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关税:零售商如何减轻影响?
作者:微信文章川推出了一系列新关税政策,零售行业正面临成本上升与市场波动的双重压力,从制造端到终端门店,整个供应链都受到牵动。
<img />
<img />
在这一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仅靠被动应对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节奏。零售商必须采纳积极、前瞻且数据驱动的策略,以减少关税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尽可能保持市场竞争力。供应链可视化在提升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和优化采购决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那些愿意投资数据基础设施的企业,将更具能力管控风险、压缩成本并稳固客户信任。
01新关税的冲击与零售挑战
新一轮关税将直接推高进口原材料及制成品的成本,重塑零售运营格局。虽然部分零售商尝试通过提高售价转嫁成本,也有企业选择短期内自行消化涨幅,以维持品牌信誉和市场份额。然而,这无疑会加剧本已微利的商业运营压力。
价格上涨对中低收入消费者影响尤为显著。他们对价格更敏感,在必需品上也可能压缩支出,从而导致整体消费需求的下滑。美国商务部近期数据也显示,消费者信心持续下跌,消费者正转向更保守的购物行为,优先采购必需品及廉价替代品,传统的销售节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关税政策的调整也增加了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以中美贸易战为例,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电子、服装、消费品等关键品类的价格上涨,企业要么涨价,要么自行吸收成本。
02供应链灵活性与数据能力:关键生存法则
面临关税与地缘风险交织的新时代,零售企业若想保持韧性,必须高度重视供应链的灵活性与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
实时数据管理:提升供应链透明度,使库存控制、物流优化、供应商协同更加精准;集中式数据平台:统一数据源,支持精细化定价策略与动态需求预测;
智能化运营系统:通过预测模型、自动化工具降低缺货或积压风险,实现敏捷应对。
配备先进数据工具的企业,将更有能力在价格波动、采购变化和消费者行为转变中做出迅速响应。
03关税应对路线图
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持续保持竞争力,零售商应在短期与长期层面同步发力:
01
短期对策
数据驱动的成本监控:追踪原材料、运输与劳动力成本,实时评估涨幅影响;精简SKU结构:聚焦核心品类,削减滞销或低周转产品,降低库存压力;服务价格敏感型客户:推出高性价比产品、捆绑优惠、会员专属价格等策略;优化供应链流程:重新谈判合同、整合物流方案、评估替代供应来源;强化客户沟通:以共情语言回应经济压力,传达品牌价值与价格正当性。
02
长期布局
个性化定价策略:基于客户细分进行精准定价,防止“一刀切”式调价;供应商多元化:拓展区域布局,降低对高关税国家的依赖;客户洞察系统:深入了解不同群体的“价值定义”;新型零售模式:尝试迷你门店、自动售货、无人零售等节约成本的新业态;自有品牌发展:加强品牌资产建设,提高自有品牌忠诚度;智能技术导入:通过AI与自动化优化库存、预测需求并精简运营。
04越早转型,越有胜算
没有人能确切预测未来关税政策走向,但可以明确的是,全球零售市场的波动性将长期存在。唯有尽早建立以数据为基础、以灵活性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企业才能在变化中保持主动,避免陷入被动应对的泥淖。
投资数据平台、强化供应商网络、理解客户需求并制定动态响应策略的企业,将有更大可能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脱颖而出。
以下是截至现在美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关税政策的基于提供的信息和最新数据,平均关税率、主要商品关税及关键动态作参考。
国家/地区平均关税率主要商品关税关键动态
中国
51.8%
电子、机械、纺织:10%-25%(部分豁免)
8月29日起取消“最低限度”免税;
欧盟
15%
钢铁、铝:50%;汽车、医药:15%
加拿大
35%
钢铝:50%;能源:10%;USMCA多免税
墨西哥
25%
USMCA多免税;农产品、汽车零部件有配额
越南
20%
电子、服装:5%-10%;转运罚40%
印度
25%
电子、药品:10%-20%(无GSP)
日本
15%
机械、汽车零部件:~5%
韩国
0%-10%
农产品:5%-10%;FTA多免税
动态:关税政策受谈判、报复性关税及法律挑战影响,变化频繁。
{
付费征稿/转载/商务:13391721183 (同微信)
}
< READING · 推荐阅读 >
报告分享 | 2025数智采购供应链发展报告
2025-07-24
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揭晓:国家电网位居榜首,京东位列11,仍是排位最高的大陆民营企业
2025-07-24
8月确认开课 | CSCP供应链管理专业人专业资格认证(送考试冲刺课+补考劵+学习礼包)
2025-07-24
「早鸟价」2025上海间采峰会,新增10位重量级嘉宾!另有抢手关联活动,欢迎一起报名!
2025-07-24
< COURSE · 近期课程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