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会谈:关税暂停期延至11月?
作者:微信文章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物流知识
1
会谈基本信息
时间与地点:
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将于 2025年7月27日至3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 举行。中方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牵头,美方由财政部长贝森特带队。
背景与目标:
本次会谈是继5月日内瓦、6月伦敦会谈后的第三次磋商,核心任务包括延长关税暂停期、深化此前达成的“共识框架”,并为潜在的中美元首会晤(特朗普或于10月APEC峰会前访华)铺路。
2
关税暂停延长的关键内容
当前关税状态:
根据5月日内瓦协议,中美暂停加征新关税,中国对美商品关税降至10%,美国对华商品关税降至30%(含2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原定于 8月12日到期。
延长90天的可能性:
美国财长贝森特明确表示,为推进谈判,双方可能将关税暂停期再延长90天(即延至11月)。
若未达成延期,8月12日后美对华关税可能恢复至50%以上(含芬太尼关税及暂缓部分回调)。
3
会谈基本信息
关税与市场准入:
芬太尼关税:美方对中国加征的20%“芬太尼关税”是焦点,中方要求取消,美方则要求强化芬太尼管控合作。
非关税壁垒:中方要求美方放宽高科技出口管制(如半导体设备),美方要求中国开放农产品、能源市场并承诺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农产品等。
稀土与供应链安全:
美国国防工业87%的稀土依赖中国,美方希望确保供应稳定;中方可能以稀土为筹码,换取技术限制松绑。
地缘政治议题:
包括中国购买俄罗斯/伊朗石油的“二次关税”威胁(特朗普曾扬言加征100%)、第三方转运规避关税问题(如越南协议中对“中国转运商品”征收40%关税)等。
4
双方立场与诉求
中方核心诉求:
取消芬太尼关税、放宽科技出口管制、停止单边关税威胁,并推动“一揽子解决方案”。
美方核心诉求:
削减贸易逆差(2024年中对美顺差3610亿美元)、中国扩大内需转型(减少出口依赖)、确保能源与农产品出口市场
5
潜在影响与挑战
经济与市场影响:
若关税暂停延长,可缓解企业成本压力(美国消费者年省300亿美元,中国出口企业利润率回升2.3%);失败则可能冲击全球供应链,推高美国通胀(美联储已警示风险)。
中国对欧盟(+6.6%)、东盟(+13%)出口增长已部分对冲对美下滑(-10.6%),内需转型初显成效。
地缘博弈复杂性:
美日近期达成关税协议(日本对美开放农产品市场),欧盟也威胁对美反制(930亿欧元商品),多方博弈可能影响中美谈判策略。
美国对华科技战(如《瓦森纳协定》)仍是长期障碍,短期内难有“科技大交易”。
6
总结
短期结果:关税暂停期延长90天概率较高,为后续谈判争取时间;但芬太尼关税取消或需中方在管控措施上让步。
长期挑战:中美在产业补贴、技术标准、稀土供应链等结构性分歧仍深,9月拟举行的“产业政策对话”将是下一关键节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