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政策调整
作者:微信文章慧钢资讯
Huigang NEWS
NEWS
当地时间9月5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调整关税政策生效范围,允许与贸易伙伴达成协议后对部分商品减免关税,但明确钢铁和铝衍生品等第232条关税范围未缩小。这一调整延续了2025年以来美国钢铝关税的升级态势——从3月12日25%关税,到6月4日翻倍至50%,再到此次政策锁定高关税框架,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持续强化。
宏观新闻
对中国钢材市场而言,直接影响有限但间接传导值得警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直接出口钢材仅89万吨,占出口总量0.8%;2025年上半年占比进一步降至0.7%。但转口贸易承压明显,我国通过越南等国间接输美钢材年规模约300万吨,而美国此次扩大的关税清单涵盖钢坯、金属结构件等中间品,将直接冲击这类间接出口通道。更值得关注的是,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等用钢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可能受牵连,2024年我国通过这类衍生品间接出口钢铁近1450万吨,关税成本上升或传导至上游钢材需求。
国际产业链重构压力同步显现。美国本土钢价已显著高于国际市场,高关税虽短期保护本土钢厂,但将推高美国制造业成本,可能抑制终端用钢需求。历史经验显示,2018年钢铝关税导致美国汽车巨头盈利下滑,而当前美国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关键期更难承受成本冲击。与此同时,加拿大、欧盟等贸易伙伴已启动反制措施,全球钢材贸易流向紊乱风险加剧,可能迫使中国钢材更多转向东盟等市场,加剧区域供应压力。
国内市场需在政策托底与外需扰动中寻找平衡。当前国内正处 "金九" 旺季,专项债发力与流动性宽松形成支撑,但五大钢材库存已创逾4个月新高。特朗普关税政策若进一步升级,可能与国内累库压力形成叠加。不过,我国钢材出口目的地多元化成效显著,2024年前五大出口国均为东盟国家,对美依赖度持续下降,这为缓冲外部冲击提供了空间。
后续需重点跟踪两大变量:一是美国与欧盟、墨西哥等的贸易协议谈判进展,若达成豁免可能改变钢材贸易流向;二是国内政策对冲力度,特别是 "九大行业规范细则" 等产业政策能否抵消外需疲软影响。对企业而言,优化出口结构、拓展 "一带一路" 市场与提升高端产品竞争力,仍是应对关税不确定性的核心策略。
版权声明
*本期编辑:慧钢资讯
*本期来源:财联社
*本文所载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决策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