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关税补货季退潮!美线运力暴跌回原点,43000标准箱“昙花一现”!
作者:微信文章走向大师说
Exam56物流货运代理网专注于国际货运代理、物流行业的深度研究和专项考试分析,帮助小伙伴提升行业的认知和积累。
丹麦知名海事咨询机构海洋情报局日前发布最新行业分析报告指出,亚洲至北美西海岸(Asia–North America West Coast)贸易通道此前出现的集装箱运力爆发式增长已告一段落,当前实际吞吐量正逐步回归至中美贸易摩擦关税暂缓政策实施前的常态水平。
这家权威海事研究机构揭示,自中美贸易战关税暂缓政策公布后,美国进口商曾掀起一轮补货狂潮。
数据显示,当时运输量达到关税生效时滞留中国货物量的145%,不仅快速消化了前期积压货品,更有大量进口商抢在关税优惠窗口期结束前的第三季度传统旺季提前备货。
这种非理性的集中出货直接催生了短期运力的超常规需求。
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全球航运巨头们迅速做出反应。多家班轮公司原本计划投入巨额资金扩充运力,试图抓住这波市场机遇。
但持续发酵的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犹如悬顶之剑,使得美国进口商群体从最初的乐观情绪逐渐转向谨慎观望。
“我们的贸易能力展望(TCO)数据库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航运公司原定的运力部署方案正在经历显著回调。”
海洋情报局在报告中特别强调这一关键转折。通过可视化数据图谱(见图1),该机构直观呈现了自5月初以来亚洲-北美西海岸航线运力规划的戏剧性变化轨迹。
海洋情报局首席执行官Alan Murphy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观察时间线可以发现,5月下旬至6月初的短短三周内,航运公司针对6月航次的周均运力投放量激增43000标准箱。
但到了6月底,实际部署的运力规模已基本回落至关税暂缓政策宣布前的水平。”他进一步指出,虽然7月初的运力计划延续了前期扩张态势,但随着多家船公司相继取消既定航班,实际运力开始呈现阶梯式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最初对旺季充满期待的8月运输计划,也在最新数据中显露出明显收缩迹象。
墨菲分析认为:“数据清晰勾勒出一个完整周期——航运公司最初基于乐观预期大规模注入运力,随后因市场需求未能持续兑现而被迫调整部署。对于亚洲-北美西海岸这条黄金航线而言,当前的运力规划实质上已回到政策利好释放前的原点。”
这种“脉冲式”的市场波动折射出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海洋情报局负责人总结道:“市场就像钟摆,从过度乐观到理性回归的转变速度超出预期。
航运公司正在经历从追逐短期红利到重建长期运营模型的痛苦转型,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始终是悬在市场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此次运力波动的背后,既反映出市场对政策红利的真实需求,也暴露出全球供应链体系在应对突发政策变化时的脆弱性。
随着第三季度传统旺季的深入,市场各方都在密切关注政策面动向,任何新的变量都可能再次引发运力配置的连锁反应。
商务合作请点击上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