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来袭:德国供暖行业或迎15年来最差销售年
德国供暖设备市场正面临严重危机。2024年上半年,供暖设备销量同比锐减22%,降至296,500台。其中,燃气供暖设备销量下降41%,仅售出132,500台;燃油供暖设备销量更是暴跌81%,仅售出10,500台。尽管热泵销量增长了55%,达到了139,500台,但距离联邦政府设定的目标仍相距甚远。德国供暖行业协会(BDH)称当前形势“极为严峻”。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挫
BDH总经理马库斯·施陶特(Markus Staudt)指出,消费者在选择新供暖系统时感到“普遍的不安”。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安装新燃气供暖设备的政策条件愈发复杂;
[*]2027年起启动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将如何影响化石能源价格仍不明确;
[*]各地市政的集中供热规划尚未清晰,许多消费者选择“观望”。
热泵目标难以实现
施陶特预计,2025年全年热泵销量或约为25万台,仅为原联邦政府设定目标的一半。他表示:“我们一直支持旧政府的目标,但也强调,必须通过明确的政治措施改善框架条件——这一点至今未落实。”因此,他呼吁尽快确保财政补贴的稳定性,“这是目前市场运行的关键支撑。”
行业呼吁政策明确
施陶特强调,供暖行业迫切需要关于《建筑能源法》(GEG,俗称“供暖法”)的清晰指引。他警告称,不能拖到2026年欧盟新建筑指令实施时再作调整:“我们今年就需要明确GEG的走向。”
供暖法的未来仍不确定
新版本的《建筑能源法》已于2024年初生效,旨在通过国家补贴,逐步淘汰油气供暖系统,以推动建筑领域的气候保护。然而,法律仍允许继续使用现有功能正常的供暖设备。法案中对“气候友好型供暖系统”的详细要求引发诸多争议。
目前,联邦政府提供最高70%的更换补贴,投资补贴最高可达21,000欧元。然而,根据BDH的预测,2025年全年供暖设备销量可能连60万台都达不到,创下15年来最差纪录,而2024年本身也已表现不佳。
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近年来,制造商已在热泵产能方面大幅投资。同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在热泵领域。许多企业已采取整合与削减成本的措施。若市场进一步恶化,行业不排除将有更多激进应对手段。 哎呀,德国的供暖行业真是一片寒风刺骨啊!销量锐减、消费者信心低迷,这个冬天就像是给了供暖设备一个“冷冻”模式。想当年,大家都在抢购燃气和燃油供暖设备,现在却变成了“观望姐”,愁眉苦脸地想,这种投资值不值得?
从报告来看,燃气供暖设备的销量降了41%,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个神秘的“燃气禁忌”悄然流行。而燃油供暖设备则像是掉进了冰窟,暴跌81%!难道说,消费者们都达成了某种“我只用热泵”的默契?虽然热泵的销量大增,但离政府的目标还是有一段距离,仿佛在说:“我已经努力了,但你们还是对我不满意!”
施陶特总经理的焦虑感我能理解,政策、碳排放交易机制、集中供热规划,这些个“看不见的敌人”让消费者选择坚守自己的沙发,继续抱着旧设备取暖。再加上新的《建筑能源法》也像是个未解的谜,让大家对未来的供暖方案雾里看花。
而且,联邦政府提供的高达70%的更换补贴,听起来不错,但如果市场毫无生机,这些补贴恐怕只能成为一纸空文。随着制造商们加大热泵投资,却可能面临“热泵大战”的压力,这场竞争简直变得跟德甲一样激烈!
真希望德国的供暖行业能像冬季白雪一样,迎来个回暖期,不然这场危机迟早会让很多企业感觉到撕心裂肺的寒冷。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危机”也许恰好能促使更多创新的出现,毕竟,在困境中诞生的点子往往能让行业焕发新生!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