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7-30 07:15

美国“关税大限”将至 各方如何博弈?

作者:微信文章
点击上方可订阅关注我们哦!

想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个号你别错过

欢迎关注“道中华”



美国“关税大限”将至 各方如何博弈?

来源:长江新闻号

8月1日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所谓“关税大限”。虽然日本和欧盟最近与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但他们内部对美国的批评之声和怨愤之情,却呈现出逐渐高涨的趋势。然而,为了逼迫更多国家做出妥协,美国方面最近又再次发出了“关税威胁”。

法国总理痛批

欧盟选择向美国“屈服”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已与欧盟达成贸易协议,欧盟输美商品将被征收15%的关税。尽管欧盟方面将此描述成所谓的“胜利”,但内部却是批评声音四起,法国的反应尤为强烈。

当时间7月28日,法国总理贝鲁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痛批,称欧盟本应团结一致捍卫自身价值与利益,最终却选择向美国“屈服”。他还称这份协议为“冯德莱恩—特朗普协议”,协议达成之日是一个“黑暗的日子”。



欧盟多国政要

不满美欧贸易协议

其他一些欧盟成员国的政要也纷纷发声,表达不满。德国总理默茨表示,他对欧盟与美国之间达成的关税协议并不满意,因为这对出口导向型的德国经济将是很大的负担。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表示,美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协议根本不算是真正的协议。欧尔班还嘲讽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早餐吃了”。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警告道,“魔鬼藏在细节里”,暗示协议具体条款上可能暗藏玄机。瑞典对外援助与外贸大臣杜萨表示,美国对欧关税达到“近70年来的最高水平”,他因此对美欧经贸关系前景感到悲观。

对此,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冲在接受《长江新闻号》记者采访时指出,由于该协议对法国葡萄酒商、制造业及制药业造成了显著冲击,呈现出利益分配不均的局面,法国的态度尤为激烈。在后续执行阶段,该框架协议可能面临诸多问题,因其涉及大量待明确的细节。例如,依据特朗普此前提出的钢铁征收50%关税的表态,钢铁产业是否仍包含在原定的15%关税范围内;其他诸多领域是否需要豁免以及具体执行规则等问题均需明确。因此,未来数月内,在协议执行层面,针对豁免范围、关税调整及特殊政策制定等问题,不仅需要美欧双方展开博弈,欧盟内部各国也需进行协调,这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谈判过程。



美日围绕“5500亿投资”

各说各话

日本已经于7月22日与美国达成了贸易协议,而双方围绕这份协议的认知分歧却已经开始显现。美国方面声称,日本的角色将是“银行家”,为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项目融资,美方将获得90%利润。但日本政府最近发布的文件却显示,对美投资的利润分配比例,将“基于各方所承担的贡献与风险”。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还明确表示,日本将提供“最高达”5500亿美元的投资、融资和贷款担保,而不是将这个数字作为明确的目标或承诺。日本媒体还发现,在贸易协议的生效时间、日本对美采购防卫装备以及农产品的规模等多个问题上,双方的表述都不一致。

美国宣布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还不到一周,双方围绕协议细节内容的分歧就已经逐步开始显现。对此,王冲分析认为,其中重大分歧在于,日本承诺对美投资的5500亿美元究竟应如何界定。实际上,这笔资金并非完整的投资款项,并非全部用于建厂及股权分配,而是仅有1%至2%属于投资范畴,其余部分则属于借款或低息、无偿贷款范畴,相当于日本以资金投入换取某种保障。投入资金后的收益如何分配,是双方分歧的核心所在。美国提出按9:1的比例分配收益,即每赚取100美元,美国分得90美元,日本仅得10美元。然而,日本最初主张五五分成。出现这一分歧的原因在于,此次美日谈判并非采用传统技术官僚逐步协商的方式,而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机制,即特朗普提出要求后,各方按此执行。尽管框架协议达成目标一致,但具体细节的落实仍需双方技术官员进一步磋商。这种自上而下的谈判方式,不仅是美日之间,也是特朗普与韩国及世界各国谈判时普遍存在的问题。

更多精彩解读

敬请关注每天23:00

湖北卫视《长江新闻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国“关税大限”将至 各方如何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