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最新警告,或加征100%关税!
作者:微信文章美国财长耶伦故技重施,在近日中美高层会晤中再挥“关税大棒”,扬言若中国不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将对中国商品加征100%惩罚性关税。此举宛如复刻特朗普时代的“极限施压”剧本,试图以霸权逻辑绑架他国能源主权。
中国外交部当即回击:“中国能源政策基于国家安全需求自主制定”——言简意赅的声明,戳穿了美方“长臂管辖”的虚妄。
一、关税恐吓?中国早有“防弹衣”
耶伦的威胁确有“法律依据”:美国2022年《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法案》授权政府对俄油买家实施制裁,而共和党议员近期正推动将关税上限提至500%。特朗普更放话“10日内俄乌未和谈,立即开征100%关税”。
但现实是铁打的:中国2023年进口俄罗斯原油1.07亿吨(约214万桶/日),占俄出口总量45%。若美国强征关税,相当于要求中国放弃近三成石油进口渠道,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早已明示:“中美贸易须遵循WTO规则,单边制裁非法无效”。更讽刺的是,美国自身2023年仍通过印度转口购入3200万桶俄油(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所谓“道德大棒”不过是块破洞遮羞布。
二、贸易战前车之鉴,美国伤疤未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警告直击要害:“2018年关税战导致美国损失24.5万个就业岗位,家庭年均多支1300美元(彼得森研究所数据)”。
若对能源加税,后果更致命:
1、全球油价飙升:中国若减购俄油,国际油价恐突破100美元/桶(高盛预测),美国通胀将再燃烈火;
2、自毁供应链: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80%产能,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95万辆——关税利刃先割的是美企血肉;
3、中国反制底牌:稀土加工控制90%全球产能,波音30%客机销往中国,谁更“伤筋动骨”一目了然。
关键在于,中国早已筑起能源“护城河”。能源综合自给率突破85%,风、光等“绿电”装机占比飙升至65%。即便美国彻底切断对华能源供应,也不过是蚍蜉撼树。反观美国企业——从波音的客机到英特尔的CPU,哪家能离开中国供应链的“氧气面罩”?真要玩“硬脱钩”,看看底特律的流水线和加州的码头,谁先停摆?
说到底,所谓“100%关税”的咆哮,不过是美国工具箱里那根早已卷刃的“经济狼牙棒”。从光伏到半导体,华盛顿总幻想靠关税砸出“臣服”,却永远学不会一个道理:挥舞大棒越狠,虎口崩裂越早!
三、“美式双标”遮羞布,盖不住霸权黄昏!
贝森特的威胁,骨子里仍是那套“朕即规则”的霸权逻辑——我能狂买委内瑞拉重油,你买俄油就是“资助侵略”;我制裁俄罗斯天经地义,你维护能源安全就是“大逆不道”。
这般赤裸裸的双重标准,连欧盟政客都嗤之以鼻,何况历经风浪的中国?
外交部声明字字千钧:“中国将坚定不移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这短短一句,道尽了新兴大国的战略定力——要谈,拿诚意来;要打,奉陪到底!中美关系的正途,在于相互尊重、互利共赢,而非靠关税舰炮架起的“单边霸权桥”。若华盛顿继续沉迷于19世纪殖民者的“炮舰经济学”,终将发现:关税炮弹炸开的,首先是自家甲板!
当美利坚还在用马汉海权论的旧图纸规划21世纪经贸版图时,中国早已用世贸规则和全产业链实力构筑起新的长城。历史早已昭示:靠关税壁垒和长臂管辖维系的霸权终将崩解,唯有恪守国际规则、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的国度,方能引领人类文明的航程。
美国的“关税警告”或许能在CNN头条掀起几朵浪花,但中国保障能源安全、开拓发展新局的巨轮,绝不会因太平洋彼岸的几声枪响而偏离航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