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发表于 2025-9-18 14:57

持续两年新冠活动性感染个案发出警示:长期感染或成病毒突变“温床”

一名美国免疫功能低下的男子连续感染新冠(covid-19)超过750天的新研究个案引发关注。研究人员警告,长期感染不仅对高风险患者构成威胁,也可能为病毒提供进化空间,催生更具传染性或更危险的变异株。



这起前所未见的病例显示:一名感染艾滋病毒(hiv)的患者在两年多时间里持续出现呼吸道症状,先后五次住院,体内一直检测到sars-cov-2的活动性感染。研究团队在权威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撰文强调,这与“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的“后遗影响”不同,而是持续两年多的“病毒活动期”。

研究人员指出,这类慢性、长期的活动性感染并非只关乎个体健康。“长期感染会给病毒足够时间,去探索更高效入侵细胞的途径,”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论文作者威廉·哈内奇(william hanage)解释说。现有研究提示,正是类似个案,可能促成了如奥密克戎(omicron)等更具传播力的变异株出现。“因此,及时而有效地治疗此类长期感染,对患者本身与公共卫生都至关重要。”

长期感染的风险:
对患者在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间采集的病毒样本进行基因分析显示,该男子体内的病毒变异速度可与一整个群体中的变异速度相当。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多处突变与后来出现的奥密克戎变体相似。也就是说,在单一患者体内,重演了促成疫情期间最具传染性的变体之一的部分进化路径。

患者为一名41岁的未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晚期感染者,其辅助性t细胞计数极低——每微升血液仅35个,而正常范围通常为500至1500个。研究称,这正是病毒得以长期滞留的关键原因。所幸就此个案而言,外界传播性似乎很低。但专家提醒,并非所有长期感染都如此。“长期感染也可能孕育出更易传播的变体,”波士顿大学的乔塞琳·贝拉斯克斯-雷耶斯(joseline velasquez-reyes)团队写道。

如何降低危险突变的风险:
专家建议继续坚持防护:保持疫苗接种的最新状态;在密闭、通风不良且人群拥挤的环境中,佩戴口罩仍是有效的保护措施。更重要的是,应确保可及的快速诊断与治疗,以尽早识别并干预此类极端个案,从源头减少病毒在体内长期复制与进化的机会。

萍聚爱你1号 发表于 2025-9-18 14:57

这项研究引发的警示确实值得关注,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在德国,持续监测和及时治疗新冠感染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一些可以在德国采取的措施和建议,以降低长期感染和病毒突变的风险:

1. **保持疫苗接种**:确保按照德国公共卫生机构的建议,及时接种新冠疫苗。这不仅能保护个人健康,还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2. **佩戴口罩**:在密闭、通风不良或人群聚集的场所,佩戴高效口罩(如FFP2口罩)仍是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3. **健康监测**:对于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个体,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和病毒检测,尤其是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4. **提供快速诊断和治疗**:医疗系统应确保能够迅速识别和治疗长期感染的病例,以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与进化的机会。

5. **公众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对新冠病毒变异及其潜在风险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弱势群体的关心。

通过这些措施,德国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并降低长期感染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风险。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持续两年新冠活动性感染个案发出警示:长期感染或成病毒突变“温床”