工看到未来,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去发挥吧。
他这么说也是这么管理Netflix的,这确实是一个只告诉你why、而不教你how的公司。硅谷文化的代表,总会有Netflix这个有点“怪”的公司一个席位。
快递面交要加钱、饭店引入小费制:“日式服务”摊牌了,终于将成本“卷”向顾客
24小时在线、高情绪价值的“朋友”:八成日本年轻人常用AI聊天,他们都在聊些啥?
稳定至上:2025年日本企业人才留存率榜出炉,这200家公司最能留得住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